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首府: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11 09:23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李劼博士在实验室内进行mRNA疫苗质控方法开发试验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赛科星集团研究院院长李喜和博士正在车间指导

和林格尔人才创新谷

企业科技特派员正在进行线上问策直播

蒙草种业中心(百草园)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强首府”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一体化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统筹配置平台、项目、资金,立足首府优势,持续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不断强化人才保障力度,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企业成长提供养分,吸引更多的“千里马” 在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竞相奔腾。

筑巢引凤   高端“智库” 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在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宇保灵”)实验室内,研发平台总监李劼博士带领着团队正加紧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李劼曾在全球兽医学科排名第二的康奈尔大学就职,在美国期间就与金宇保灵共同开展项目合作。2022年他选择归国,入职金宇保灵。

金宇保灵是行业内唯一同时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民营企业,已获批为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是首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金宇保灵作为国内动保行业的领军企业,科研基础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给了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李劼表示,选择金宇保灵除了企业具有较强科研“硬”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市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举措,推出多条吸引人才利好政策,为企业和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呼和浩特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加大引进培养支持力度,让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享受奖补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说。

筑好人才的“巢”,方能留住引进的“凤”。去年以来,我市连续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试行)》等多项“硬核”政策,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承载人才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构建协同创新人才集聚区,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的项目资助……呼和浩特擦亮政策“吸金石”,倾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目前,我市累计与100余家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各级财政资金支持7亿多元。

每一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创新策源平台通过柔性引才模式,引进高端人才担任领衔专家,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成员单位66家,集聚9位院士90多位行业专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汇聚共建单位34家,集聚4位院士10余位行业专家;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共建单位15家,集聚1位院士10位行业专家……高端人才的汇聚,为首府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牵手”共建

新型研发机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在科技兴蒙“4+8+N”合作机制带动下,我市与上海交大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和内蒙古中农现代种质创新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碳中和与新材料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此外,吸引胡文瑞、张涌、赵鹏大等院士专家团队在呼建立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建站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引入交大20余个技术研究团队,聚焦首府生物医药、绿色农牧等领域,我市已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实施了15个落地项目。

在生物发酵合成领域,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生命学院程海荣教授团队合作实施功能糖醇类产品产业化项目,依托上海交大绿色生物发酵合成新技术,正在筹建10000吨/年的赤藓糖醇生产线,计划3至5年内开发2至3个糖醇类产品,预期实现产品纯度增幅达10%,产值新增1.8亿元,将大力推动功能糖醇类产品在我市产业化落地及绿色发展,促进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链延伸。

在秸秆利用转化领域,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农业生物学院沈国清教授团队联合攻关2年,已通过秸秆还田、加工生物炭两个技术方案进行攻关和试验示范,成功研发镁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并完成年产10万吨的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线1条,目前该公司牵头组建秸秆转化利用技术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开展攻关试验与示范。

在动物育种领域,内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药学院袁伟恩教授团队合作研发了新型卵母细胞和胚胎高效冷冻装置,为破解动物育种过程中冻存胚胎存活率和受胎率低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打破产品此前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装备制造领域,呼和浩特市奥祥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电信学院金之俭教授团队定制化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全尺寸电力二次综合一体化测控平台,并已在企业转化应用,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和高速分布式扩展能力,可大幅提升企业的全天候、自动化测控能力。

作为市校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依托场地、合作资金、部门对接服务支撑,已实现研究院和孵化企业在“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入驻发展,同时已获批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并已孵化和引入企业3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规上企业5家。

我市在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合作中,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与伊利集团、电力集团、高路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金宇生物、华讯高科等成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并在电力集团、伊利集团展开定制化人才培养与非学历教育,以协同创新全面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

企业科技特派员直播“问策”火了

“重视研发的企业能得到多少政策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如何得到上千万创新创业补贴?”近日,抖音平台上一个叫“问策”的政策博主火了起来,主播郭偌宁是呼和浩特市领新科技企业的一名企业科技特派员。短视频中,她聚焦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政策问题分类解读,条理清晰,直切“要害”,线上直播分享引发热烈互动,问答间全是企业关切的政策红利与干货,获不少粉丝点赞。

领新科技作为专注于“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直苦练政策研究内功,站内1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均长期服务于企业政策咨询一线,曾先后举办400多场企业政策沙龙培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政策宣讲与运用经验。 “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政策扶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好政策越来越多,但企业不掌握不了解,我们科技特派员要做的就是打通渠道,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科技政策。”郭偌宁说。

