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全球招标工作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19-10-10 00:00 来源:高新技术处 科技宣传中心
5月1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呼和浩特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全球招标情况面向社会进行通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党政作新闻发布,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主任罗青,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张志宽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建设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是内蒙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强力推动和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承担了该平台的建设任务,并从2018年11月份开始,着手开展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根据发布会介绍,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包括通用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加速计算系统、大数据存储支撑系统、节点互联网络、基础配套系统等5部分内容。平台建设要求每秒浮点运营能力不低于 1万万亿次、存储容量不少于80PB、理论存储聚合带宽不低于800GB/s。目前,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到位,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项目建成后,将统筹和满足人工智能、统计学习和科学计算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助力内蒙古高科技产业发展和智慧内蒙古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中国北疆最大规模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会宣布,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全球招标工作正式启动,项目要求项目承包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资质证书及具备国家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运营维护工作经验。项目招标公告已于2019年5月14日在内蒙古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nmgztb.com.cn)、内蒙古自治区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心发布,欢迎国内外知名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制造商参与投标,携手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罗青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是统筹科学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统计学习、云计算的系统平台。平台将采用国际先进的CPU+GPU混合架构方式,聚集运算能力不低于10Pflops(flops是指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 1个Pflops等于每秒1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存储容量不少于80PB、理论存储聚合带宽不低于800GB/s,有望成为国内科学计算能力最强的CPU集群系统。平台建成后,其纯CPU算力和CPU+GPU混合算力的理论峰值计算能力将在国内高性能计算TOP100排名中名列前3位,仅次于无锡太湖之光和广州天河2号。同时在2018年11月发布的国际高性能计算TOP500排名中,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纯CPU理论峰值计算能力约可排到全球前50位,CPU+GPU混合算力的理论峰值计算能力约可排到全球前25位。
张志宽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对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平台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自治区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平台超强的运算能力和数字分析能力可以在农牧业生产、生物医药、 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以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催生一批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科研成果; 第二,平台以其超强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支撑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工程项目,推动重大项目应用、落地、发展;还可以通过平台的支撑,引进区内外、国内外的高水平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通过平台的超级计算环境可以引进培养一大批高端人才,提高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新主体的科学研究能力,推动相关领域教育科学能力的提升;第四,通过装备高效能的数据处理系统,构建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平台,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处理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集中式应用服务支撑,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节约社会经济运营成本,实现集约化发展;第五,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将建设成为自治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以实物化的教育形式,引导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同时带动全社会树立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带动全社会科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