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几字弯”:在“中国乳都”感受一包奶的含“新”量
发布时间:2024-12-22 21:49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坐落在北纬40度的敕勒川草原,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为不辜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呼和浩特市把乳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一包奶的背后,蕴藏着满满的科技含量。
图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种业中心拍摄的螺旋塔式牧草工厂。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好奶的源头是一棵好草。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台基营村种植3000亩紫花苜蓿,这里配备自走式割草机、搂草机等大型机械,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基地共种植6个优良品种苜蓿,每年可以收获4茬,平均每亩产苜蓿干草1吨,产量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基地负责人马宏伟告诉记者,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寒抗旱,蛋白质含量高,是奶牛的最佳“营养餐”。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副局长吕莉华介绍,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全面实施饲草研究与优质饲草种植技术攻关,开展优质苜蓿、青贮、本地化粗饲料等应用推广。今年,全市饲草种植总面积达160万亩,可稳定提供400万吨优质饲草料,饲草自给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养殖牧场周边有草场”。
牛奶的品质、产量如何,还与饲养环境分不开。过去,由于技术有限,对奶牛的管理仅凭饲养员的双腿和双眼,养殖场效能低、利润薄。如今,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已在呼和浩特市各大乳企得到应用,为奶牛打造了舒适、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提升了原奶品质和单产水平。
图为在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内蒙古恒富牧业第三牧场,撒料车在撒饲料。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各司其职;牧场运营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全天候监控牧场各个环节,并对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调节;智慧牧场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运动量及健康情况。
在呼和浩特市,生产一包奶,究竟有多快?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包包牛奶在生产线上飞速“奔跑”,引来游客连连惊叹。讲解员介绍说:“这里每秒能生产11包牛奶,每小时能生产约4万包……”
图为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观看KUKA机械手工作。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吕莉华说,呼和浩特市不仅培育出伊利、蒙牛两大千亿级乳品加工企业,更汇聚了193家规模以上乳制品相关企业,去年乳业全产业链营收达2560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呼和浩特市的良种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牛奶加工能力等多年稳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中国乳都”,这里也是同时拥有两家世界乳业10强企业的城市。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强科研与新技术研发,着力解决乳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伊利通过全球首创的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乳铁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过90%;攻克益生菌在常温环境下失活的技术难题,开辟酸奶健康消费新场景。
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里,特聘专家侯占群带领技术研发人员对包埋处理后的益生菌进行常温状态下活性检测实验。该中心立足“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和中国品质”五大战略目标,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
内蒙古农业大学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超5万株乳酸菌。该资源库背后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项科研项目,实现了我国乳酸菌菌种的自有化。”项目主持人、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说,“这项突破让中国酸奶用上了中国菌种。
图为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技术人员在监测设备运行数据。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如今,呼和浩特市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奶业产业集聚区、人才集聚区、要素集聚区,发挥最大集聚作用,成为全球乳产业的“中国硅谷”。
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说,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创新力度,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用心做好服务保障,与企业携手并肩,为振兴中国奶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