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人才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22 15:1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李劼博士正在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抢抓“强首府”机遇,以“五大任务”“六大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一体化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统筹配置平台、项目、资金,立足首府优势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人才  谋发展

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在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宇保灵”)实验室内,身穿白大褂的李劼博士带领着团队正加紧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

李劼曾在全球兽医学科排名第二的康奈尔大学就职,在美期间就与金宇保灵共同开展项目合作。2022年他选择归国,入职金宇保灵。

“金宇保灵作为国内动保行业的领军企业,科研基础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给了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李劼表示,金宇保灵是行业唯一同时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民营企业,已获批为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是首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选择金宇保灵除了企业具有较强科研“硬”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市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出多条吸引人才的利好政策,为企业和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呼和浩特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加大引进培养支持力度,让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享受奖补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

筑好人才的“巢”方能留住引进的“凤”,呼和浩特擦亮政策“吸金石”,倾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连续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试行)》《呼和浩特市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若干措施》《呼和浩特市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等多项“硬核”政策,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承载人才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构建协同创新人才集聚区,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

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碳化硅粉体原料的内蒙古海特华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志江教授的技术团队,有效攻克了制备纳米级碳化硅费用高、能耗大、分散难的技术瓶颈,将该产业推向规模化、工业化。该公司落户呼和浩特市,看准的是既有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的刚需优势,又有呼和浩特市因企施策所提供的多层级服务,“自治区及呼市两级政府,对哈工大碳化硅项目高度关注和支持,在厂房选址、环评、能评等各项环节都为公司积极考虑,排忧解难,给予了科技兴蒙2200万的项目资金支持,率先实现了也是国内唯一纯度高于99%的纳米级碳化硅球状颗粒的生产。”内蒙古海特华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负责人高丽梅说。

在这片良田沃土上,无数“新芽”长成“参天大树”,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计与100余家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各级财政支持资金7亿多元。

搭平台  强主体

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呼和浩特市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基地生产车间内,总经理杨少楠正研究风光互补系统的一个重要配件——回转体和回尾舵,并为客户备货。作为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风力机及控制系统研发中心,该公司系列产品配置先进、质量可靠,受到无网电牧民用户的信赖和欢迎。

2001年,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是专业从事风力发电机制造、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农牧业机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也是第一批“呼和浩特市工业小巨人企业”、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如何让企业更进一步?公司将目光锁定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可开发地带,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成立了“苏尼特左旗博洋装备制造公司”,开展“草原免耕太阳能智能滴灌系统生态恢复研究转化项目”,开辟了荒漠化草原生态恢复的新路子,成果转化项目创建了草原建植与牧业机械、新能源、智能控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路线,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的技术模式,为全区干旱草原生态恢复和退化草场改良提供技术支持和样本,实现了可持续恢复,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恢复区域模式。

作为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保证国内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引进德国梅塞尔数字化激光切割机、瑞士百超数控折弯机、烤漆生产线等先进设备,使公司具有年产1万台各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和1000套农牧业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覆盖德国、丹麦、韩国、越南、朝鲜、蒙古和非洲等地。

今年,由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农牧区新能源与智能节水利用技术国际合作创新联合体”成立,紧跟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转化新技术,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品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及互补系统走在了国内前列。

每一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创新策源平台通过柔性引才模式,引进高端人才担任领衔专家,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加快突破技术难题。目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成员单位66家,集聚9位院士90多位行业专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汇聚共建单位34家,集聚4位院士10余位行业专家;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共建单位15家,集聚1位院士10位行业专家……海纳百川,固巢留凤,高端人才的汇聚,为首府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在科技兴蒙“4+8+N”合作机制带动下,呼和浩特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和内蒙古中农现代种质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碳中和与新材料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此外,吸引胡文瑞、张涌、赵鹏大等院士专家团队在呼和浩特市建立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建站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李孔燕表示,呼和浩特科技局将以聚人才、补短板、强产业为关键抓手,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依托一流平台“集聚、用好人才”,聚焦重大任务“培养、用好人才”,深化科技合作“引进、用好人才”,发挥企业作用“用好、留住人才”,优化人才生态“吸引、留住人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把人才优势转化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将首府打造成为北疆具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为“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记者 手记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引进人才、创新育才方式、优化人才服务,在政策上加足马力,在机制上下足功夫,在服务上用足诚意,给人才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的氛围,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因此,政府部门、各创新平台、企业应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尊重人才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挖掘人才的优势与技能,给予其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人才带动更多身边人学习成长,不断激发创新人才队伍的活力。


附件:

