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科技“突围”工程让内蒙古从“跟跑”到“领跑” | 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来源:实践融媒 发布日期:2024-06-05 22: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孙绍骋书记提出,抓紧在科技创新上“突围”,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我们不能总在别人后面跟跑、陪跑;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规,舍得下血本,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或创新团队帮助我们搞研发,拿出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样的气魄,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

实践杂志社推出《科技“突围”工程让内蒙古从“跟跑”到“领跑” 》专题报道,今天一起关注 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成五大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包头聚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加快稀土产业资源和科技力量积聚步伐,全力推动稀土产业向应用端转移、向高端化发展。

“谋”定而动营造“软”环境

编制《关于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扶持政策》,明确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径图,并组建磁材招商、镧铈应用招商和电机及终端应用招商3个工作组,对国内稀土及其终端应用领域重点企业进行系统梳理。制定《2024年“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提出稀土原材料新材料、终端应用产值分别达到400 亿元、200亿元、400亿元的工作目标,细化7个方面59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具体责任分工。

4月26日,自治区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在包头召开,推进会上发布了《包头市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若干政策》,明确11个具体支持方向,“真金白银”推进稀土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

压茬推进、步步为营。“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包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稀土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一季度,包头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3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预计到2025年,包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达到10万吨;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培育行业单项冠军1户,为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易对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信心十足:“包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正源源不断吸引国内众多大型稀土企业在这里投资落户,建成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指日可待!”

“创”字当先注入“硬”支撑

2024年年初,“白云鄂博矿区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成功上线。白云鄂博矿区常务副区长白永刚表示,将持续不断赋能和支持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平台与研发机构和市场广泛深入联动,全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科创中心和长三角飞地科创中心努力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4月29日,包头市首家市级实验室--鹿城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运行。该实验室以稀土为主攻方向,在建设内容上重点突出精准选题和促进转化两个方面,畅通稀土产业创新精准选题“前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后一公里”,“实践化”“实战化”组织技术研发、转化和应用,为稀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战略科技力量支撑。

“创”字当先,“新”上布局包头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产业共生耦合的稀土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从稀土原矿采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生产、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拥有8个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的 50%以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前端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进包头市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全自动高纯稀土纯化车间,高纯度、低杂质轻稀土全分离纯化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新源稀土负责人冀代雨说:“我们通过采取连续萃取、多级萃取工艺技术,把混合的氯化稀土转化为单一稀土产品,其单一产品的纯度可达99.999%以上。”

该企业致力于稀土下游应用型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是自治区“科技兴蒙”重大专项承接单位。公司进行的新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对打造高纯、超高纯、低杂质的稀土功能材料,促进稀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和稀土功能材料向尖端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突破稀土关键材料与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包头满弓发力,起势成势。全市209家稀土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70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自2023年2月挂牌以来取得快速进展,组织了41位行业专家从技术再攻关、“新增点”技术攻关、技术攻关追踪三个方面发力创新,汇集了55项技术成果。

下一步,包头将继续整合稀土企业、稀土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形成集政、产、学、研、融、用为一体的稀土创新体系;以稀土功能材料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努力在磁性材料高端化、稀土钢的研发和产品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稀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链”上发力赋能新发展

5月20日,卧龙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项目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5.2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3.2万台低速大功率永磁电机、1300台风力发电机、2万吨铸件、100MWh储能系统集成生产能力,助力包头构建从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动力部件再到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推动永磁电机产业实现集群集聚发展,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链”上发力,重点突出。包头立足自身优势,以磁材为重点,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与此同时,突出电机产业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聚焦磁性材料这个重点,努力吸引更多磁材头部企业、骨干企业聚集包头,争取全国综合实力前10强的磁材企业落户包头,大力支持企业开展高性能磁材研发,不断扩大稀土磁性材料市场占有率,力争尽快达到全国第一。不断扩大高性能、高附加值稀土储氢产品市场份额,巩固抛光材料、合金材料全国领先地位,推动催化、光功能材料产能进入全国前列。

突出永磁电机这个龙头,全力发展壮大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高水平构建从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动力部件再到应用场景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磁材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全力建设好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按照“一年铺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目标进度,大力开展永磁电机企业招商引资,确保今年引进落地永磁电机企业30户以上。加快发展储氢材料应用产业,支持稀土固态储氢装置、镍氢动力电池的开发制造和规模化应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大力推广稀土催化剂应用,拓展稀土钢、稀土铝镁合金等稀土合金应用场景,让“稀土+”应用越来越广。

精准招商,有的放矢。组织13个招商工作组对接走访永磁电机企业625家,达成投资意向企业77家,其中已与成都凯磁、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浙江三能电机等10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梳理形成国内主要稀土永磁电机企业名单,制定招商对接计划,全面开展外出和线上招商工作,目前已先后对接东方电气厦门钨业、吉力电机等重点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一个个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推动包头稀土产业向长链条、宽领域、高质量发展。

从研发到应用,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布局,当下的包头正全力以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扎实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附件:

上一篇: 科技“突围”工程让内蒙古从“跟跑”到“领跑” | 打造蒙东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下一篇: 内蒙古科创新赛道 | 从“破题” 到“出圈” 以“中国模式”助力“乳业强国”建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技“突围”工程让内蒙古从“跟跑”到“领跑” | 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发布时间:2024-06-05 22:00  来源:实践融媒

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孙绍骋书记提出,抓紧在科技创新上“突围”,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我们不能总在别人后面跟跑、陪跑;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规,舍得下血本,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或创新团队帮助我们搞研发,拿出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样的气魄,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

实践杂志社推出《科技“突围”工程让内蒙古从“跟跑”到“领跑” 》专题报道,今天一起关注 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完成五大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包头聚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加快稀土产业资源和科技力量积聚步伐,全力推动稀土产业向应用端转移、向高端化发展。

“谋”定而动营造“软”环境

编制《关于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扶持政策》,明确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径图,并组建磁材招商、镧铈应用招商和电机及终端应用招商3个工作组,对国内稀土及其终端应用领域重点企业进行系统梳理。制定《2024年“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提出稀土原材料新材料、终端应用产值分别达到400 亿元、200亿元、400亿元的工作目标,细化7个方面59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具体责任分工。

4月26日,自治区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进会在包头召开,推进会上发布了《包头市稀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试点若干政策》,明确11个具体支持方向,“真金白银”推进稀土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

压茬推进、步步为营。“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包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稀土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一季度,包头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3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预计到2025年,包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达到10万吨;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培育行业单项冠军1户,为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易对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信心十足:“包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正源源不断吸引国内众多大型稀土企业在这里投资落户,建成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指日可待!”

“创”字当先注入“硬”支撑

2024年年初,“白云鄂博矿区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成功上线。白云鄂博矿区常务副区长白永刚表示,将持续不断赋能和支持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平台与研发机构和市场广泛深入联动,全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科创中心和长三角飞地科创中心努力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4月29日,包头市首家市级实验室--鹿城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运行。该实验室以稀土为主攻方向,在建设内容上重点突出精准选题和促进转化两个方面,畅通稀土产业创新精准选题“前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后一公里”,“实践化”“实战化”组织技术研发、转化和应用,为稀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战略科技力量支撑。

“创”字当先,“新”上布局包头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产业共生耦合的稀土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从稀土原矿采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生产、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拥有8个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的 50%以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前端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进包头市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全自动高纯稀土纯化车间,高纯度、低杂质轻稀土全分离纯化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新源稀土负责人冀代雨说:“我们通过采取连续萃取、多级萃取工艺技术,把混合的氯化稀土转化为单一稀土产品,其单一产品的纯度可达99.999%以上。”

该企业致力于稀土下游应用型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是自治区“科技兴蒙”重大专项承接单位。公司进行的新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对打造高纯、超高纯、低杂质的稀土功能材料,促进稀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和稀土功能材料向尖端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突破稀土关键材料与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包头满弓发力,起势成势。全市209家稀土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70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自2023年2月挂牌以来取得快速进展,组织了41位行业专家从技术再攻关、“新增点”技术攻关、技术攻关追踪三个方面发力创新,汇集了55项技术成果。

下一步,包头将继续整合稀土企业、稀土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形成集政、产、学、研、融、用为一体的稀土创新体系;以稀土功能材料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努力在磁性材料高端化、稀土钢的研发和产品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稀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链”上发力赋能新发展

5月20日,卧龙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项目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5.2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3.2万台低速大功率永磁电机、1300台风力发电机、2万吨铸件、100MWh储能系统集成生产能力,助力包头构建从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动力部件再到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推动永磁电机产业实现集群集聚发展,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链”上发力,重点突出。包头立足自身优势,以磁材为重点,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与此同时,突出电机产业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聚焦磁性材料这个重点,努力吸引更多磁材头部企业、骨干企业聚集包头,争取全国综合实力前10强的磁材企业落户包头,大力支持企业开展高性能磁材研发,不断扩大稀土磁性材料市场占有率,力争尽快达到全国第一。不断扩大高性能、高附加值稀土储氢产品市场份额,巩固抛光材料、合金材料全国领先地位,推动催化、光功能材料产能进入全国前列。

突出永磁电机这个龙头,全力发展壮大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高水平构建从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动力部件再到应用场景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磁材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全力建设好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按照“一年铺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目标进度,大力开展永磁电机企业招商引资,确保今年引进落地永磁电机企业30户以上。加快发展储氢材料应用产业,支持稀土固态储氢装置、镍氢动力电池的开发制造和规模化应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大力推广稀土催化剂应用,拓展稀土钢、稀土铝镁合金等稀土合金应用场景,让“稀土+”应用越来越广。

精准招商,有的放矢。组织13个招商工作组对接走访永磁电机企业625家,达成投资意向企业77家,其中已与成都凯磁、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浙江三能电机等10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梳理形成国内主要稀土永磁电机企业名单,制定招商对接计划,全面开展外出和线上招商工作,目前已先后对接东方电气厦门钨业、吉力电机等重点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一个个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推动包头稀土产业向长链条、宽领域、高质量发展。

从研发到应用,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布局,当下的包头正全力以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扎实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铿锵迈进。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