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38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9-27 18:4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孟克其劳代表提出的第338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草业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入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草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实施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采取“揭榜挂帅”的组织方式,启动实施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全国范围的优势创新资源解决自治区种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羊草、冰草、苜蓿及重要乡土草种培育与产业化示范项目4项,总支持经费6000万元,已分年度滚动下达4000万元。通过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将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培育新品种、建设原种田和良种繁育基地,进一步填补本土优良草种培育扩繁的空白,助力草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批复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草都草牧业公司等10余家单位联合共建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中心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在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方面,建成“草种质创新与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建立羊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和高效紫花苜蓿基因编辑体系,搭建羊草基因编辑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平台;在草品种培育方面,审定登记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蒙农1号披碱草、晋北偏穗鹅观草、乐金德紫花苜蓿、三河偃麦草、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等6个新品种,丰富生态修复用种和饲草品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落地转化“中草27号”羊草、“中苜10号”紫花苜蓿牧草新品种。
三是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以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为基础,积极推进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一园区、三平台、六中心、N基地”的建设布局已初步构建,中心将以优质饲草、生态用草、草坪草为发展方向,围绕优异基因评价与创制、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高效选育和制种、人工草地建植、草产品生产加工、草地机械配套、草地综合评价、草地植被改良等全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培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家品种,建设一批高标准草种业示范基地,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下一步,科技厅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积极发挥创新平台作用,集成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加强草业领域科技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19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王 玮
电 话:0471-63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