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科普之窗 | 全球 4 成就业机会受影响,如何防止 AI 和人抢饭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2025-01-15 23:27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当前,人工智能(AI)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相互融合,重塑创新和产业生态,推动诸多产业领域深刻变革。很多人存在一种技术乐观主义倾向,只看到AI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未来AI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挑战。这种挑战除了人们过去常说的AI武器化,以及隐私数据泄露风险之外,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平等。

我国即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这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发展期。对于AI,我们必须高度清醒、未雨绸缪、妥善应对、精确治理。

AI对就业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

首先,AI对就业的挑战不容忽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AI、ChatGPT等代替的是复杂劳动和脑力劳动,它不仅冲击“蓝领”工作岗位,还将冲击原本属于“白领”的工作岗位。

例如,智能机器人使得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不断涌现,一些岗位将彻底消失。一些重复性、规律性、可预测性高、技能低的办公室工作也将逐渐被替代。AI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数据分析、资料归纳等方面比人类效率更高,因此,诸如翻译、文本编辑、信用评估、投资决策、税务处理、律师、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岗位可能会被逐步取代。

当前,在医疗领域,AI已经开始用于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医疗影像和精准手术;在科研和设计领域,AI已经开始帮助生命科学家形成蛋白质复杂结构推测和模拟;在技术创新领域,AI已经广泛用于产品设计、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AI将对司机岗位产生较大影响。在井下采矿、高寒作业、消防救援等一系列高危行业中,AI更是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约40%的就业机会将受到AI的影响。

其次,AI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达龙·阿西莫格鲁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不是平等互惠的,更多情况下会导致分配不公问题,那些文化和技能水平较高的人会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而文化和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则有可能被边缘化,成为技术进步的受害者。

在数字经济时代,这种现象更加普遍。AI发展的目标并不总是成为与人类劳动者互补的工具,而是在很多工作场景中取代人类。能从AI发展中受益的主要是那些研发AI的大型科技公司及其背后的投资者,中产阶级岗位将面临较大挑战,导致经济资源过度向特定领域和人群集中,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低技能劳动者面临生活困难和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久而久之,社会阶层固化风险增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如果不提前预判,优化公共治理体系,AI带来的就业影响和分配差距就会引发社会矛盾,低技能劳动者有可能成为AI技术的牺牲品,不同职业群体价值观也会发生冲突,高技能人群可能更注重创新和效率,而低技能人群可能更关注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平。

多举措应对潜在挑战

笔者建议,我国首先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国在“十五五”以及未来更长时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健全有利于更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要大力发展AI衍生行业,如AI风险管理机构、以AI为基础的服务业、AI教育培训等;要在全社会健全职业生涯终身培训体系,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便捷的新技术再培训服务,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在AI大规模推广时,还要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反对那些不顾社会承受能力、仅仅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的形式主义错误做法。

其次,应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零工经济。AI时代,知识贬值加速,一项专长的职业寿命越来越短,终身雇佣制将会减少。因此,人们需要不断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充电学习,就业、失业、学习、再就业将成为人生常态,故此,要鼓励灵活就业,大力发展零工经济。整个社会要在制度体系、文化氛围、平台建设、精准服务、生态化治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提高高质量灵活就业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再次,应打破数字技术和AI大企业的垄断,促进有序竞争。我国要完善法制,限制大企业利用行业优势地位竞争的行为,促进新兴技术类中小企业发展;要鼓励在AI领域的工具类、算法类、标准类、检验检测类、服务类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形成大模型、大平台、大算力、大企业与专精特新小企业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良性产业生态体系。这不仅可以大量吸纳就业者,还可能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新经济业态。同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要让劳动者拥有更多话语权,让一线工作者积极参与影响技术发展方向的改革,尽量做到技术发展是与人互补,而不是完全取代人。

最后,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尽快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未就业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实施精准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保证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附件:

上一篇: 穿越时空遇见靓丽北疆 | 创新创造的氛围浓起来了

下一篇: 一图速览丨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普之窗 | 全球 4 成就业机会受影响,如何防止 AI 和人抢饭碗?

