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5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2-09-14 16:4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呼和浩特市政府: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卢敏放代表提出的第152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作用,推动自治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内蒙古作为我国最大的奶源生产输出加工基地,推进乳业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体系,是实现乳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厅高度重视乳业碳减排技术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乳业发展,为解决自治区乳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提出创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集中区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实施自治区乳产业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撑引领乳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和2021年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行动投入8000万元,“百城百园”行动中央和自治区共计投入1600万元,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2022年1月15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2022年3月,自治区出台了《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明确“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研发、重点课题攻关”,充分体现出自治区推进乳业创新,支撑奶业振兴的决心。2022年4月,科技厅制定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细则》,明确每年1亿元专项资金的使用性质、重点任务和研发方向。
二、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2020年以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了规模化牧场养殖过程碳中和、碳减排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奶牛-农田系统种养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针对奶业缺乏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减排决策科学工具,温室气体排放底数和趋势不清,缺乏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等问题,从“饲料生产—奶牛养殖—废弃物管理—生产加工”全产业链出发,建立奶业全产业链碳排放评估方法和模型,建立奶业碳达峰碳中和基础数据库,建立区域和企业不同尺度奶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减排决策系统,为奶业温室气体的科学核算和减排效果核证提供重要工具,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奶业在保证奶业供应基础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围绕粪污无害化和肥料化、固态、液态有机肥对环境“零负荷”的回田、地力倍增等关键技术开展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提升种养业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全产业链附加值,提高综合竞争力,进行高效种养一体化技术研究。
下一步,自治区将持续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新型能源的试点引入与推广应用”、“粪污低碳处理技术研究”、“粪污处理模式优化”、“精准施肥”以及“反刍过程碳减排技术研究与储备”等方向,开展一系列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示范,推动乳业实现全产业链低碳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2年5月23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杨胜月
电 话:0471-632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