上一篇: 白云鄂博地区首次发现金伯利岩

下一篇: 稀土高新区:磁材重头戏唱出“稀”引力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内蒙古日报-呼和浩特“人才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2 15:11  来源:内蒙古日报

李劼博士正在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抢抓“强首府”机遇,以“五大任务”“六大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一体化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统筹配置平台、项目、资金,立足首府优势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人才  谋发展

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在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宇保灵”)实验室内,身穿白大褂的李劼博士带领着团队正加紧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

李劼曾在全球兽医学科排名第二的康奈尔大学就职,在美期间就与金宇保灵共同开展项目合作。2022年他选择归国,入职金宇保灵。

“金宇保灵作为国内动保行业的领军企业,科研基础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给了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李劼表示,金宇保灵是行业唯一同时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民营企业,已获批为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是首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选择金宇保灵除了企业具有较强科研“硬”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市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出多条吸引人才的利好政策,为企业和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呼和浩特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加大引进培养支持力度,让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享受奖补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

筑好人才的“巢”方能留住引进的“凤”,呼和浩特擦亮政策“吸金石”,倾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连续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试行)》《呼和浩特市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若干措施》《呼和浩特市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等多项“硬核”政策,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承载人才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构建协同创新人才集聚区,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

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碳化硅粉体原料的内蒙古海特华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志江教授的技术团队,有效攻克了制备纳米级碳化硅费用高、能耗大、分散难的技术瓶颈,将该产业推向规模化、工业化。该公司落户呼和浩特市,看准的是既有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的刚需优势,又有呼和浩特市因企施策所提供的多层级服务,“自治区及呼市两级政府,对哈工大碳化硅项目高度关注和支持,在厂房选址、环评、能评等各项环节都为公司积极考虑,排忧解难,给予了科技兴蒙2200万的项目资金支持,率先实现了也是国内唯一纯度高于99%的纳米级碳化硅球状颗粒的生产。”内蒙古海特华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负责人高丽梅说。

在这片良田沃土上,无数“新芽”长成“参天大树”,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计与100余家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各级财政支持资金7亿多元。

搭平台  强主体

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呼和浩特市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基地生产车间内,总经理杨少楠正研究风光互补系统的一个重要配件——回转体和回尾舵,并为客户备货。作为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风力机及控制系统研发中心,该公司系列产品配置先进、质量可靠,受到无网电牧民用户的信赖和欢迎。

2001年,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是专业从事风力发电机制造、可再生能源系统和农牧业机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也是第一批“呼和浩特市工业小巨人企业”、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如何让企业更进一步?公司将目光锁定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可开发地带,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成立了“苏尼特左旗博洋装备制造公司”,开展“草原免耕太阳能智能滴灌系统生态恢复研究转化项目”,开辟了荒漠化草原生态恢复的新路子,成果转化项目创建了草原建植与牧业机械、新能源、智能控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路线,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的技术模式,为全区干旱草原生态恢复和退化草场改良提供技术支持和样本,实现了可持续恢复,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恢复区域模式。

作为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保证国内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引进德国梅塞尔数字化激光切割机、瑞士百超数控折弯机、烤漆生产线等先进设备,使公司具有年产1万台各型号风力发电机组和1000套农牧业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覆盖德国、丹麦、韩国、越南、朝鲜、蒙古和非洲等地。

今年,由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农牧区新能源与智能节水利用技术国际合作创新联合体”成立,紧跟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转化新技术,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品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及互补系统走在了国内前列。

每一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创新策源平台通过柔性引才模式,引进高端人才担任领衔专家,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加快突破技术难题。目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成员单位66家,集聚9位院士90多位行业专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汇聚共建单位34家,集聚4位院士10余位行业专家;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共建单位15家,集聚1位院士10位行业专家……海纳百川,固巢留凤,高端人才的汇聚,为首府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在科技兴蒙“4+8+N”合作机制带动下,呼和浩特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和内蒙古中农现代种质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碳中和与新材料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此外,吸引胡文瑞、张涌、赵鹏大等院士专家团队在呼和浩特市建立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建站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李孔燕表示,呼和浩特科技局将以聚人才、补短板、强产业为关键抓手,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依托一流平台“集聚、用好人才”,聚焦重大任务“培养、用好人才”,深化科技合作“引进、用好人才”,发挥企业作用“用好、留住人才”,优化人才生态“吸引、留住人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把人才优势转化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将首府打造成为北疆具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为“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记者 手记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引进人才、创新育才方式、优化人才服务,在政策上加足马力,在机制上下足功夫,在服务上用足诚意,给人才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的氛围,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因此,政府部门、各创新平台、企业应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尊重人才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挖掘人才的优势与技能,给予其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人才带动更多身边人学习成长,不断激发创新人才队伍的活力。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