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0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9-27 18:1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刘文清代表提出的第010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奶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在牧草全产业链、奶牛品种培育、乳制品加工等方面加大科技支撑,有效促进自治区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批复建设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2023年1月,科技厅批复由蒙草生态牵头创建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心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草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汇聚行业优势人才力量,建设和完善科研平台与研发体系,为实现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蒙草集团注册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独立运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开放股权占比不低于30%(可逐步开放至49%),目前已与国内31家草业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签订共建协议,采取市场化机制集聚草业领域高端人才团队。自治区政府2023年支持中心创建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平台建设、人才团队引育、重点课题攻关等,大力支持中心申请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关于报送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框架的报告》已向自治区政府报送,正按包献华副主席要求修改完善。中心的创建将促进饲草标准化生产以及牧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
2022年启动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对于自治区奶业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2项榜单中“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等3个榜单为牧草新品种培育榜单,立项4项,年度经费2000万元,连续支持3年。“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榜单,年度经费600万元,连续支持3年,揭榜单位为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因此,在种业示范工程的支持下,在饲草品种和奶牛新品种选育方面将获得关键性技术突破。建立了种公牛高效克隆核心技术,获得2头高品质克隆奶牛种公牛、受胎3头肉牛克隆种公牛,年度生产移植奶牛性控胚胎13000枚,有效推动了我区奶牛良种化进程。
(三)加快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建设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于2022年1月15日获得科技部批复,乳创中心以攻克全球乳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使命,全面聚焦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自治区政府、呼市政府和科技厅大力支持乳创中心平台建设,先后出台奶九条等措施,2022年-2025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2023年自治区政府加大了乳创中心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金由2022年的1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亿元。一年来,乳创中心成员单位已达58家,集聚了90多位行业专家,链接了科研团队700余人,累计启动科研攻关项目70项,申请专利87项,发表论文57篇,发布标准9项,出版专著3部。取得新型超音速高压微射流直接杀菌设备及技术、新型益生菌包埋技术、新型乳品包装材料技术、新型微发泡技术等一些突破性成果。乳创中心作为自治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将在奶业振兴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科技厅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导向,做好自治区奶业振兴科技攻关支撑工作。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乳创中心与国内外行业领域优势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线上+线下”多方资源有机结合、高效协同的创新网络。积极对接科技部,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加快推进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二是加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是推进奶业振兴的有效措施,科技厅将持续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加强示范工程的跟踪管理,及时解决和推进实施过程的重大问题,加快培育种业领域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联合体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和产学研融通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4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张福顺
电 话:0471-632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