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公安服务“加速度” 便民利企有温度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31 17:03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真抓实干促改革,真心实意为人民。

自治区公安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上持续发力,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推出硬核举措,推动全区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

“网上办”更智能

自治区公安厅坚持以“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小支点撬动公安行政管理大变革,推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及APP迭代升级,除涉密事项和有特殊审批要求外的其余事项,实现100%“网上办”“掌上办”,90%“全程网办”。

前不久,身在天津的刘先生因孩子入学,急需将自己的户口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柴河镇迁移至天津市。柴河派出所户籍民警电话里告知刘先生,在网上提交材料就可以办理,随后民警利用跨省通办平台,现场开具迁移证并将迁移证号码告知刘先生所在地的户籍民警,顺利完成了户口迁移手续。“以前想迁户口,得跑回老家去,现在真是方便了!”事后,刘先生给柴禾派出所民警发来感谢视频。

为切实解决群众迁户口、首次办理身份证等面临的“两头跑”“多次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全区公安机关开展“跨省通办”“全区通办”服务。目前,我区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户籍类证明开具、出入境证件办理、小客车登记等实现“跨省通办”;全类型户口迁移、全部出入境证件、全部交管业务等183项事项实现“全区通办”。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24小时警局”,让群众随时能反映诉求。

“北三A区南门底店有人唱歌,天天唱到晚上10点多,影响休息。”前些日子,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新区北三A区居民在包头市公安局的微信公众平台“24小时警局”留言。收到留言后,东河区公安分局河东派出所民警接连几个晚上赶赴现场,联合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最终唱歌的老人们同意降低声音,晚上9点结束活动。群众对民警的工作表示满意。

各盟市公安局在“24小时警局”的基础上,优化升级网上报警与网上服务等功能,包头、乌海、兴安盟、通辽等地实现视频报警、语音报警、静默求助等报警新模式,让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改革惠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次办”更便捷

大力推行“网上办”,深入推行“一次办”。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300余个公安“全科”综合窗口,打造223个“一站式”派出所,“一窗通办”“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办事一次到位。

“没想到,现在派出所就可以办理这么多业务了!”8月6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民孙先生与妻子来到乌兰浩特市公安局胜利派出所,换领身份证后,在窗口民警的指引下,又办理了驾驶证换领业务,实现了公安业务“一站式”办理。

目前,在全区223个“一站式”派出所中,平均进驻简单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98项,“一次办”率达90%。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一站式”派出所成为建在“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店”。

为切实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间长、程序复杂、保险理赔效率低等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推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新模式。“群众只需‘一键下载,二次操作’就能实现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服务。”交管支队事故科物证鉴定室主任乔海军介绍。

7月30日14时47分,樊某丽驾驶小型汽车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巴彦淖尔南路变更车道时,与樊某敏驾驶的小型汽车发生剐蹭。

樊某敏报警后,快处中心民警通过122接警平台信息,判断该起交通事故适用互联网快处程序,于是当即与樊某敏联系。在民警的引导下,通过交管12123APP上传该起事故信息,很快便处理完毕。

“这样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大量时间。事故刚处理完,手机上就收到了事故责任认定书。”樊某敏说。

据了解,2023年以来,交管支队共处理简易交通事故19669起,其中通过互联网在线远程快处快赔处理18488起,占比高达94%。

“马上办”更高效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最大程度便民利企,自治区公安厅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重新梳理调整厅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6大项35小项,全部进行流程优化,整体办理时限缩短83.3%。

同时,推动全区公安机关出台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3.0版。今年以来,全区各地累计在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等方面推出群众关心的便民利企措施100余项,努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质量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

“感谢民警开辟绿色通道为员工办理居住证。效率高、服务好,现在我们办事真方便!”日前,一位在赤峰市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便企一号专窗”办理业务的企业负责人称赞道。

2023年2月以来,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积极融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工作大局,聚焦优化服务资源,选定离自助办理区最近的窗口作为个性专窗,为企业打造了无需排队、快速办结、即办即走的“便企一号专窗”。

此外,该窗口将“首问责任办结制”升级为“精准服务”,受理业务的民警与企业完成对接后,电话、微信指导前移让企业少跑腿,直至业务办结,全程负责为企业提供解答告知、明确流程、确定时限、协调领办等服务。“设置‘便企一号专窗’,就是想实打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刘丹丹表示,“我们要用百倍努力,换取群众的非常满意!”

