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政府部门搭平台 各路能人显身手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16 23:5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江岸苏木尔登嘎查,距离最近的县城将近160公里,当地土壤质地不适合蔬菜生长,许多牧民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而今,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当地牧民斯琴毕力格吃上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

不久前,阿拉善盟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5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与天津中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位技术人员,深入阿拉善高新区的11家化工企业,重点围绕“无废”工厂二次资源利用技术等内容进行调研,收集了企业在废液、废固、废气处理中的多项技术需求。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乌斯太校区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派员黄文庆表示,工作站将国家最新政策和新技术优势引入企业,解决了企业生产中“三废”处理运营成本高、处理不完全等难题,为企业创新发展“添智增力”。

从万物复苏的春季到果实累累的秋季,从国家到自治区、各盟市,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名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到基层,用科技人才“小切口”做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借智顺势 

为作物丰产装上“加速器”

一场雨后,兴安盟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盐碱化草原改良示范区内,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在泛白的田垄间向阳生长。不远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右中旗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显国正带着2名学生在查看牧草出苗情况。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右中旗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科研人员在查看盐碱地草原改良的碱茅出苗情况。

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锁边区,面临着402万亩的严峻治沙任务。2022年,在中组部等国家6部委的支持下,16名科技领域专家人才到科右中旗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为科学治沙致富寻找最优解。

与风沙作战、向盐碱地要良田,科技特派团紧盯科右中旗全国肉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实际情况,为解决盐碱地饲草产量低问题,2023年6月,经过多方论证、走访调研,选取好腰苏木镇东白音套海嘎查肉牛养殖户满都拉的饲草地,种植了第一片盐碱地试验田——紫花苜蓿种植示范地。

王显国介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根系发达,在降低土壤盐分、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有了良种、良技的加持,盐碱地上产出的苜蓿产量和品质节节高。

“今年6月,我收获了第一茬紫花苜蓿,一共打了16捆牧草,除了喂牛以外,预计今年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说起科技特派团带来的收益,满都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紫花苜蓿的示范种植,不仅实现了越冬返青,而且亩产达到800余斤,更是从一年一产跨越至一年三产。

为纵深推进科右中旗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王显国带领团队,从地质特点、温度环境、品种特性等因素出发,为科右中旗量身制定了《牧草产业发展规划》,分别选取50亩盐碱化中低产田和100亩沙化盐碱化草原,开展优质肉牛饲草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试验,无偿提供种子、电动指针式喷灌机、免耕补播机等农资,种植野大麦、湖南稷子、刺果甘草、羊草等多年生饲草,并通过长势情况,确定最优饲草品种。

目前,科技特派团已经在饲草种植和沙化、盐碱化草原生态治理及植被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试验示范效果,待连续种植3年优质牧草后,土壤酸碱度有望从10.78下降到8.75左右,从源头解决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问题带来的沙化困境。

“科右中旗实施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以来,科技特派团在科学治沙上‘把脉问诊’,引进改良新品种新技术33项,在牧草、肉牛等产业发展上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我们将继续向科技特派团借智借力借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原则,将科学治沙与农牧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科右中旗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北平说。

近日,呼和浩特市2024年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团队公示结束。至此,呼和浩特市已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总数达67个,涵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主要产业方向,为呼和浩特市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新的力量。

“要定期进行土壤和叶柄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和田间长势情况及时制定和调整水肥管理方案……”连日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什不斜气村的简耘科技马铃薯数字化种植研发示范基地内,内蒙古简耘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呼和浩特市马铃薯数字化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团队负责人李伟正为前来观摩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据了解,马铃薯数字化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团成立于2023年12月,团队研发的“种植适应性积分评价系统”,可通过对种植地区过去5至10年间的积温进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和农户更有效、更科学地规划农业活动。

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马铃薯组培生产间查看马铃薯苗生长情况。

科技特派员如同一颗颗播撒在广袤田野上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对全市95%以上农业园区基地的覆盖,示范推广近200项成熟的技术和品种,开展900多次现场培训指导,解决农户300多项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助力农户年户均增收达5000多元,培养一线农业技术人员700多名。

锚定目标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内蒙古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盟市高度重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导向,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做深做实,不断开创我区企业创新发展新局面。

包头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如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更广泛群体的创新动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的产业活动,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已经成为摆在包头市创新发展的关键课题。