今年以来,该工作站针对传统政策咨询宣讲覆盖面小、影响力小等问题,运用新媒体手段研究开发制作系列短视频和视频直播培训课程,在腾讯、抖音平台开展在线辅导,短时间里,短视频点击量高达5万+,直播间最高达到2000人次观看,粉丝以内蒙古各盟市企业为主,也覆盖北京、山东、上海等多省市企业。通过政策辅导,目前已有3家企业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协助企业成功申报科技计划项目7项,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是我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模式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市聚焦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揭榜”的新型攻关机制,采取“科研项目+人才团队”方式,引进与产业需求适配的“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与高校院所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优质人才科创资源。用好首府70%的高校资源和40%的科研院所资源,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设立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30家,支持驻呼高校院所新成果新技术优先在呼转化落地,举办驻呼高校科技成果路演,向企业推介17项新技术成果,已落地11项。目前从驻呼高校院所聘请科技特派员315名,组建农业特派团13个、企业科技特派员站5个,服务企业800家。

“科技红娘”

为实现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一边是高校、科研机构发布最新的科研成果,一边是企业提出生产方面的技术需求,如果能有“经纪人”给牵线搭桥那自然再好不过。就这样,一种新型职业——“科技红娘”诞生了,也称技术经纪人,即一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3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4家,培养技术经纪人近900名。

“从业多年后,才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易事,这不是简单的‘买’与‘卖’,大部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要帮助双方不断磨合,才能达成合作。”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内蒙古科信科技创新推广有限公司技术经纪人毕远濛在工作中最深的感触。

作为一名科技服务工作的“老人”,毕远濛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2022年,内蒙古鼎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主动找到了她,提出了技术需求。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后期不断协商磨合,最终其与内蒙古索伦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图书馆应用平台”,该项目是为内蒙古图书馆开发的专用图书馆应用平台。毕远濛参与到了全流程的服务当中,为双方讲解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法律条款的约束、技术开发合同的定义及内容,梳理双方合作重点,规避可能的风险,合同最终于2022年9月在呼市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同年,内蒙古鼎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申报了自治区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获得了技术交易后补助。

2022年,毕远濛获得自治区首批技术经纪人服务绩效后补助。同年共促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500余万元,受益企业十余家,均获得了自治区技术交易后补助。

目前,我市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实现了技术经纪人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全覆盖,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我市将依托科技综合服务总窗口,建好用好“蒙科聚”创新平台,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技术转移人才学习提升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快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技术经纪人队伍,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凝聚人才力量。


附件:

上一篇: 引一流创新技术 兴特色绿色产业 “院士经济”撬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有哪些?收好这组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首府: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发布时间:2023-08-11 09:48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李劼博士在实验室内进行mRNA疫苗质控方法开发试验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赛科星集团研究院院长李喜和博士正在车间指导

和林格尔人才创新谷

企业科技特派员正在进行线上问策直播

蒙草种业中心(百草园)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强首府”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一体化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统筹配置平台、项目、资金,立足首府优势,持续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不断强化人才保障力度,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企业成长提供养分,吸引更多的“千里马” 在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竞相奔腾。

筑巢引凤   高端“智库” 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在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宇保灵”)实验室内,研发平台总监李劼博士带领着团队正加紧研发治疗牛主要致病菌的长效核酸制剂。李劼曾在全球兽医学科排名第二的康奈尔大学就职,在美国期间就与金宇保灵共同开展项目合作。2022年他选择归国,入职金宇保灵。

金宇保灵是行业内唯一同时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民营企业,已获批为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是首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金宇保灵作为国内动保行业的领军企业,科研基础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给了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舞台。”李劼表示,选择金宇保灵除了企业具有较强科研“硬”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市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举措,推出多条吸引人才利好政策,为企业和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呼和浩特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加大引进培养支持力度,让有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享受奖补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说。

筑好人才的“巢”,方能留住引进的“凤”。去年以来,我市连续发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科技创新领域配套实施细则(试行)》等多项“硬核”政策,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承载人才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构建协同创新人才集聚区,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的项目资助……呼和浩特擦亮政策“吸金石”,倾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目前,我市累计与100余家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余项,各级财政资金支持7亿多元。

每一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三大创新策源平台通过柔性引才模式,引进高端人才担任领衔专家,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成员单位66家,集聚9位院士90多位行业专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汇聚共建单位34家,集聚4位院士10余位行业专家;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共建单位15家,集聚1位院士10位行业专家……高端人才的汇聚,为首府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创新力量。

“牵手”共建

新型研发机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在科技兴蒙“4+8+N”合作机制带动下,我市与上海交大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和内蒙古中农现代种质创新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碳中和与新材料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此外,吸引胡文瑞、张涌、赵鹏大等院士专家团队在呼建立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建站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引入交大20余个技术研究团队,聚焦首府生物医药、绿色农牧等领域,我市已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实施了15个落地项目。

