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推进科学普及 为创新发展增动力

发布日期:2023-08-24 22:21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监督处

朗读


“齐心协力建包钢”“数控机床金刚钻”“惊人的中国速度”“全球治沙样本”等题材新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参赛作品亮相2023年全区科普讲解大赛包头选拔赛,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普盛宴,让观众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刻感受科学的有知、有趣、有味。

本届选拔赛由包头市科技局、宣传部、教育局、文旅广电局、团委、科协共同主办,科技馆承办。4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科学传播爱好者同台竞技、深入浅出地讲述科技知识、解析科学现象,把对科普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创新实践。最终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3名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包头市参加2023年全区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

科普讲解选拔赛内容涵盖自然资源、人工智能、光伏发电、化学品安全、气象卫星、司法与正义等诸多领域,将科学知识与文化内涵和现实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已成为包头市汇聚各类科普人才、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今年以来,包头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不断创新形式,努力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树立大科普理念,通过科学知识进社区、科普助力乡村振兴、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品牌科普活动、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工作有机结合,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作出了贡献。

以大型科普活动为平台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以“科技活动周”“卫生科技文化”三下乡、“科普活动宣传周”“科技工作者日”等大型活动为契机,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技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现场指导服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余份,公众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今年5月20日,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广大公众。


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开展科技咨询、医疗义诊、科学互动体验等活动,重点展示公众能够充分体验互动的特色科普成果,展示包头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等重大科技创新成就,配合开展以生物安全为重点的国家科技安全教育,增强大众对科技创新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以科技馆为依托

广泛开展科普教育

2021年以来,包头市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达39万人次,接待各类团体195个、1万余人,开展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共279期,科学表演33场,内容涉及科技竞赛、科学实验以及科技制作。坚持立足科普服务,深耕青少年科学教育,紧抓科普源头,全面提升科学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打造研学平台,加强与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研学专业机构的合作对接,针对中小学生及相关业务机构,提供团体参观、科普活动进校园、科学教师培训等服务,为沉浸式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以“送科技下乡”为抓手

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

对农牧民群众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科普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为使科普宣传内容更加贴近农牧民生活,包头市科技局组织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多次深入固阳县、石拐区、白云区、达茂旗、九原区等地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围绕瓜菜、高效制种、草食畜牧、特色林果、特色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帮助农牧民解决种养殖技术难题,提高广大农牧民多种经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促使广大农牧民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今年累计派出农业科技特派员1475人次,服务农牧民12941人次。

下一步,包头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强科普示范基地的培育,充分发挥现有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普示范基地结合自身优势,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满足公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向社会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令大众感受科学的真正魅力。扩大各项科普宣传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将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惠及民生,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伟大实践,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