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技引领乡村振兴 “火红”产业让农民日子更“红火”

发布日期:2023-09-05 21:08

来源: 通辽市科技局

朗读

△ 丰收的红辣椒

眼下正是辣椒收获期,走进通辽市开鲁县义和塔拉镇复兴村,一串串火红的辣椒掩映在绿叶中,宛若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在天地之间铺展而来。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采摘、分拣、装运辣椒,呈现一片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

因为选择了好的品种,使用了新技术,今年椒农谭宝会家的红辣椒不仅质量好,产量也比去年高。“今年种了30多亩地的红鲜椒,亩产6000多斤,每斤售价在1.37元左右,比去年价格高,每亩地收入7000多元钱,去掉成本,一亩地纯利5000多元钱。”说起收益,谭宝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像谭宝会这样的椒农,开鲁县有6万余户。 

开鲁县是我国县域种植红辣椒面积最大的地方,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红干椒之都”。开鲁县种植红辣椒已有60多年的历史,每年红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其中鲜椒20万亩,干椒40万亩,年均辣椒产量30亿斤。

△ 科研人员开展辣椒新品种选育

近年来,开鲁县红辣椒生产尽显“科技范”,当地逐步完善科技体系,编制A级绿色食品红干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现了红干椒高质量标准体系、红干椒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农业高效节水、高垄覆膜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生态防治等一系列绿色生产体系的全覆盖。

如今,开鲁县红辣椒产业已成为强县富民、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因产量高、质量好,开鲁县的红辣椒一上市就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供不应求。“鲜辣椒主要销往韩国,韩国辣椒需求量很大,开鲁辣椒品质好、香辣型、色泽好,很受市场欢迎。冷冻辣椒销到韩国,烘干后加工,生产成每斤五六十元的辣椒粉,效益很可观。”开鲁县辣椒协会会长刘成祥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 椒农采摘鲜椒

现代农业要快速发展,就要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通道,要依靠科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通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斯勤介绍说:“2022年由通辽市科技局‘牵线搭桥’,开鲁县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士团队签约并挂牌‘院士团队创新工作站’,组建了红干椒高产创业人才团队、抗病高产团队和红干椒博士工作站。现有技术专家、乡土人才万余人,围绕重茬连作病害、绿色丰产栽培技术、新品种研发培育、全过程标准化创建等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红辣椒品质、效益双提升。”

△ 椒农在家门口粗加工辣椒,拓展增收渠道

日前,在通辽市召开的“2023中国·开鲁红干椒产业大会”上,开鲁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国园艺协会辣椒分会会长张宝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景忠签订了科技支撑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四位专家学者颁发了“科技顾问”聘书。专家们将围绕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在设备、设施、科技优化、创新、改造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并对开鲁县申报科技型项目、技改类项目及实用新型专利等提出咨询意见,为开鲁县红干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钻研于冬藏之时,守护于春生之际,丰收于秋收之节。在科技的加持下,从育种到栽培再到加工,年复一年、春华秋实,有了科技“植入”的红干椒,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不仅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映红了开鲁人民红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