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内蒙古·科技创新发展密码 | “多能互补”创造绿色价值
发布时间:2024-04-15 22:52 来源:奔腾融媒
全球首套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近日在通辽建成,该项目是“源网荷储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打造了火电调峰、用电调节、储能示范、绿电转化的循环发展新路线。系列报道《解码内蒙古·科技创新发展密码》今天请听《“多能互补”创造绿色价值》。
在霍林郭勒市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B厂厂区,一座外貌方正、通体洁白的小厂房和偌大的厂区形成鲜明对比。与传统电力设施不同,厂房里的设施运行时几乎听不到声音,也看不见废水、废气的排放。厂长张鹏林介绍说,这个“铁—铬液流”储能系统充放电可达两万次以上,是传统锂电池储能的5倍左右。
张鹏林:“当产生新能源弃风电量时,“铁—铬液流”来充电,消纳新能源。当整个局域网产生购电时,由“铁—铬液流”储能来释放电能,保证整个局域网的供电平衡。”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被称为储能时间最长、最安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寿命长、响应快、成本低的特点,特别是能在-30℃的气温下实现正常吞吐电力。这成为中国创造在储能方向集成应用的新实践。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总经理 赵晋宇:储能项目并入局域电网后,储存了风、光等清洁电量,这部分电量释放后,可以抑制电网的功率波动、辅助电网调峰调频,为大比例将消纳新能源、节能降碳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