发布时间:2025-01-15 23: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当前,人工智能(AI)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相互融合,重塑创新和产业生态,推动诸多产业领域深刻变革。很多人存在一种技术乐观主义倾向,只看到AI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未来AI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风险挑战。这种挑战除了人们过去常说的AI武器化,以及隐私数据泄露风险之外,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平等。

我国即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这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发展期。对于AI,我们必须高度清醒、未雨绸缪、妥善应对、精确治理。

AI对就业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

首先,AI对就业的挑战不容忽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AI、ChatGPT等代替的是复杂劳动和脑力劳动,它不仅冲击“蓝领”工作岗位,还将冲击原本属于“白领”的工作岗位。

例如,智能机器人使得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不断涌现,一些岗位将彻底消失。一些重复性、规律性、可预测性高、技能低的办公室工作也将逐渐被替代。AI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数据分析、资料归纳等方面比人类效率更高,因此,诸如翻译、文本编辑、信用评估、投资决策、税务处理、律师、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岗位可能会被逐步取代。

当前,在医疗领域,AI已经开始用于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医疗影像和精准手术;在科研和设计领域,AI已经开始帮助生命科学家形成蛋白质复杂结构推测和模拟;在技术创新领域,AI已经广泛用于产品设计、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AI将对司机岗位产生较大影响。在井下采矿、高寒作业、消防救援等一系列高危行业中,AI更是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约40%的就业机会将受到AI的影响。

其次,AI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达龙·阿西莫格鲁等人认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不是平等互惠的,更多情况下会导致分配不公问题,那些文化和技能水平较高的人会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而文化和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则有可能被边缘化,成为技术进步的受害者。

在数字经济时代,这种现象更加普遍。AI发展的目标并不总是成为与人类劳动者互补的工具,而是在很多工作场景中取代人类。能从AI发展中受益的主要是那些研发AI的大型科技公司及其背后的投资者,中产阶级岗位将面临较大挑战,导致经济资源过度向特定领域和人群集中,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低技能劳动者面临生活困难和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久而久之,社会阶层固化风险增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如果不提前预判,优化公共治理体系,AI带来的就业影响和分配差距就会引发社会矛盾,低技能劳动者有可能成为AI技术的牺牲品,不同职业群体价值观也会发生冲突,高技能人群可能更注重创新和效率,而低技能人群可能更关注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平。

多举措应对潜在挑战

笔者建议,我国首先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国在“十五五”以及未来更长时期,要继续深化改革,健全有利于更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要大力发展AI衍生行业,如AI风险管理机构、以AI为基础的服务业、AI教育培训等;要在全社会健全职业生涯终身培训体系,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便捷的新技术再培训服务,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在AI大规模推广时,还要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反对那些不顾社会承受能力、仅仅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的形式主义错误做法。

其次,应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零工经济。AI时代,知识贬值加速,一项专长的职业寿命越来越短,终身雇佣制将会减少。因此,人们需要不断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充电学习,就业、失业、学习、再就业将成为人生常态,故此,要鼓励灵活就业,大力发展零工经济。整个社会要在制度体系、文化氛围、平台建设、精准服务、生态化治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提高高质量灵活就业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再次,应打破数字技术和AI大企业的垄断,促进有序竞争。我国要完善法制,限制大企业利用行业优势地位竞争的行为,促进新兴技术类中小企业发展;要鼓励在AI领域的工具类、算法类、标准类、检验检测类、服务类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形成大模型、大平台、大算力、大企业与专精特新小企业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良性产业生态体系。这不仅可以大量吸纳就业者,还可能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新经济业态。同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要让劳动者拥有更多话语权,让一线工作者积极参与影响技术发展方向的改革,尽量做到技术发展是与人互补,而不是完全取代人。

最后,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尽快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未就业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实施精准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保证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