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内蒙古奋力推动新时代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11-17 20: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思想之光领航向

内蒙古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统筹做好

网络内容建设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保障

信息化发展等工作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办好两件大事

各族群众在互联网发展中

拥有了更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5G基站建设

实现12个盟市中心城区

103个旗县区和941个乡镇

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树立内蒙古正面形象

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

内蒙古好声音频频“出圈”出彩

正能量大流量

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

“互联网+”深度融入

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掌上办”“指尖办”

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

一个个举措和成绩的背后

映照出内蒙古

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

坚实足迹

1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鲜明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举旗方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持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网信事业摆在内蒙古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动,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组织体系强起来——成立自治区党委网信委,健全完善各成员单位、各级网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实起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方案、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确保各领域工作有章可循。

数字经济“跑起来”——出台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全区网信系统勠力同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对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8月,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的启动,多家媒体齐聚赤峰。《走进赤峰博物院近距离了解北疆文化》《在小米博物馆,看千年小米迎新变》《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讲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主旋律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是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来,内蒙古坚持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在互联网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蒙古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建设,推出“实践有力量”“石榴谈”等网上理论传播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红色故土行”等网上品牌主题活动,开设“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网上专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网上知名度,讲述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树立起内蒙古正面形象。

围绕重大主题,内蒙古创新网络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事盛事激荡网民广泛共情、深度共鸣,一批优秀作品在互联网上收获海量互动、点赞,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短视频《内蒙古这百年》,展现党领导下的内蒙古百年时光、沧桑巨变,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1.1亿次。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呼和浩特“00后”外卖小哥张善荣、“送你一匹蒙古马”等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国小鲜@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树形象”等主题活动,释放内蒙古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提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全区上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青橙融媒客户端、暖新闻客户端等地市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等形成纵横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动态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服务项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内容人才及团队,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网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设职称评审委员会,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职称评审。

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寄托了人民对网上精神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存在发布不实数据、搭蹭社会热点博取流量等违规情况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开展联合约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内蒙古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网格局,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内蒙古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融合衔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争做北疆好网民工程、广泛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涉网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涉网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打猫行动”、整治网络欺凌等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有机统一,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蒙古马”杯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带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主要管理和专业人员参与,共同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域联动、全民动员、同频共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4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前不久,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完成数智化矿山建设(一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内蒙古地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这是内蒙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实例。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红利”加快释放,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达5574亿元,占GDP比重为24.1%,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蒙古获批全国八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截至目前,城镇地区宽带接入速率能力达到600Mbps,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

信息化赋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陆缆传输系统、中蒙(二连浩特)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5个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居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区累计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店铺80余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增至44家,营业收入达455.5亿元,同比增长78.7%。

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积极推进数字惠民,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实现1239项,逾20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通办”;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鄂尔多斯市自主研发了“多多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在康巴什区率先试点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内蒙古2件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时代浪潮澎湃

激荡万千气象

这份“成绩单”

见证了内蒙古网信战线

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全区上下

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肩负起使命任务

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贡献网信力量

附件:

上一篇: 紧扣产业链 提升转化率 科技创新让产业“转”出一片新天地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十条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内蒙古奋力推动新时代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17 20:55  来源:内蒙古日报

思想之光领航向

内蒙古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统筹做好

网络内容建设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保障

信息化发展等工作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办好两件大事

各族群众在互联网发展中

拥有了更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5G基站建设

实现12个盟市中心城区

103个旗县区和941个乡镇

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树立内蒙古正面形象

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

内蒙古好声音频频“出圈”出彩

正能量大流量

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

“互联网+”深度融入

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掌上办”“指尖办”

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

一个个举措和成绩的背后

映照出内蒙古

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

坚实足迹

1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鲜明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举旗方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持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网信事业摆在内蒙古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动,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组织体系强起来——成立自治区党委网信委,健全完善各成员单位、各级网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实起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方案、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确保各领域工作有章可循。

数字经济“跑起来”——出台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全区网信系统勠力同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对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8月,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的启动,多家媒体齐聚赤峰。《走进赤峰博物院近距离了解北疆文化》《在小米博物馆,看千年小米迎新变》《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讲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主旋律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是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来,内蒙古坚持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在互联网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蒙古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建设,推出“实践有力量”“石榴谈”等网上理论传播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红色故土行”等网上品牌主题活动,开设“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网上专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网上知名度,讲述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树立起内蒙古正面形象。

围绕重大主题,内蒙古创新网络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事盛事激荡网民广泛共情、深度共鸣,一批优秀作品在互联网上收获海量互动、点赞,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短视频《内蒙古这百年》,展现党领导下的内蒙古百年时光、沧桑巨变,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1.1亿次。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呼和浩特“00后”外卖小哥张善荣、“送你一匹蒙古马”等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国小鲜@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树形象”等主题活动,释放内蒙古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提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全区上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青橙融媒客户端、暖新闻客户端等地市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等形成纵横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动态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服务项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内容人才及团队,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网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设职称评审委员会,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职称评审。

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寄托了人民对网上精神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存在发布不实数据、搭蹭社会热点博取流量等违规情况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开展联合约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内蒙古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网格局,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内蒙古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融合衔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争做北疆好网民工程、广泛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涉网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涉网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打猫行动”、整治网络欺凌等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有机统一,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蒙古马”杯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带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主要管理和专业人员参与,共同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域联动、全民动员、同频共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4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前不久,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完成数智化矿山建设(一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内蒙古地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这是内蒙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实例。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红利”加快释放,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达5574亿元,占GDP比重为24.1%,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蒙古获批全国八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截至目前,城镇地区宽带接入速率能力达到600Mbps,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

信息化赋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陆缆传输系统、中蒙(二连浩特)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5个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居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区累计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店铺80余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增至44家,营业收入达455.5亿元,同比增长78.7%。

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积极推进数字惠民,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实现1239项,逾20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通办”;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鄂尔多斯市自主研发了“多多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在康巴什区率先试点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内蒙古2件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时代浪潮澎湃

激荡万千气象

这份“成绩单”

见证了内蒙古网信战线

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全区上下

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肩负起使命任务

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贡献网信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