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26 10:54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羊草是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优质饲用植物,在内蒙古和东北等我国北方草原广泛分布,是这些地区草原的建群种。在内蒙古典型草原,5月中下旬禁牧期结束,草原上的羊草为放牧牛羊自由采食。8月中下旬,牧民开始打草,准备牛羊舍饲越冬干草,羊草比例多少往往是牧民判断干草质量的直观标准,可见羊草在草原生态和草原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但钙含量低却是羊草相对于豆科牧草的饲用品质缺陷。
中科羊草种子成熟期
为解决羊草饲用品质中钙含量低的问题,提高羊草草原对放牧家畜钙营养的供给能力,提升羊草在国内外饲草市场中的占有率,2018年内蒙古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实施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羊草钙营养形成机理研究与优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经过四年的实施,项目团队在羊草钙营养形成机理、高钙羊草新品系选育、羊草种子规模化扩繁、羊草草原生产力提升模式、本土羊草研究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羊草钙营养形成机理方面,创建羊草矿质营养生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体系,建立我区羊草草原土壤样本库和矿质元素丰度分布数据库,解析土壤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刈割频率、放牧强度和模式调节羊草叶钙铁锌含量的作用规律,制订了有利于羊草叶积累钙铁锌矿质营养提升的营养配方,明确了羊草钙营养对羊草饲用品质和逆境适应能力的调节作用。
在高钙羊草新品系选育方面,项目完成前期收集的1000 多份羊草生物量性状评价,进一步对其中100份材料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期叶钙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同时完成内蒙古羊草草原196份野生羊草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建立了均一化水培体系,对野生羊草种质资源叶钙铁锌钾等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性评估,最终确定了8份高钙含量羊草新品系。
在开鲁县小街基镇举办的中科羊草种业发展现场观摩会
在羊草种子规模化扩繁方面,在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2019年项目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团队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政府联合打造“羊草小镇”,按照政府负责征地、种植企业出资、当地企业负责土地管理、科研团队回购种子的模式,引进十多家企业进驻小镇,形成5万亩集中连片羊草种子扩繁基地。羊草播种一次可利用数十年,第三年进入高产期,亩产种子20-30公斤、干草400-800公斤,亩综合产值 1850-2800元,地表盖度达到90%以上,在风沙区可减少风蚀 90%,逐步形成了“羊草种业引领,乡村全面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羊草小镇”草种规模化扩繁模式。
在羊草草原生产力提升模式方面,项目组针对草原交通不发达,人口密度低,政府主导的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成本高,难以短时间内大范围开展的现状,以阿巴嘎旗牧区现代化试点工程和西乌珠穆沁旗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先进牧民参与的草原生态建设模式”,在合作嘎查指导牧民了解本嘎查植被、制作本嘎查草原植物标本和画册;指导牧民采集草种,建立嘎查自己的草种库;在嘎查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建立“野生牧草种子繁育圃”,在相对退化区域建立“草原生态修复试验区”,探索适合本嘎查植被提升的施肥方案;建立嘎查牧民科技服务站,科学指导牧民自主实施自家草场生态修复,探索我区羊草草原生产力提升最低成本路径。
指导牧民在自家草场创建“草原生态修复试验区”
在本土羊草研究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实施引领一批具有不同植物学科背景的自治区引进人才开始研究羊草,目前项目牵头单位内蒙古大学已经形成跨学科羊草创新团队,主持羊草研究为主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位列全国单位第一。2020年10月24日项目组联合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政府召开“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研讨会”,分设内蒙古大学主会场及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分会场,来自全国10余家科研单位和院所的3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是羊草领域第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项目团队2021年初获批内蒙古草原英才“羊草繁育”产业创新团队。
我国羊草草原和整个欧亚大陆草原土壤都属于钙质土,钙不但是牧草生长发育必需矿质元素,还是牧草感应和适应环境最重要的信号分子,钙含量是牧草核心饲用品质指标,直接关联采食家畜的钙营养。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为我区不同区域羊草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提升提供了数据基础、种子基础和工程实施参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