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70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2-09-14 16:5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卢敏放代表提出的第170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大的奶源生产输出加工基地,科技厅高度推进乳业科技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乳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将“特色乳制品安全生存技术”和”现代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支持开展地区特色乳制品发酵工艺、加工装备及安全控制、贮藏运输质量保障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高端产品;加快传统乳制品加工技术开发与商品化。建立液体乳制品关键指标的检测和控制模型。重点研发高活性复合益生菌发酵乳加工关键技术和高端奶酪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制高标准、高品质的婴儿配方奶粉,打破相关技术壁垒。
二是实施奶牛、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2022年3月,科技厅决定采取“揭榜挂帅”的组织方式,启动实施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全国范围的优势创新资源解决自治区种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其中,针对高端奶牛种源创新及高效繁育技术、饲草新品种及重要乡土草等草种保护及育繁推问题发布4项榜单。通过奶牛和饲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将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培育新品种,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1月15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使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孵化、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汇聚行业优势人才力量,建设和完善科研平台与研发体系,为实现乳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集中区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实施自治区乳产业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020年和2021年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行动投入8000万元,“百城百园”行动中央和自治区共计投入1600万元,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2022年3月自治区出台了《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明确“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主要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研发、重点课题攻关”,充分体现出自治区推进乳业创新,支撑奶业振兴的决心。
五是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专项经费支持下,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32家单位,开展科研项目26项,主要成果包括:一是开发出新型营养调控技术,实现奶牛平均日单产41公斤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二是突破了奶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瓶颈,性别控制准确率和生产效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建立乳制品营养评价模型和系统,填补了国内乳制品营养评价标准空白;四是掌握了婴配奶粉核心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五是开发了乳品包装PVC、EPS等包装材料的环保替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包装技术、原料受制于国外的技术瓶颈难题。
下一步,自治区将持续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研究领域,充分征集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行业专家技术发展建议,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2年5月24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杨胜月
电 话:0471-632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