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看内蒙古如何做好“这杯奶”

来源:草原云 发布日期:2024-08-08 22: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全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全国人民每喝6杯奶,就有1杯多来自内蒙古。地处国际公认黄金奶源带的内蒙古,是国家名副其实的“奶罐”。

“奶罐”的地位,基于创新驱动的底色。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奶业发展巨轮已驶入深水区,不仅对科创的需求加大,还具有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显著特征。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在引领我国奶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内蒙古不断催生奶业发展新模式、新动能,传递出铿锵有力的内蒙古奶业“创新之声”,面向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凸显。

核心技术的新突破

智能饲喂系统集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于一体,更精准地把“营养套餐”投喂给奶牛;

全智能无人牛舍内自动饲喂机器人正在给奶牛准备营养餐。

全智能挤奶机器人可完成自动挤奶,还能协助监测奶牛发情情况,判断奶牛的健康状况;

奶牛正在等待全智能挤奶机器人挤奶。

牧场智能机器人生物好氧发酵系统与牛舍内的自动清粪机器人联动,可实现全自动清粪,为奶牛创造清洁舒适的环境……

优然牧业引入的全球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生物发酵粪肥处理系统。

这是呼和浩特市首家奶牛科技小院——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里的日常。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资源高效利用的智慧牧场,是奶牛养殖业的全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中应用的多项技术成果均来源于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乳业智慧牧场标准化及关键技术。该项目涵盖了智慧化管控全过程,起到了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高管理效能、繁育水平、原奶产量、质量水平以及降低成本作用。

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和成果转化项目,在相关领域开展“揭榜挂帅”,着力解决奶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奶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以“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理念,全力打造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攻克了DHA从“添加”到“原生”的颠覆式技术难题,研制出DHA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喂技术,实现牛奶DHA营养原生化;创新钙原料制备工艺,获得生物可利用率高、物理稳定性好的包埋钙,为高稳态高生物利用度钙及矿物质原料创制提供了新路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取得的多项打破国际垄断、全球首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覆盖乳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攻关科技创新体系的强力支撑。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内蒙古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形成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为攻克奶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攻坚力量和支撑保障。”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剑说。

处一隅而观全局。内蒙古奶业正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不断将科技创新渗透到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磨砺与锤炼中为我国奶业创新提供新方案。

“数智”背后的驱动力

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创新产业,内蒙古奶业已进入集约化、数智化发展的新阶段,正从北疆大地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短短1秒钟的时间里,能做什么?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答案是生产11包牛奶。

该基地是目前全球产能领先、自动化水平高、绿色环保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500吨,可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数据、智慧、升级……这些词汇背后聚集了奶业发展的焦点,数字化如何提升奶业效率与质量?内蒙古以数智化为切入点,下好上中下游“一盘棋”,培育和形成集绿色、智慧于一体的奶业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数字化为奶业全链条里的“变量”找到了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这其中,离不开乳企的多元化数字创新实践。

以伊利为例。上游,“智慧牧场”的打造让奶牛的活动量、产奶量、睡眠数据均在数字终端实现透明化和实时监控,让“云养殖”成为现实。中游,“智能工厂”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把乳制品加工从传统的粗放式同步向精细、标准和自动化升级。下游,推动“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开发了与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统,平均每3.5天完成一次市场洞察,做消费者“知心人”。

2023年,蒙牛推出了营养健康领域的大语言模型MENGNIU.GPT,并基于该模型推出了AI营养师,为亿万家庭提供全天候的专业营养服务。该模型已经通过包括注册营养师、中医执业医师等21个国内外专业营养健康认证考试,并在儿童精准营养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让“营养师”飞入寻常百姓家。

智能研发、智慧牧场、数字工厂……一个个“智慧项目”,实现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展中数字化的连续性,越来越多的“内蒙古奶”蕴藏着科技基因与创新动能,为全国奶业发展注入不可替代的“内蒙古动力”。

贯穿链条的升级路

今年2月,诞生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编号为291HO22027的种公牛生产的冻精产品正式进入市场。该种公牛GTPI(综合育种值)达到了3131,是国内培育出的美国基因组中排名最高的种公牛。