便民利企出真招。包头市公安局专门打造了2个“无人警局”、4个“无人车管所”,为广大市民和企业24小时服务不打烊。

如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公安政务服务的标配。“网上办”更智能、“一次办”更便捷、“马上办”更高效,一系列“硬核”举措推动公安便民利企服务跑出“加速度”。



附件:

上一篇: 全区首个医保“视频办”窗口落地锡林浩特市

下一篇: 上半年内蒙古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一倍多 这份“年中成绩单”很亮眼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公安服务“加速度” 便民利企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3-08-31 17:24  来源:内蒙古日报

真抓实干促改革,真心实意为人民。

自治区公安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上持续发力,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推出硬核举措,推动全区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

“网上办”更智能

自治区公安厅坚持以“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小支点撬动公安行政管理大变革,推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及APP迭代升级,除涉密事项和有特殊审批要求外的其余事项,实现100%“网上办”“掌上办”,90%“全程网办”。

前不久,身在天津的刘先生因孩子入学,急需将自己的户口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柴河镇迁移至天津市。柴河派出所户籍民警电话里告知刘先生,在网上提交材料就可以办理,随后民警利用跨省通办平台,现场开具迁移证并将迁移证号码告知刘先生所在地的户籍民警,顺利完成了户口迁移手续。“以前想迁户口,得跑回老家去,现在真是方便了!”事后,刘先生给柴禾派出所民警发来感谢视频。

为切实解决群众迁户口、首次办理身份证等面临的“两头跑”“多次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全区公安机关开展“跨省通办”“全区通办”服务。目前,我区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户籍类证明开具、出入境证件办理、小客车登记等实现“跨省通办”;全类型户口迁移、全部出入境证件、全部交管业务等183项事项实现“全区通办”。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24小时警局”,让群众随时能反映诉求。

“北三A区南门底店有人唱歌,天天唱到晚上10点多,影响休息。”前些日子,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新区北三A区居民在包头市公安局的微信公众平台“24小时警局”留言。收到留言后,东河区公安分局河东派出所民警接连几个晚上赶赴现场,联合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最终唱歌的老人们同意降低声音,晚上9点结束活动。群众对民警的工作表示满意。

各盟市公安局在“24小时警局”的基础上,优化升级网上报警与网上服务等功能,包头、乌海、兴安盟、通辽等地实现视频报警、语音报警、静默求助等报警新模式,让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改革惠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次办”更便捷

大力推行“网上办”,深入推行“一次办”。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300余个公安“全科”综合窗口,打造223个“一站式”派出所,“一窗通办”“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办事一次到位。

“没想到,现在派出所就可以办理这么多业务了!”8月6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民孙先生与妻子来到乌兰浩特市公安局胜利派出所,换领身份证后,在窗口民警的指引下,又办理了驾驶证换领业务,实现了公安业务“一站式”办理。

目前,在全区223个“一站式”派出所中,平均进驻简单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98项,“一次办”率达90%。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一站式”派出所成为建在“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店”。

为切实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间长、程序复杂、保险理赔效率低等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推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新模式。“群众只需‘一键下载,二次操作’就能实现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服务。”交管支队事故科物证鉴定室主任乔海军介绍。

7月30日14时47分,樊某丽驾驶小型汽车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巴彦淖尔南路变更车道时,与樊某敏驾驶的小型汽车发生剐蹭。

樊某敏报警后,快处中心民警通过122接警平台信息,判断该起交通事故适用互联网快处程序,于是当即与樊某敏联系。在民警的引导下,通过交管12123APP上传该起事故信息,很快便处理完毕。

“这样不用来回跑,节省了大量时间。事故刚处理完,手机上就收到了事故责任认定书。”樊某敏说。

据了解,2023年以来,交管支队共处理简易交通事故19669起,其中通过互联网在线远程快处快赔处理18488起,占比高达94%。

“马上办”更高效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最大程度便民利企,自治区公安厅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重新梳理调整厅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6大项35小项,全部进行流程优化,整体办理时限缩短83.3%。

同时,推动全区公安机关出台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3.0版。今年以来,全区各地累计在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等方面推出群众关心的便民利企措施100余项,努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质量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

“感谢民警开辟绿色通道为员工办理居住证。效率高、服务好,现在我们办事真方便!”日前,一位在赤峰市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便企一号专窗”办理业务的企业负责人称赞道。

2023年2月以来,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积极融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工作大局,聚焦优化服务资源,选定离自助办理区最近的窗口作为个性专窗,为企业打造了无需排队、快速办结、即办即走的“便企一号专窗”。

此外,该窗口将“首问责任办结制”升级为“精准服务”,受理业务的民警与企业完成对接后,电话、微信指导前移让企业少跑腿,直至业务办结,全程负责为企业提供解答告知、明确流程、确定时限、协调领办等服务。“设置‘便企一号专窗’,就是想实打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林西县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刘丹丹表示,“我们要用百倍努力,换取群众的非常满意!”

便民利企出真招。包头市公安局专门打造了2个“无人警局”、4个“无人车管所”,为广大市民和企业24小时服务不打烊。

如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公安政务服务的标配。“网上办”更智能、“一次办”更便捷、“马上办”更高效,一系列“硬核”举措推动公安便民利企服务跑出“加速度”。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