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创新密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老工业基地包头书写新传奇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4-08-26 20:07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8月23日,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举行。包头再一次以城市之名予以企业家最高礼遇,让创新创业者站在了这座城市最耀眼的C位。

时间回到15年前的这一天——

2009年8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临包头视察,对包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作出了“一个创新、三个实现”的重要指示,确立了创新在包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多年来,包头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年,包头市将每年的8月23日设立为“包头科技创新日”,将8月23日所在的周设立为“包头人才周”。

以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礼赞科技创新。包头用实际行动释放着这样的信号——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跃迁  新赛道上跑出新速度

曾经,包头创造了“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燃料”的传奇。如今,包头正用中国式现代化答卷续写着“动能转换”“精彩蝶变”的华章。

创新,是深植于这座城市基因里的密码。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就依托资源富集优势开启了创新创业之路。新时代、新征程,面临转型重构的重大课题,这座老工业城市没有沉沦于“船大难掉头”的困局,而是将挑战化为机遇,紧抓新风口、逐浪新赛道,抢滩布局、突围跃迁。

2022年,包头喊出要“回到历史最好水平,重振包头雄风”。2023年,包头市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不仅再次强调了创新之于包头的重大意义,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2024年新年第一天,包头市以《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质提效的实施意见》的“一号文件”形式,再一次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聚焦“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全力打造旗帜型产业集群;挖掘陆上风电装备、先进金属材料、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潜力,加快打造重点战新产业集群……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包头全市上下以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蹚出一条“新”路子。

2024年,包头把“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钢老大”在转型求变中焕发新活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重塑产业新版图,“世界绿色硅都”能级全面提升,T1000级高强度碳纤维实现产业化,氟材料起步即加速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第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启新“铝”程……

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血脉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2023年,包头市GDP总量达到4263.9亿元、增长10.2%,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一,总量前进了9位。2024年上半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52.3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全区第一,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保持第一。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中,在未来产业培育探索中,包头跑出了经济“加速度”。

赋能  科技创新点燃新引擎

“国内首创!百米吊车远程集控项目落地包钢”“北方股份首台120吨级纯电动电动轮矿用车下线”■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包铝新能源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成功”……一项项科创成果在生产一线涌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头牢记嘱托,抓住“牛鼻子”,全方位构建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新年伊始,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便提出了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高效能研发转化、健全高品质创新生态、构建高层次人才体系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包头市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2.75亿元,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引导、重大专项项目建设;争取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奖励资金1600万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资金7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400万元,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工业领域科技投入。

在这样的“硬核”保障下,包头市支持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继续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标提升,实施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32项,支持9家实验室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48家企业获批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开展“挖矿找宝”大起底行动,梳理征集科技成果631项,建立项目库面向全市开放。累计培训企业400余家,组织150家企业申报2024年第一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6家,居全区首位。推荐10人申报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

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点燃了发展新引擎。上交大、北科大等区外高校来包开展项目路演,发布前沿科技成果264项,达成合作意向25项;“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包头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实质化运行……各方科研势能因创而聚,向新同行。

科技创新,已成为包头的最新动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赢主动、赢优势,再创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新传奇。

争先  两包服务孕育新精彩

明阳,带着“南据广东,北据内蒙古”的战略雄心踏风而来。一个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最齐全、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全国最重要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在强势崛起。


光威,首次走出创业之地向外拓展,便选择与包头携手“碳”路未来。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落地,填补了内蒙古碳纤维产业化领域的空白。

卧龙,将发展永磁电机的“制胜之钥”落子包头,致力与这片充满“稀”望的热土跨越山海、相依共生、携手共赢。

近者悦,远者来,何以包头?答案就在“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营商环境中。2021年包头市创新性提出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又升级“包你放心”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商恳谈早餐会”“我为企业找市场找订单”等顶层服务机制设计,用一座城的诚意竭尽所能为企业解难题,以一座城的礼遇让企业家满意。“一窗式受理”“六优两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企业专席”“‘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服务套餐全面落地”“一体推进城市燃气、供热等四类管网更新改造”……举措亮点频出,细节更新跟进。

构建西部地区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组建稀土和硅产业链“法务联盟”,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更有《包头市优化“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包头市法治护航创新十条措施》,为企业保驾护航。

不断创新的服务和保障举措,激发着各类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的热情,吸引着各地龙头企业接踵而至。打破国外垄断,国内首个,全国规模最大,填补自治区空白,革命性替代……一个个“高大上”的项目正在包头的版图上拔地而起,连点成线、集聚成势,彰显着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无限精彩。

又到一年“花开”时。在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上,获奖企业作为“英雄团队”和“功臣个人”的代表,齐聚这个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盛会,在鲜花、掌声和聚光灯中,讲述着他们创新创业的经典传奇,演绎着他们与包头相伴共生、共奏高质量发展时代最强音的努力。

以创新驱动凝聚光荣城市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磅礴力量——包头,正在用创新密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努力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为“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贡献包头力量。


附件:

上一篇: 科普之窗 | 安全行车,这些事项要注意!

