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9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9-15 11:0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栗世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建筑一体化多能互补技术、加强电力高效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双碳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将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作为重要支持方向,把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支撑自治区建筑节能降碳领域创新发展。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建筑节能降碳领域系统布局。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坚持系统谋划、前沿布局、重点突破、转化应用,立足内蒙古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碳排放特征等实际情况,聚焦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关键核心创新、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创人才培养等科技行动,推动自治区冶金、建筑、化工等重点领域向高端化、低碳化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实施“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为扎实推进“双碳”科技创新工作,同步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图、启动实施“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2022-2025年),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落实。2022年,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将风电、光伏、氢能、大规模储能为主的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以电力、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节能降碳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节能减碳等技术领域作为支持重点,支持企业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吸引全国87家企业、12家科研院所、36家高校,包括中科院李灿院士在内的24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区外参与科研人员超过500人,支持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为自治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进建筑节能降碳领域创新资源集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奖补、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措施,2022年,已累计兑现各类支持企业奖补资金2.47亿元,极大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目前我区培育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成为推动双碳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上半年,全区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6家,入站企业科技特派员1307人,服务科技企业1971家。围绕风光高效利用、风光储能源综合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等重大基础研究,培育建设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1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5家。
下一步,科技厅将进一步针对我区建筑节能降碳产业发展,针对科技创新短板问题,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针对我区建筑领域高碳化特征明显、传统路径依赖的短板,支持企业牵头,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强化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技术攻关,支持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争取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示范一批科技重大科技成果,为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贡献科技力量。二是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优化布局全区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支持企业联合大院大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支撑自治区建筑节能降碳领域创新发展。三是着力推进重大示范工程落地见效。以“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为牵引,系统布局、重点推进相关领域技术创新。采取“揭榜挂帅”集中攻关并承接先进成果在我区应用示范。四是进一步培育壮大建筑节能降碳领域企业主体。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30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企减免税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地见效工作,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努力实现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的年度目标任务,引导建筑节能降碳领域企业建立产学研体系、完善内部科研组织、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管理机制。努力培育行业领域创新领军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领军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签 发 人:孙俊青
承办部门:高新技术处
联 系 人:李艳丽
联系电话:0471-6328606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