“积极营造重创新、谋创新、能创新、争创新的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基本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在全市科技体检工作调度会上,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说:“坚定不移地将包头市委、市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切实凝聚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全面落实科技‘突围’工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环境,为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包头市制定印发《包头市2024年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19家特派员工作站注册特派员763名,遴选科技专干475人,实现了旗县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全覆盖、重点企业科技专干全覆盖。

“我们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企业科技体检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科技服务,大力推动企业发展由资源要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真正变成包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包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440人次,体检企业376家,梳理政策和技术需求205条,导入专家团队52人。目前,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政策、技术、成果、人才等109个解决方案,落地解决“高导耐热铝合金材料”“纳米氧化铈自动化可控制备”“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技术”等高水平技术问题18项。

企业科技特派员全心全意、用心用力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以来,乌海市科创中心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岳丽华带队走访多家企业,宣传解读乌海市最新的科技惠企政策。岳丽华说,及时向企业传递科技惠企政策,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除此之外,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还会主动了解企业在科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链接”更多高校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近日,阿拉善盟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派员武艳霞走进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同时协助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问题。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多亏了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帮助,公司技术人员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了新提高。”

目前,全区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到133家,累计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709项、解决技术难题859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87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任务提出新要求。内蒙古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组织形式、创新帮扶模式、提升服务成效、探索长效机制,让科技特派员制度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评论

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抓实抓好

科技特派员制度模式创新起源于福建南平。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省南平市党委和政府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创造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制度,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模式和机制创新,按照市场需求,延伸到不同地区、多个行业,同时推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科技人才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素养能力。

物换星移,长河不息。新时代,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抓实抓好,让创新的动能扩散到更多地方、更多领域。要在现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信息网络,做好信息和资源的协调整合,将相关单位及其专业人员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在平台汇聚,并依据信息匹配度优化供需对接,切实做到既注重规模化也兼顾个性化。要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力度。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及时研究提出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的引领性、可操作性举措。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同产业深度融合,有效破解资源分散、协作不力、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有效结合,推动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附件:

上一篇: 科技创新引领强国“振翅高飞”

下一篇: 准格尔旗: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政府部门搭平台 各路能人显身手

发布时间:2024-10-16 23: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江岸苏木尔登嘎查,距离最近的县城将近160公里,当地土壤质地不适合蔬菜生长,许多牧民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而今,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当地牧民斯琴毕力格吃上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

不久前,阿拉善盟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5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与天津中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位技术人员,深入阿拉善高新区的11家化工企业,重点围绕“无废”工厂二次资源利用技术等内容进行调研,收集了企业在废液、废固、废气处理中的多项技术需求。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乌斯太校区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派员黄文庆表示,工作站将国家最新政策和新技术优势引入企业,解决了企业生产中“三废”处理运营成本高、处理不完全等难题,为企业创新发展“添智增力”。

从万物复苏的春季到果实累累的秋季,从国家到自治区、各盟市,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一名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到基层,用科技人才“小切口”做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借智顺势 

为作物丰产装上“加速器”

一场雨后,兴安盟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盐碱化草原改良示范区内,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在泛白的田垄间向阳生长。不远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右中旗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显国正带着2名学生在查看牧草出苗情况。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右中旗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科研人员在查看盐碱地草原改良的碱茅出苗情况。

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锁边区,面临着402万亩的严峻治沙任务。2022年,在中组部等国家6部委的支持下,16名科技领域专家人才到科右中旗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为科学治沙致富寻找最优解。

与风沙作战、向盐碱地要良田,科技特派团紧盯科右中旗全国肉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实际情况,为解决盐碱地饲草产量低问题,2023年6月,经过多方论证、走访调研,选取好腰苏木镇东白音套海嘎查肉牛养殖户满都拉的饲草地,种植了第一片盐碱地试验田——紫花苜蓿种植示范地。

王显国介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根系发达,在降低土壤盐分、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有了良种、良技的加持,盐碱地上产出的苜蓿产量和品质节节高。

“今年6月,我收获了第一茬紫花苜蓿,一共打了16捆牧草,除了喂牛以外,预计今年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说起科技特派团带来的收益,满都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紫花苜蓿的示范种植,不仅实现了越冬返青,而且亩产达到800余斤,更是从一年一产跨越至一年三产。