下一篇: 科普之窗 | 6人中毒1死5伤!有限空间作业警惕5种错误认识→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创新密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老工业基地包头书写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4-08-26 20:31  来源:内蒙古日报

8月23日,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举行。包头再一次以城市之名予以企业家最高礼遇,让创新创业者站在了这座城市最耀眼的C位。

时间回到15年前的这一天——

2009年8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临包头视察,对包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作出了“一个创新、三个实现”的重要指示,确立了创新在包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多年来,包头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2023年,包头市将每年的8月23日设立为“包头科技创新日”,将8月23日所在的周设立为“包头人才周”。

以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礼赞科技创新。包头用实际行动释放着这样的信号——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跃迁  新赛道上跑出新速度

曾经,包头创造了“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燃料”的传奇。如今,包头正用中国式现代化答卷续写着“动能转换”“精彩蝶变”的华章。

创新,是深植于这座城市基因里的密码。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就依托资源富集优势开启了创新创业之路。新时代、新征程,面临转型重构的重大课题,这座老工业城市没有沉沦于“船大难掉头”的困局,而是将挑战化为机遇,紧抓新风口、逐浪新赛道,抢滩布局、突围跃迁。

2022年,包头喊出要“回到历史最好水平,重振包头雄风”。2023年,包头市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不仅再次强调了创新之于包头的重大意义,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2024年新年第一天,包头市以《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质提效的实施意见》的“一号文件”形式,再一次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聚焦“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全力打造旗帜型产业集群;挖掘陆上风电装备、先进金属材料、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潜力,加快打造重点战新产业集群……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包头全市上下以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蹚出一条“新”路子。

2024年,包头把“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钢老大”在转型求变中焕发新活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重塑产业新版图,“世界绿色硅都”能级全面提升,T1000级高强度碳纤维实现产业化,氟材料起步即加速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第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启新“铝”程……

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血脉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2023年,包头市GDP总量达到4263.9亿元、增长10.2%,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一,总量前进了9位。2024年上半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52.3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全区第一,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保持第一。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中,在未来产业培育探索中,包头跑出了经济“加速度”。

赋能  科技创新点燃新引擎

“国内首创!百米吊车远程集控项目落地包钢”“北方股份首台120吨级纯电动电动轮矿用车下线”■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包铝新能源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成功”……一项项科创成果在生产一线涌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头牢记嘱托,抓住“牛鼻子”,全方位构建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新年伊始,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便提出了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高效能研发转化、健全高品质创新生态、构建高层次人才体系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包头市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2.75亿元,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引导、重大专项项目建设;争取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奖励资金1600万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励资金7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400万元,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工业领域科技投入。

在这样的“硬核”保障下,包头市支持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继续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对标提升,实施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32项,支持9家实验室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48家企业获批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开展“挖矿找宝”大起底行动,梳理征集科技成果631项,建立项目库面向全市开放。累计培训企业400余家,组织150家企业申报2024年第一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6家,居全区首位。推荐10人申报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

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点燃了发展新引擎。上交大、北科大等区外高校来包开展项目路演,发布前沿科技成果264项,达成合作意向25项;“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包头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实质化运行……各方科研势能因创而聚,向新同行。

科技创新,已成为包头的最新动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赢主动、赢优势,再创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新传奇。

争先  两包服务孕育新精彩

明阳,带着“南据广东,北据内蒙古”的战略雄心踏风而来。一个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最齐全、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全国最重要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在强势崛起。


光威,首次走出创业之地向外拓展,便选择与包头携手“碳”路未来。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落地,填补了内蒙古碳纤维产业化领域的空白。

卧龙,将发展永磁电机的“制胜之钥”落子包头,致力与这片充满“稀”望的热土跨越山海、相依共生、携手共赢。

近者悦,远者来,何以包头?答案就在“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营商环境中。2021年包头市创新性提出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又升级“包你放心”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商恳谈早餐会”“我为企业找市场找订单”等顶层服务机制设计,用一座城的诚意竭尽所能为企业解难题,以一座城的礼遇让企业家满意。“一窗式受理”“六优两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企业专席”“‘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服务套餐全面落地”“一体推进城市燃气、供热等四类管网更新改造”……举措亮点频出,细节更新跟进。

构建西部地区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组建稀土和硅产业链“法务联盟”,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更有《包头市优化“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包头市法治护航创新十条措施》,为企业保驾护航。

不断创新的服务和保障举措,激发着各类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的热情,吸引着各地龙头企业接踵而至。打破国外垄断,国内首个,全国规模最大,填补自治区空白,革命性替代……一个个“高大上”的项目正在包头的版图上拔地而起,连点成线、集聚成势,彰显着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无限精彩。

又到一年“花开”时。在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活动上,获奖企业作为“英雄团队”和“功臣个人”的代表,齐聚这个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盛会,在鲜花、掌声和聚光灯中,讲述着他们创新创业的经典传奇,演绎着他们与包头相伴共生、共奏高质量发展时代最强音的努力。

以创新驱动凝聚光荣城市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磅礴力量——包头,正在用创新密码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努力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为“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贡献包头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