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开幕

来源:上海发布 发布日期:2024-09-08 23:56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的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9月7日在上海开幕。主宾国匈牙利总统舒尤克·道马什向论坛致贺信。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作主旨演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开幕式,启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创新主体和科技人才活力,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陈吉宁指出,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要靠科技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创新主体和科技人才活力,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以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激发开放合作动能

陈吉宁指出,要以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顺应科研范式变革,深化科技布局、保持战略敏捷,加大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力度,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构建全链条加速机制、全要素支撑体系,深化创新规律研究,持续做强科技服务业,大力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区,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建立更加符合创新规律的人才评价制度、更加有效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加自由便利的数据流通共享机制。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开放合作动能,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协作攻关,深度参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全球科技治理,与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环境,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以开放合作的情怀面向世界,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发展环境,合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万钢在作《深化全球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交流与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增进理解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界的共同追求。要保持战略定力,长周期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为产业创新开辟新方向。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营造鼓励、支持和参与产业创新全过程的社会氛围,培育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要以开放合作的情怀面向世界,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发展环境,合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战略性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阴和俊表示,中国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致力于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面向全球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既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诉求,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将持续深化政府间和民间国际科技合作,扩大科技人文交流;突出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面向全球科学发展和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在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战略性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开幕式上启动中国-匈牙利科学创新日。主宾国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国务秘书拉斯洛·博迪什作主旨演讲。主宾省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主席哈森·曼达尔致辞。

匈牙利国家研发创新署署长亚当·基什,巴西科技创新部秘书长丹尼尔·阿尔梅达,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马克·沃尔波特,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林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汪克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王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宋莉,上海市领导朱忠明、朱芝松、张全、刘多、肖贵玉,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代表莱诺·胡德、薛其坤、方守恩、金力、邱勇,科技部、中国科协、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国家驻沪领馆代表,以及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代表出席。

开幕式前,陈吉宁、万钢、阴和俊、龚正等同中外嘉宾共同察看了来自本届论坛主宾国、主宾省以及科技企业的最新成果展示。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致力于交流创新成果、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已成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开幕式及主论坛、专题论坛、展示对接、特别对话和系列成果发布、青年创新讲坛、主宾国之夜等活动组成,3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共话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发展。


附件:

上一篇: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丨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下一篇: 顶格引才留才 内蒙古让人才迸发创新活力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开幕

发布时间:2024-09-08 23:43  来源:上海发布

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的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9月7日在上海开幕。主宾国匈牙利总统舒尤克·道马什向论坛致贺信。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作主旨演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开幕式,启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创新主体和科技人才活力,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陈吉宁指出,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要靠科技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续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创新主体和科技人才活力,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以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激发开放合作动能

陈吉宁指出,要以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顺应科研范式变革,深化科技布局、保持战略敏捷,加大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力度,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构建全链条加速机制、全要素支撑体系,深化创新规律研究,持续做强科技服务业,大力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园区,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建立更加符合创新规律的人才评价制度、更加有效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加自由便利的数据流通共享机制。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开放合作动能,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协作攻关,深度参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全球科技治理,与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环境,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以开放合作的情怀面向世界,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发展环境,合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万钢在作《深化全球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交流与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增进理解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界的共同追求。要保持战略定力,长周期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为产业创新开辟新方向。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营造鼓励、支持和参与产业创新全过程的社会氛围,培育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要以开放合作的情怀面向世界,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发展环境,合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战略性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阴和俊表示,中国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致力于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面向全球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既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诉求,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将持续深化政府间和民间国际科技合作,扩大科技人文交流;突出共商、共建、共享,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面向全球科学发展和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在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战略性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开幕式上启动中国-匈牙利科学创新日。主宾国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国务秘书拉斯洛·博迪什作主旨演讲。主宾省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主席哈森·曼达尔致辞。

匈牙利国家研发创新署署长亚当·基什,巴西科技创新部秘书长丹尼尔·阿尔梅达,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马克·沃尔波特,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林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汪克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王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宋莉,上海市领导朱忠明、朱芝松、张全、刘多、肖贵玉,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代表莱诺·胡德、薛其坤、方守恩、金力、邱勇,科技部、中国科协、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国家驻沪领馆代表,以及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代表出席。

开幕式前,陈吉宁、万钢、阴和俊、龚正等同中外嘉宾共同察看了来自本届论坛主宾国、主宾省以及科技企业的最新成果展示。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致力于交流创新成果、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已成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开幕式及主论坛、专题论坛、展示对接、特别对话和系列成果发布、青年创新讲坛、主宾国之夜等活动组成,3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共话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发展。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