为纵深推进科右中旗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王显国带领团队,从地质特点、温度环境、品种特性等因素出发,为科右中旗量身制定了《牧草产业发展规划》,分别选取50亩盐碱化中低产田和100亩沙化盐碱化草原,开展优质肉牛饲草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试验,无偿提供种子、电动指针式喷灌机、免耕补播机等农资,种植野大麦、湖南稷子、刺果甘草、羊草等多年生饲草,并通过长势情况,确定最优饲草品种。

目前,科技特派团已经在饲草种植和沙化、盐碱化草原生态治理及植被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试验示范效果,待连续种植3年优质牧草后,土壤酸碱度有望从10.78下降到8.75左右,从源头解决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问题带来的沙化困境。

“科右中旗实施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以来,科技特派团在科学治沙上‘把脉问诊’,引进改良新品种新技术33项,在牧草、肉牛等产业发展上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我们将继续向科技特派团借智借力借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原则,将科学治沙与农牧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科右中旗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北平说。

近日,呼和浩特市2024年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团队公示结束。至此,呼和浩特市已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总数达67个,涵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主要产业方向,为呼和浩特市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新的力量。

“要定期进行土壤和叶柄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和田间长势情况及时制定和调整水肥管理方案……”连日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什不斜气村的简耘科技马铃薯数字化种植研发示范基地内,内蒙古简耘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呼和浩特市马铃薯数字化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团队负责人李伟正为前来观摩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据了解,马铃薯数字化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团成立于2023年12月,团队研发的“种植适应性积分评价系统”,可通过对种植地区过去5至10年间的积温进行分析,帮助政府部门和农户更有效、更科学地规划农业活动。

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马铃薯组培生产间查看马铃薯苗生长情况。

科技特派员如同一颗颗播撒在广袤田野上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实现对全市95%以上农业园区基地的覆盖,示范推广近200项成熟的技术和品种,开展900多次现场培训指导,解决农户300多项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助力农户年户均增收达5000多元,培养一线农业技术人员700多名。

锚定目标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内蒙古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盟市高度重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导向,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做深做实,不断开创我区企业创新发展新局面。

包头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如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更广泛群体的创新动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的产业活动,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已经成为摆在包头市创新发展的关键课题。

“积极营造重创新、谋创新、能创新、争创新的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基本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在全市科技体检工作调度会上,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说:“坚定不移地将包头市委、市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切实凝聚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全面落实科技‘突围’工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环境,为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包头市制定印发《包头市2024年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19家特派员工作站注册特派员763名,遴选科技专干475人,实现了旗县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全覆盖、重点企业科技专干全覆盖。

“我们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企业科技体检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科技服务,大力推动企业发展由资源要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真正变成包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包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440人次,体检企业376家,梳理政策和技术需求205条,导入专家团队52人。目前,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政策、技术、成果、人才等109个解决方案,落地解决“高导耐热铝合金材料”“纳米氧化铈自动化可控制备”“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技术”等高水平技术问题18项。

企业科技特派员全心全意、用心用力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以来,乌海市科创中心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岳丽华带队走访多家企业,宣传解读乌海市最新的科技惠企政策。岳丽华说,及时向企业传递科技惠企政策,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除此之外,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还会主动了解企业在科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链接”更多高校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近日,阿拉善盟产学研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特派员武艳霞走进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同时协助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问题。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多亏了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帮助,公司技术人员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了新提高。”

目前,全区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到133家,累计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709项、解决技术难题859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87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任务提出新要求。内蒙古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组织形式、创新帮扶模式、提升服务成效、探索长效机制,让科技特派员制度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评论

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抓实抓好

科技特派员制度模式创新起源于福建南平。20世纪90年代末,福建省南平市党委和政府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创造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制度,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模式和机制创新,按照市场需求,延伸到不同地区、多个行业,同时推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科技人才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提升素养能力。

物换星移,长河不息。新时代,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抓实抓好,让创新的动能扩散到更多地方、更多领域。要在现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信息网络,做好信息和资源的协调整合,将相关单位及其专业人员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在平台汇聚,并依据信息匹配度优化供需对接,切实做到既注重规模化也兼顾个性化。要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力度。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及时研究提出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的引领性、可操作性举措。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同产业深度融合,有效破解资源分散、协作不力、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有效结合,推动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