该种公牛是赛科星研究院在育种基因组选择的基础上,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而成,以其作为牧场奶牛群体遗传的父本,可以有效改良牛群的各项性状,促使奶牛群体的遗传进展和生产性能稳步提升,其批量性控冻精产品目前已进入市场。目前,赛科星研究院已掌握性控技术、干细胞生物育种技术、奶牛克隆技术、胚胎生产移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5大育种与繁育生物核心技术。

赛科星研究院研究人员查看育种相关数据。

奶牛好,牛奶才好。目前,内蒙古拥有3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5家种公牛站,两家育种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3年,全区有32头荷斯坦种公牛、29头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分别进入全国排名前100名。

发力的还有草种。内蒙古支持创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乡土生态草种和优质饲草品种培育、草繁育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系统布局。还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应用为导向的覆盖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的技术支撑体系,“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体系正在形成。

不止是育种,奶业“新质生产力”,要从种植、养殖、生产、监测等多个环节发力,破除行业堵点、卡点,进行全链条的技术革新。

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的二楼,放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左右排开,不时有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穿梭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同时也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呼和浩特)和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第三方检验测试中心的依托单位,可以开展乳制品营养品质和风险因子等相关检测。

“鲜奶乳检测有多项指标,包括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等基本营养成分的检测,体细胞和菌落总数等卫生指标的检测,抗生素、重金属和霉菌毒素等风险因子的检测,碱度、β-内酰胺酶、硫氰酸钠等违禁添加物的检测等。根据长期的监测,我区生鲜乳的乳蛋白和乳脂肪等营养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细胞和菌落总数等都低于国际限量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副所长王丽芳说,科技守护下,生鲜乳的安全底线越发牢固。

内蒙古严格落实国家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全区395家生鲜乳收购站和799辆运输车辆实现了全覆盖监管,还部署开展了特色乳营养品质评价和风险监测,让生鲜乳质量安全“晒”在阳光下。

科技创新点亮奶业升级版图。关键技术创新、深化数智融合和全链条科技赋能的融通共促,推动内蒙古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附件:

上一篇: “建设‘两个稀土基地’ 赋能新质生产力”——第十六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在包头市举行

下一篇: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生产的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看内蒙古如何做好“这杯奶”

发布时间:2024-08-08 22:00  来源:草原云

全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全国人民每喝6杯奶,就有1杯多来自内蒙古。地处国际公认黄金奶源带的内蒙古,是国家名副其实的“奶罐”。

“奶罐”的地位,基于创新驱动的底色。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奶业发展巨轮已驶入深水区,不仅对科创的需求加大,还具有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显著特征。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在引领我国奶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内蒙古不断催生奶业发展新模式、新动能,传递出铿锵有力的内蒙古奶业“创新之声”,面向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凸显。

核心技术的新突破

智能饲喂系统集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于一体,更精准地把“营养套餐”投喂给奶牛;

全智能无人牛舍内自动饲喂机器人正在给奶牛准备营养餐。

全智能挤奶机器人可完成自动挤奶,还能协助监测奶牛发情情况,判断奶牛的健康状况;

奶牛正在等待全智能挤奶机器人挤奶。

牧场智能机器人生物好氧发酵系统与牛舍内的自动清粪机器人联动,可实现全自动清粪,为奶牛创造清洁舒适的环境……

优然牧业引入的全球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生物发酵粪肥处理系统。

这是呼和浩特市首家奶牛科技小院——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里的日常。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资源高效利用的智慧牧场,是奶牛养殖业的全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中应用的多项技术成果均来源于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乳业智慧牧场标准化及关键技术。该项目涵盖了智慧化管控全过程,起到了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高管理效能、繁育水平、原奶产量、质量水平以及降低成本作用。

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和成果转化项目,在相关领域开展“揭榜挂帅”,着力解决奶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奶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以“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理念,全力打造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攻克了DHA从“添加”到“原生”的颠覆式技术难题,研制出DHA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喂技术,实现牛奶DHA营养原生化;创新钙原料制备工艺,获得生物可利用率高、物理稳定性好的包埋钙,为高稳态高生物利用度钙及矿物质原料创制提供了新路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取得的多项打破国际垄断、全球首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覆盖乳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攻关科技创新体系的强力支撑。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内蒙古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形成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为攻克奶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攻坚力量和支撑保障。”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剑说。

