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内蒙古科创新赛道 | 博士后工作站点燃科创新引擎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4-07-14 23:36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李永治正在进行“镁-稀土基高容量储氢材料及大规模储氢装置的研究与开发”的论文结题,并将加速推进固态储氢的产业化示范应用。

“内蒙古地区风、光资源丰富,要想构建以风、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势在必行。而在源端,氢能可以发挥长时储能的作用,促进波动性电源的平滑上网;在网端,氢能可以参与调峰,在能源需求较小的季节把多余的电量存储下来,在能源需求较大的季节作为补充。”李永治告诉记者,自202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邹建新教授团队从事储氢储能装置开发以来,不仅加速推进了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内蒙古相关产业空白,还有效实现了科研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的精准对接。

博士后工作站是引进高端人才的关键窗口,也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优质平台,更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近两年来,为解决非公稀土企业多、引才育人受限,重大科研项目和“卡脖子”技术实施难度大、突破速度慢等问题,包头稀土高新区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和培育作为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技术突破的“金手指”,持续健全完善博士后工作站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大力引进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青年人才,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

该区致力于高端人才引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提升人才承载能力以及推进博士后工作升级提效,特别在博士后“建站、入站、在站、出站”等方面打造全周期服务模式。以链设站、以站提能,充分发挥博士后招引叠加效应,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稀”引力,围绕稀土产业链重点企业设站,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强劲支撑。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开展稀土永磁电机科研生产的单位之一,成立30余年来,已开发出20多个大类500多个规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产品。

今年以来,为了开拓“稀土永磁变频器”这一全新科研领域,加速推动传统输变电方式的更新替代,长安永磁成功引进了燕山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戴琼洁博士,并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签订了博士后研究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戴琼洁也随即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王曙鸿教授团队,参与“稀土永磁变频器”课题研究。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因存在规模和体制化差异,要想和国内知名高校达成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难度非常大。正所谓‘技术人员用实力相互征服’,因为长安永磁去年成功为西安交大开发出一款定制化永磁变频器,技术水平得到了高度认可,才有效促成了合作。这一合作模式,突破了以往由流动站选派导师到工作站全程指导进行培养,实行博士、博士后在流动站(西安)与工作站(包头)双站双城培养,高效链接了两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度服务两地科技创新发展。”长安永磁副总经理苏锦智说。

在稀土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的,远远不止长安永磁一家企业。眼下,安德窑炉、金力永磁等越来越多的稀土企业以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等为依托,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育、培养,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力”。

“我们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根据企业引才需求,积极与高校博士点对点对接,提高匹配精准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激发博士后人才在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有效打破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办负责人张玮表示。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制定完善引才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博士后人才服务力度,更好地支持他们从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研究,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让更多博士后青年才俊驰骋于创新星空,才能有效服务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齐骥表示,为解决博士后工作站“引才难题”,今年年初,稀土高新区启动了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和引才计划,对拟设站企业提供实地调研、项目评估、申报推荐、政策指导等系列服务;从设站到博士后进站、开题、中期评估、期满出站等系列工作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对建站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性问题,提出“一对一”指导性解决方案。

在积极“筑巢引凤”的同时,稀土高新区更注重优化激励政策、创新环境和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针对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稀土高新区将给予一次性设站支持经费10万元;针对在站博士,除了企业给予的薪酬和奖励外,在站两年期间自治区三级政府还将累计发放30万元的生活补贴。从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解决企业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生活难题,真正实现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在广纳英才的同时,稀土高新区还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形成内外联动、相互促进的人才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完成各项人才政策及项目兑现工作16项,兑现资金1100余万元。截至目前,在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8家科研平台的加持下,累计实现5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如今,人才支撑、创新驱动与工业强区“琴瑟和鸣”,正演奏出当地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美和弦”。

“我们将继续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精准实施扶持政策,解决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出站博士后留在包头,开展长期科研工作。”齐骥表示。


附件:

上一篇: 畅通落地之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下一篇: 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内蒙古科创新赛道 | 博士后工作站点燃科创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4-07-14 23:52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李永治正在进行“镁-稀土基高容量储氢材料及大规模储氢装置的研究与开发”的论文结题,并将加速推进固态储氢的产业化示范应用。

“内蒙古地区风、光资源丰富,要想构建以风、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势在必行。而在源端,氢能可以发挥长时储能的作用,促进波动性电源的平滑上网;在网端,氢能可以参与调峰,在能源需求较小的季节把多余的电量存储下来,在能源需求较大的季节作为补充。”李永治告诉记者,自202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邹建新教授团队从事储氢储能装置开发以来,不仅加速推进了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内蒙古相关产业空白,还有效实现了科研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的精准对接。

博士后工作站是引进高端人才的关键窗口,也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优质平台,更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近两年来,为解决非公稀土企业多、引才育人受限,重大科研项目和“卡脖子”技术实施难度大、突破速度慢等问题,包头稀土高新区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建和培育作为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技术突破的“金手指”,持续健全完善博士后工作站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大力引进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青年人才,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

该区致力于高端人才引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提升人才承载能力以及推进博士后工作升级提效,特别在博士后“建站、入站、在站、出站”等方面打造全周期服务模式。以链设站、以站提能,充分发挥博士后招引叠加效应,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稀”引力,围绕稀土产业链重点企业设站,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强劲支撑。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开展稀土永磁电机科研生产的单位之一,成立30余年来,已开发出20多个大类500多个规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产品。

今年以来,为了开拓“稀土永磁变频器”这一全新科研领域,加速推动传统输变电方式的更新替代,长安永磁成功引进了燕山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戴琼洁博士,并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签订了博士后研究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戴琼洁也随即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王曙鸿教授团队,参与“稀土永磁变频器”课题研究。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因存在规模和体制化差异,要想和国内知名高校达成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难度非常大。正所谓‘技术人员用实力相互征服’,因为长安永磁去年成功为西安交大开发出一款定制化永磁变频器,技术水平得到了高度认可,才有效促成了合作。这一合作模式,突破了以往由流动站选派导师到工作站全程指导进行培养,实行博士、博士后在流动站(西安)与工作站(包头)双站双城培养,高效链接了两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度服务两地科技创新发展。”长安永磁副总经理苏锦智说。

在稀土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的,远远不止长安永磁一家企业。眼下,安德窑炉、金力永磁等越来越多的稀土企业以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等为依托,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育、培养,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力”。

“我们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根据企业引才需求,积极与高校博士点对点对接,提高匹配精准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激发博士后人才在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有效打破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办负责人张玮表示。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制定完善引才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博士后人才服务力度,更好地支持他们从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研究,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让更多博士后青年才俊驰骋于创新星空,才能有效服务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齐骥表示,为解决博士后工作站“引才难题”,今年年初,稀土高新区启动了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和引才计划,对拟设站企业提供实地调研、项目评估、申报推荐、政策指导等系列服务;从设站到博士后进站、开题、中期评估、期满出站等系列工作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对建站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性问题,提出“一对一”指导性解决方案。

在积极“筑巢引凤”的同时,稀土高新区更注重优化激励政策、创新环境和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针对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稀土高新区将给予一次性设站支持经费10万元;针对在站博士,除了企业给予的薪酬和奖励外,在站两年期间自治区三级政府还将累计发放30万元的生活补贴。从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解决企业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生活难题,真正实现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在广纳英才的同时,稀土高新区还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形成内外联动、相互促进的人才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完成各项人才政策及项目兑现工作16项,兑现资金1100余万元。截至目前,在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8家科研平台的加持下,累计实现5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如今,人才支撑、创新驱动与工业强区“琴瑟和鸣”,正演奏出当地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美和弦”。

“我们将继续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精准实施扶持政策,解决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出站博士后留在包头,开展长期科研工作。”齐骥表示。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