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包头市: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3-11-06 21:56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招商组奔赴上海参加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开幕式。经初步筛选后,符合昆都仑区产业规划的有40家。其中,包括3家光伏支架企业、5家光伏胶企业、4家光伏组件、1家光伏玻璃、其他23家……”10月31日,包头市昆都仑区政府又完成了一轮招商引资调研工作。

今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包头市被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世界绿色硅都”荣誉称号。预计到2025年,当地将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基地,产能将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晶硅生产、研发、实验基地。

近年来,包头市立足资源禀赋,依托自身优势,乘着“双碳”的东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

立足资源禀赋 坚持创新引领

相关数据显示,包头市年日照时长达3084至3452小时,年可利用天数300至330天,年总辐射量达6000至6439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212至220吨标准煤),太阳能可开发光伏储量2800万千瓦。

富集的风光资源,为包头发展晶硅光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硅产业发展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当前,包头市正在加快推进4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和4条新能源输电通道建设,将大青山以北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到山南各工业园区,为晶硅产品低碳化、绿色化生产提供最有力保障。

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使用“绿电”比例将达到40%以上。这将使光伏产品获得领先行业的更低碳值,为企业通过“碳足迹”认证、进军欧盟等国际光伏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分析称:“近年来,我国硅产业的技术水平整体大幅提升。工业硅环节主要体现为大炉型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多晶硅环节主要体现为产业智能化、设备国产化、冷氢化技术突破以及大型还原炉的应用;硅片环节体现在单晶的全面替代,大尺寸硅片加速迭代。”

而包头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深耕技术研发。目前云集包头的硅产业头部企业都拥有引领行业前沿的技术优势。诸如协鑫的FBR颗粒硅技术、弘元的金刚线切片技术、中清的N型电池技术等,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展优势和潜力巨大。

同时,包头市积极引导组织企业承担实施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无磁场大直径半导体单晶硅研发、高转化效率大尺寸N型单品硅棒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晶硅中,水回用技术、超低氧含量改善、热场超长使用寿命及硅棒品质提升应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包头市目前已建成7个自治区级企业创新平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已推动支持新特变硅材料创新中心、弘元未来研究院、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在包头挂牌运行;同时,正在积极与浙江大学合作,依托浙江大学硅基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杨德仁院士团队,共建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向记者介绍。

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集群发展

近年来,包头市紧抓晶硅产业发展机遇,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行动计划。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硅—多晶硅料—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三期20GW单晶拉棒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这边工人在安装、调试单晶炉,那边刚刚安装好的设备直接“在线”生产。记者了解到,企业生产原料来自对门的“邻居”——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

在包头,晶硅光伏企业“门当户对”的情况并不少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品就地消纳,晶硅光伏产业集聚效应可见一斑。

包头市在加快一大批项目建设投产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快延链补链扩链强链。

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单晶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坩埚,一直以来都要从南方地区订购。包头市围绕光伏产业加大配套产业部署力度,迅速集聚了坩埚、碳碳复合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长晶炉等产业,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包头围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左右侧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引进背板、光伏玻璃、EVA胶膜、汇流箱、逆变器等配套环节。

光伏产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力地带动了产业链中配套环节的发展。目前,在坩埚、金刚线、光伏玻璃、光伏支架、边框等方面均已有投产、在建、已签约项目。从上游的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到下游的电池片、组件以及应用,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清晰可见,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晶硅产业规模,集中力量引进切片、电池片、组件企业,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我们将大力提升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生产和应用各环节,加快引进配套企业,切实提升本地配套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万亿级晶硅产业集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表示。

2022年,包头市多晶硅料、单晶拉棒、切片、光伏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9.5万吨、118.8GW、25GW、8GW,总产值增长了3倍。预计今年年底,该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分别占到全国的40%,2025年占比过半。

强化服务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为给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包头市政府制定“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示督办制度;推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10条措施……以法治“硬保障”护航一流营商环境。

在融资方面,该市不断拓展投贷联动、银团贷款等金融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硅产业政策性信贷支持,累计为当地硅企业贷款超千亿元。

丁绣峰说:“我们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一事一议’为企业争取最低电价,加快推动新能源基地和输电通道建设,为晶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绿电保证;综合施策保障企业用水需求,靶向出击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竭尽所能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据了解,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包头市科技局牵头组建了10支科技体检工作组。他们深入企业开展科技体检,深度挖掘企业需求,为企业出具体检报告,帮助企业导入专家团队,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增加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与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志强告诉记者:“今年,包头市科技局在开展科技体检过程中,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后,大力支持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进行技术对接,成功实施了‘热场降耗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节约用电8500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近2900万元,并且可以在全行业推广复制。”

“未来,我们还将围绕全市硅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育汇聚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硅产业先进技术研发中心,为打造‘世界绿色硅都’插上科技翅膀。”杨军表示。


附件:

上一篇: 习近平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

下一篇: 周效:让稀土和生活甜蜜“相恋”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包头市: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06 21:34  来源:科技日报

“招商组奔赴上海参加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开幕式。经初步筛选后,符合昆都仑区产业规划的有40家。其中,包括3家光伏支架企业、5家光伏胶企业、4家光伏组件、1家光伏玻璃、其他23家……”10月31日,包头市昆都仑区政府又完成了一轮招商引资调研工作。

今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包头市被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世界绿色硅都”荣誉称号。预计到2025年,当地将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基地,产能将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晶硅生产、研发、实验基地。

近年来,包头市立足资源禀赋,依托自身优势,乘着“双碳”的东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

立足资源禀赋 坚持创新引领

相关数据显示,包头市年日照时长达3084至3452小时,年可利用天数300至330天,年总辐射量达6000至6439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212至220吨标准煤),太阳能可开发光伏储量2800万千瓦。

富集的风光资源,为包头发展晶硅光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硅产业发展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当前,包头市正在加快推进4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和4条新能源输电通道建设,将大青山以北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到山南各工业园区,为晶硅产品低碳化、绿色化生产提供最有力保障。

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使用“绿电”比例将达到40%以上。这将使光伏产品获得领先行业的更低碳值,为企业通过“碳足迹”认证、进军欧盟等国际光伏市场拿到绿色通行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分析称:“近年来,我国硅产业的技术水平整体大幅提升。工业硅环节主要体现为大炉型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多晶硅环节主要体现为产业智能化、设备国产化、冷氢化技术突破以及大型还原炉的应用;硅片环节体现在单晶的全面替代,大尺寸硅片加速迭代。”

而包头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深耕技术研发。目前云集包头的硅产业头部企业都拥有引领行业前沿的技术优势。诸如协鑫的FBR颗粒硅技术、弘元的金刚线切片技术、中清的N型电池技术等,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展优势和潜力巨大。

同时,包头市积极引导组织企业承担实施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无磁场大直径半导体单晶硅研发、高转化效率大尺寸N型单品硅棒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晶硅中,水回用技术、超低氧含量改善、热场超长使用寿命及硅棒品质提升应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包头市目前已建成7个自治区级企业创新平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已推动支持新特变硅材料创新中心、弘元未来研究院、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在包头挂牌运行;同时,正在积极与浙江大学合作,依托浙江大学硅基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杨德仁院士团队,共建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向记者介绍。

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集群发展

近年来,包头市紧抓晶硅产业发展机遇,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行动计划。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硅—多晶硅料—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三期20GW单晶拉棒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这边工人在安装、调试单晶炉,那边刚刚安装好的设备直接“在线”生产。记者了解到,企业生产原料来自对门的“邻居”——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

在包头,晶硅光伏企业“门当户对”的情况并不少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品就地消纳,晶硅光伏产业集聚效应可见一斑。

包头市在加快一大批项目建设投产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快延链补链扩链强链。

包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单晶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坩埚,一直以来都要从南方地区订购。包头市围绕光伏产业加大配套产业部署力度,迅速集聚了坩埚、碳碳复合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长晶炉等产业,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包头围绕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左右侧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引进背板、光伏玻璃、EVA胶膜、汇流箱、逆变器等配套环节。

光伏产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力地带动了产业链中配套环节的发展。目前,在坩埚、金刚线、光伏玻璃、光伏支架、边框等方面均已有投产、在建、已签约项目。从上游的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到下游的电池片、组件以及应用,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清晰可见,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晶硅产业规模,集中力量引进切片、电池片、组件企业,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我们将大力提升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生产和应用各环节,加快引进配套企业,切实提升本地配套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万亿级晶硅产业集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表示。

2022年,包头市多晶硅料、单晶拉棒、切片、光伏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9.5万吨、118.8GW、25GW、8GW,总产值增长了3倍。预计今年年底,该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分别占到全国的40%,2025年占比过半。

强化服务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为给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包头市政府制定“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示督办制度;推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10条措施……以法治“硬保障”护航一流营商环境。

在融资方面,该市不断拓展投贷联动、银团贷款等金融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硅产业政策性信贷支持,累计为当地硅企业贷款超千亿元。

丁绣峰说:“我们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一事一议’为企业争取最低电价,加快推动新能源基地和输电通道建设,为晶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绿电保证;综合施策保障企业用水需求,靶向出击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竭尽所能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据了解,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包头市科技局牵头组建了10支科技体检工作组。他们深入企业开展科技体检,深度挖掘企业需求,为企业出具体检报告,帮助企业导入专家团队,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增加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与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志强告诉记者:“今年,包头市科技局在开展科技体检过程中,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后,大力支持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进行技术对接,成功实施了‘热场降耗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节约用电8500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近2900万元,并且可以在全行业推广复制。”

“未来,我们还将围绕全市硅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育汇聚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硅产业先进技术研发中心,为打造‘世界绿色硅都’插上科技翅膀。”杨军表示。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