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把科研成果送到“基层牧区”

发布日期:2020-11-10 09:08

来源: 科技信息研究院\基础研究处

朗读
   近日,为了展示我国在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加强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应用,把更多的科研成果送到“基层牧区”,由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政府协办的 “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研讨会”成功举行。该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10余家科研单位和院所的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羊草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分布最广的建群种,由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丰富、产草量高、适于刈割等特点,羊草草原质量直接关系到草原家畜生长及繁殖效率。
   为促进科研与产业有机融合,与会专家通过视频方式与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分享了羊草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化经验。  
   “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9月在内蒙古大学立项建设,在“草原家畜遗传与环境互作”方向下,实验室通过设立一系列自主和开放课题,引导一批过去不研究羊草、具备良好植物学基础科学背景的教师聚焦羊草生物学研究。目前,团队正在主持羊草直接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1项。经过3年多的建设,“羊草研究团队” 已汇集4个学院15位教师队伍, 已成为国内以单一草原植物为研究材料,研究方向最完善的一流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