处一隅而观全局。内蒙古奶业正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不断将科技创新渗透到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磨砺与锤炼中为我国奶业创新提供新方案。

“数智”背后的驱动力

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创新产业,内蒙古奶业已进入集约化、数智化发展的新阶段,正从北疆大地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短短1秒钟的时间里,能做什么?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答案是生产11包牛奶。

该基地是目前全球产能领先、自动化水平高、绿色环保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500吨,可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数据、智慧、升级……这些词汇背后聚集了奶业发展的焦点,数字化如何提升奶业效率与质量?内蒙古以数智化为切入点,下好上中下游“一盘棋”,培育和形成集绿色、智慧于一体的奶业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数字化为奶业全链条里的“变量”找到了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这其中,离不开乳企的多元化数字创新实践。

以伊利为例。上游,“智慧牧场”的打造让奶牛的活动量、产奶量、睡眠数据均在数字终端实现透明化和实时监控,让“云养殖”成为现实。中游,“智能工厂”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把乳制品加工从传统的粗放式同步向精细、标准和自动化升级。下游,推动“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开发了与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统,平均每3.5天完成一次市场洞察,做消费者“知心人”。

2023年,蒙牛推出了营养健康领域的大语言模型MENGNIU.GPT,并基于该模型推出了AI营养师,为亿万家庭提供全天候的专业营养服务。该模型已经通过包括注册营养师、中医执业医师等21个国内外专业营养健康认证考试,并在儿童精准营养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让“营养师”飞入寻常百姓家。

智能研发、智慧牧场、数字工厂……一个个“智慧项目”,实现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展中数字化的连续性,越来越多的“内蒙古奶”蕴藏着科技基因与创新动能,为全国奶业发展注入不可替代的“内蒙古动力”。

贯穿链条的升级路

今年2月,诞生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编号为291HO22027的种公牛生产的冻精产品正式进入市场。该种公牛GTPI(综合育种值)达到了3131,是国内培育出的美国基因组中排名最高的种公牛。

该种公牛是赛科星研究院在育种基因组选择的基础上,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而成,以其作为牧场奶牛群体遗传的父本,可以有效改良牛群的各项性状,促使奶牛群体的遗传进展和生产性能稳步提升,其批量性控冻精产品目前已进入市场。目前,赛科星研究院已掌握性控技术、干细胞生物育种技术、奶牛克隆技术、胚胎生产移植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5大育种与繁育生物核心技术。

赛科星研究院研究人员查看育种相关数据。

奶牛好,牛奶才好。目前,内蒙古拥有3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5家种公牛站,两家育种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2023年,全区有32头荷斯坦种公牛、29头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分别进入全国排名前100名。

发力的还有草种。内蒙古支持创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乡土生态草种和优质饲草品种培育、草繁育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系统布局。还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应用为导向的覆盖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的技术支撑体系,“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体系正在形成。

不止是育种,奶业“新质生产力”,要从种植、养殖、生产、监测等多个环节发力,破除行业堵点、卡点,进行全链条的技术革新。

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的二楼,放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左右排开,不时有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穿梭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同时也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呼和浩特)和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第三方检验测试中心的依托单位,可以开展乳制品营养品质和风险因子等相关检测。

“鲜奶乳检测有多项指标,包括乳蛋白、乳脂肪和乳糖等基本营养成分的检测,体细胞和菌落总数等卫生指标的检测,抗生素、重金属和霉菌毒素等风险因子的检测,碱度、β-内酰胺酶、硫氰酸钠等违禁添加物的检测等。根据长期的监测,我区生鲜乳的乳蛋白和乳脂肪等营养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细胞和菌落总数等都低于国际限量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副所长王丽芳说,科技守护下,生鲜乳的安全底线越发牢固。

内蒙古严格落实国家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全区395家生鲜乳收购站和799辆运输车辆实现了全覆盖监管,还部署开展了特色乳营养品质评价和风险监测,让生鲜乳质量安全“晒”在阳光下。

科技创新点亮奶业升级版图。关键技术创新、深化数智融合和全链条科技赋能的融通共促,推动内蒙古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