在生物发酵合成领域,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生命学院程海荣教授团队合作实施功能糖醇类产品产业化项目,依托上海交大绿色生物发酵合成新技术,正在筹建10000吨/年的赤藓糖醇生产线,计划3至5年内开发2至3个糖醇类产品,预期实现产品纯度增幅达10%,产值新增1.8亿元,将大力推动功能糖醇类产品在我市产业化落地及绿色发展,促进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链延伸。

在秸秆利用转化领域,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农业生物学院沈国清教授团队联合攻关2年,已通过秸秆还田、加工生物炭两个技术方案进行攻关和试验示范,成功研发镁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并完成年产10万吨的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线1条,目前该公司牵头组建秸秆转化利用技术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开展攻关试验与示范。

在动物育种领域,内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药学院袁伟恩教授团队合作研发了新型卵母细胞和胚胎高效冷冻装置,为破解动物育种过程中冻存胚胎存活率和受胎率低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打破产品此前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动物遗传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装备制造领域,呼和浩特市奥祥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电信学院金之俭教授团队定制化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全尺寸电力二次综合一体化测控平台,并已在企业转化应用,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和高速分布式扩展能力,可大幅提升企业的全天候、自动化测控能力。

作为市校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依托场地、合作资金、部门对接服务支撑,已实现研究院和孵化企业在“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入驻发展,同时已获批自治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并已孵化和引入企业3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规上企业5家。

我市在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合作中,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与伊利集团、电力集团、高路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金宇生物、华讯高科等成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并在电力集团、伊利集团展开定制化人才培养与非学历教育,以协同创新全面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

企业科技特派员直播“问策”火了

“重视研发的企业能得到多少政策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如何得到上千万创新创业补贴?”近日,抖音平台上一个叫“问策”的政策博主火了起来,主播郭偌宁是呼和浩特市领新科技企业的一名企业科技特派员。短视频中,她聚焦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政策问题分类解读,条理清晰,直切“要害”,线上直播分享引发热烈互动,问答间全是企业关切的政策红利与干货,获不少粉丝点赞。

领新科技作为专注于“政策咨询+科技服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一直苦练政策研究内功,站内1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均长期服务于企业政策咨询一线,曾先后举办400多场企业政策沙龙培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政策宣讲与运用经验。 “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政策扶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好政策越来越多,但企业不掌握不了解,我们科技特派员要做的就是打通渠道,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科技政策。”郭偌宁说。

今年以来,该工作站针对传统政策咨询宣讲覆盖面小、影响力小等问题,运用新媒体手段研究开发制作系列短视频和视频直播培训课程,在腾讯、抖音平台开展在线辅导,短时间里,短视频点击量高达5万+,直播间最高达到2000人次观看,粉丝以内蒙古各盟市企业为主,也覆盖北京、山东、上海等多省市企业。通过政策辅导,目前已有3家企业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协助企业成功申报科技计划项目7项,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是我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模式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2023年,我市聚焦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揭榜”的新型攻关机制,采取“科研项目+人才团队”方式,引进与产业需求适配的“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与高校院所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汇聚优质人才科创资源。用好首府70%的高校资源和40%的科研院所资源,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设立研发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30家,支持驻呼高校院所新成果新技术优先在呼转化落地,举办驻呼高校科技成果路演,向企业推介17项新技术成果,已落地11项。目前从驻呼高校院所聘请科技特派员315名,组建农业特派团13个、企业科技特派员站5个,服务企业800家。

“科技红娘”

为实现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一边是高校、科研机构发布最新的科研成果,一边是企业提出生产方面的技术需求,如果能有“经纪人”给牵线搭桥那自然再好不过。就这样,一种新型职业——“科技红娘”诞生了,也称技术经纪人,即一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3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4家,培养技术经纪人近900名。

“从业多年后,才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易事,这不是简单的‘买’与‘卖’,大部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要帮助双方不断磨合,才能达成合作。”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内蒙古科信科技创新推广有限公司技术经纪人毕远濛在工作中最深的感触。

作为一名科技服务工作的“老人”,毕远濛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2022年,内蒙古鼎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主动找到了她,提出了技术需求。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后期不断协商磨合,最终其与内蒙古索伦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图书馆应用平台”,该项目是为内蒙古图书馆开发的专用图书馆应用平台。毕远濛参与到了全流程的服务当中,为双方讲解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法律条款的约束、技术开发合同的定义及内容,梳理双方合作重点,规避可能的风险,合同最终于2022年9月在呼市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同年,内蒙古鼎文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申报了自治区技术交易后补助项目,获得了技术交易后补助。

2022年,毕远濛获得自治区首批技术经纪人服务绩效后补助。同年共促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500余万元,受益企业十余家,均获得了自治区技术交易后补助。

目前,我市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实现了技术经纪人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全覆盖,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我市将依托科技综合服务总窗口,建好用好“蒙科聚”创新平台,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技术转移人才学习提升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快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技术经纪人队伍,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凝聚人才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