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07 21:4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综合保障中心
3月4日-5日,2025年全国两会隆重开幕,来自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高校、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的干部职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及时收看收听大会盛况,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掀起学习热潮,引发强烈反响。
“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直面目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自治区科技厅规划与重大任务处处长池波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持续推进科技“突围”工程,聚焦未来产业,部署“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科技“突围”新点位,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和起跑即领先要求,布局一批重点任务。加强国家实验室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壮大“国家队”,提升高层次人才吸引培育能力,形成内蒙古特色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以新型举国体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布局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和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倍增了信心。”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处长徐斌表示,2025年,我们将继续凝练稀土、氢能、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点位突围新任务,谋划布局科技“突围”新点位,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提供强大动力与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地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明晰了前行方向,意义深远。”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处长齐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锚定科技“突围”点位以及重点产业链,体系化布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实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服务重大攻关任务实施,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应用”的关键支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今年两会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我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指明新方向。”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福顺表示,科技厅将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全力支持“特色乳业”点位取得实效,前瞻性布局生物技术“突围”点位。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不断优化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筑牢稳固的农牧业科技根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务实提气又鼓舞人心。报告中指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三级调研员杨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加速推进“蒙科聚”2.0 版建设,着力打造贯通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中试转化直至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精心营造更优 “软环境”,充分释放创新潜能。致力于构建更为开放、协同且灵活的科技创新生态,助力自治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要求,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期盼,对实验室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魏飞表示,鄂尔多斯实验室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CO2加氢制绿色航煤、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芳烃、工业热储能等技术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地方产业转型规划,优化提升‘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协同机制,加快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孵化’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联合头部企业布局重大示范项目,推动关键技术工业化验证与商业化应用,让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支撑能源革命的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加快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处处长刘景顺表示,作为自治区重点工科院校,将围绕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标,实施优势学科“高原登峰”计划,同时,立足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需求,以科技“突围”工程为抓手,推动创新能级加速跃升,筹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用好校企研究机构集群和高校创新团队,依托内工科创产业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构建战略引领夯基垒台、产教融合强链补链、育人模式破壁重构“三位一体”创新发展体系,形成“科研反哺教学、产业赋能育人”的良性生态,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北疆工科院校的强劲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副主任苑峰在谈及草业发展时表示,草种业作为草产业的“芯片”,对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草种业亟需凭借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攻克“卡脖子”难题。下一步,中心将紧紧围绕草种选育关键技术、生态修复提质增效、饲草高效生产利用、草产品多元化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草创中心平台的集聚与辐射作用,让更多草种业新质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助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服务好“三北”攻坚与畜牧业发展。
“在全国两会期间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热点议题,作为深耕稀土耐火新材料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对国家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充满期待。”包头市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平表示,我们公司将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进一步推动稀土耐火新材料的创新应用,同时,也希望加大对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支持,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更好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