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全国首创!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10-12 20:02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继6月12日采写刊发《辅助栽培沙漠柠条种植技术在毛乌素沙地试验成功,成本节约50%,成活率达97%——高质量大面积播种柠条成为可能》后,9月24日,记者再一次来到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的“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项目实验基地采访,惊喜地看到,当时这些柠条苗还只有2至3厘米高,如今已经长到40至50厘米高,一行行柠条随风摇曳形成绿波。

项目技术负责人、鄂托克旗农牧局推广研究员黄斌高兴地说:“我们在研究试种的同时,还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播种了3700亩柠条,目前都已出苗,伴随柠条苗种植的纱帐如糜子草、野生沙米草都已经长到了50厘米,这些纱帐已对柠条的生长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属于典型的草原荒漠化向荒漠化草原过渡地带,也是鄂尔多斯市土地面积最大的旗县,完全裸露的沙地大约有6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9%。土地的沙漠化成了该旗高质量发展农牧业的瓶颈。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负责人关慧明介绍说:“2019年,我参加了由黄斌牵头的科研小组,对沙水共生的优势利用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2022年6月,利用农业辅助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获得成功,这是全国首创!”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鄂托克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快速行动,在黄斌、关慧明研究小组实践成功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2022年6月,由鄂托克旗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吉雅牵头,引进东北师范大学草原生态学院(长江学者)王岭、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以及该旗龙头企业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组织成立了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研究专家组,建立荒漠草原生态生产协同技术创新技术研究站,启动了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项目,开始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索。

9月25日,记者在位于该旗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海拔1400米高的一片丘陵沙地看到,6月时这里还沙尘漫天、狂风肆虐,如今,一行行固沙性能强、30多厘米高的糜子草、沙米草给沙地披上绿装,一棵棵幼嫩的柠条小苗在纱帐草叶下茁壮成长。

黄斌说:“项目启动后,我们在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建立400亩的实验基地,试种150亩14个样点,经过20多次试种,不断完善种植技术,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取得一定成效。由此得出,规模化种植柠条来治沙用沙技术可行。并经过专家学者总结出: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原理,摸索出沙地柠条栽培中水分、种子及温度的基本规律。”

据介绍,“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是指不破坏沙地地形地貌,不大平大整,在保持沙地基本地形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降雨及土壤水资源,抢墒播种柠条种子,实施条带状播种,以利于收割利用,探索出最优的播种密度、播种株距、行距,同时能够使柠条种群防风固沙的功能最大化及经济收益最大化。结合农业管理措施,辅以智慧微灌技术,探索出能够保证柠条种子萌发与生长的最低灌溉量及最有效的灌溉时间。

截至目前,在鄂托克旗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面积已达到3700亩,成活率达到97%,其中部分试验地柠条高度已达到40至50厘米。

长江学者王岭团队项目成员王瑶博士感慨地说:“以前一说沙尘暴,觉得沙子百害无一利,现在经过研究,发现沙资源是宝库,向沙子要效益已成为可能。今年种植的3700亩沙地全部出苗,明年秋季便可使流动沙地变为半流动沙地。”

据悉,目前经过专家组成员对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地实地调研、测试,发现两大沙地均可实施此项技术。


附件:

上一篇: 习近平: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下一篇: 正镶白旗:科技特派团田间地头解难题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全国首创!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

发布时间:2023-10-12 20:47  来源:内蒙古日报

继6月12日采写刊发《辅助栽培沙漠柠条种植技术在毛乌素沙地试验成功,成本节约50%,成活率达97%——高质量大面积播种柠条成为可能》后,9月24日,记者再一次来到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的“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项目实验基地采访,惊喜地看到,当时这些柠条苗还只有2至3厘米高,如今已经长到40至50厘米高,一行行柠条随风摇曳形成绿波。

项目技术负责人、鄂托克旗农牧局推广研究员黄斌高兴地说:“我们在研究试种的同时,还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播种了3700亩柠条,目前都已出苗,伴随柠条苗种植的纱帐如糜子草、野生沙米草都已经长到了50厘米,这些纱帐已对柠条的生长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属于典型的草原荒漠化向荒漠化草原过渡地带,也是鄂尔多斯市土地面积最大的旗县,完全裸露的沙地大约有6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9%。土地的沙漠化成了该旗高质量发展农牧业的瓶颈。

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负责人关慧明介绍说:“2019年,我参加了由黄斌牵头的科研小组,对沙水共生的优势利用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2022年6月,利用农业辅助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获得成功,这是全国首创!”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鄂托克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快速行动,在黄斌、关慧明研究小组实践成功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2022年6月,由鄂托克旗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吉雅牵头,引进东北师范大学草原生态学院(长江学者)王岭、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以及该旗龙头企业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组织成立了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研究专家组,建立荒漠草原生态生产协同技术创新技术研究站,启动了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项目,开始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索。

9月25日,记者在位于该旗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海拔1400米高的一片丘陵沙地看到,6月时这里还沙尘漫天、狂风肆虐,如今,一行行固沙性能强、30多厘米高的糜子草、沙米草给沙地披上绿装,一棵棵幼嫩的柠条小苗在纱帐草叶下茁壮成长。

黄斌说:“项目启动后,我们在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建立400亩的实验基地,试种150亩14个样点,经过20多次试种,不断完善种植技术,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取得一定成效。由此得出,规模化种植柠条来治沙用沙技术可行。并经过专家学者总结出: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原理,摸索出沙地柠条栽培中水分、种子及温度的基本规律。”

据介绍,“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草原应用技术”是指不破坏沙地地形地貌,不大平大整,在保持沙地基本地形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降雨及土壤水资源,抢墒播种柠条种子,实施条带状播种,以利于收割利用,探索出最优的播种密度、播种株距、行距,同时能够使柠条种群防风固沙的功能最大化及经济收益最大化。结合农业管理措施,辅以智慧微灌技术,探索出能够保证柠条种子萌发与生长的最低灌溉量及最有效的灌溉时间。

截至目前,在鄂托克旗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面积已达到3700亩,成活率达到97%,其中部分试验地柠条高度已达到40至50厘米。

长江学者王岭团队项目成员王瑶博士感慨地说:“以前一说沙尘暴,觉得沙子百害无一利,现在经过研究,发现沙资源是宝库,向沙子要效益已成为可能。今年种植的3700亩沙地全部出苗,明年秋季便可使流动沙地变为半流动沙地。”

据悉,目前经过专家组成员对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地实地调研、测试,发现两大沙地均可实施此项技术。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