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链”动未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24 21:06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时值年中,承上启下。北疆大地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加紧推进,一条从“煤/石灰石—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可降解塑料/氨纶”的完整产业链条呼之欲出。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隆基绿能电池工厂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条包含单晶硅棒、硅棒切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在内的全产业链条备受期待。

延链!补链!强链!内蒙古聚焦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链”上发力、“链”上攻坚,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效的“新赛道”上奋力驰骋。

瞄准“煤头化尾”  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

内蒙古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产量上做文章、不在产业上做文章,不把产业链拉长、转化率提高,就不可能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的局面。

如何破局?

内蒙古给出答案:瞄准“煤头化尾”,靠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和延伸细分的好项目撑起转化增值的新天地。

鄂尔多斯加速构筑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今年,全市计划实施22个现代煤化工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上半年新开工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准格尔研发中心项目、煤炭清洁转化与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工程示范项目和丁二酸酐/PBS降解材料项目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为该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乌海加快煤化工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力培育打造煤基新材料产业,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形成了“焦油→沥青→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煤焦油→苯酚→吐氏酸→介酸及其下游产品”等多条煤基产业链,现代煤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形起势。在建的煤基可降解塑料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0%,实现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瞄准“煤头化尾”,促进煤炭由燃料为主向以燃料原料并重转变,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煤炭精深加工正在全区产业转型的主旋律中蓬勃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区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日均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电力生产持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保持全国首位,累计外送电量达到1388.1亿千瓦时,日均外送电量再创新高。

聚焦风光氢储  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脉定向:

“现阶段新能源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风口’,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全产业链思维,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装备制造业发展。”

“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年关过半,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如何?记者在火热的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找到答案。

库布其沙漠腹地,全球规模最大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马不停蹄推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对促进内蒙古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焦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内蒙古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狠抓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一批强链延链补链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全区投资较快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半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倍,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9.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1.9%。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全区风力发电投资同比增长60.1%,太阳能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6倍。

尤其是随着近900个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加快落地施工,带动新能源制造业投资、新能源电力投资分别增长147.4%和95.0%,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4.8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到七成以上。新能源已经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牵引  做大做强稀土新材料产业链

2月15日,由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包头市成立。

“组建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稀土新材料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波表示。

短短4个月后的6月15日,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对内蒙古做大做强稀土新材料产业链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为稀土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落实和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为重点,加强稀土领域应用基础,推动稀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研究,协同推进稀土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构建和完善国家稀土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对国家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今年以来,内蒙古以创新驱动为牵引,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稀土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大力发展永磁、抛光、发光、催化和电机、储氢、特种合金、光学玻璃等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产业,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当下的包头,已经集齐了稀土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将用持续的创新投入和成果体现稀土的战略资源价值,用蓬勃发展的稀土产业打造战略资源产业高地,到2025年稀土产业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表示。

锚定提质增效 “链”出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新天地

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18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从牧场的“一滴奶”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只需要几个小时。

金玉锋生物科技大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一粒粒玉米正经过液化、糖化、发酵、提取等工序,被加工成麦芽糊精、山梨醇等产品。

……

突出特色、做长长板。今年以来,内蒙古锚定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的目标,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强做大企业上重点发力。

——定向引进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大力推动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7条农牧业产业链建设,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

——以区域品牌为带动、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以“蒙”字标为牵引,大力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蒙”字标已成为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锡林郭勒羊肉、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等区域公用品牌声名远播。

锚定提质增效目标,内蒙古发掘优势特色资源,汇聚各类资源要素,聚力农牧业产业链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日益壮大,已经培育形成了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肉牛、肉羊、向日葵、羊绒、马铃薯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持续为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区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粮食作物、大豆、油料播种面积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牛肉、羊肉、牛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分别较一季度加快2.8个、0.5个和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6.4个百分点。

7月21至22日,世界蒙商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放眼全球布局产业链、商业链。7月22日,东方甄选内蒙古专场活动火爆开启,四面八方的人们从直播间了解、购买内蒙古好物,数商兴农势头正好,内蒙古品牌正在数字化时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扛起建设“两个基地”光荣使命,“链”上发力、“链”上攻坚、乘“链”而上,内蒙古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策马奔驰,奔向广袤未来。


附件:

上一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下一篇: 以技术创新引领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链”动未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3-07-24 21: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时值年中,承上启下。北疆大地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加紧推进,一条从“煤/石灰石—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可降解塑料/氨纶”的完整产业链条呼之欲出。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隆基绿能电池工厂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条包含单晶硅棒、硅棒切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在内的全产业链条备受期待。

延链!补链!强链!内蒙古聚焦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链”上发力、“链”上攻坚,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效的“新赛道”上奋力驰骋。

瞄准“煤头化尾”  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

内蒙古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产量上做文章、不在产业上做文章,不把产业链拉长、转化率提高,就不可能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的局面。

如何破局?

内蒙古给出答案:瞄准“煤头化尾”,靠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和延伸细分的好项目撑起转化增值的新天地。

鄂尔多斯加速构筑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今年,全市计划实施22个现代煤化工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上半年新开工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准格尔研发中心项目、煤炭清洁转化与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工程示范项目和丁二酸酐/PBS降解材料项目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为该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乌海加快煤化工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力培育打造煤基新材料产业,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形成了“焦油→沥青→针状焦→锂电池负极材料”“煤焦油→苯酚→吐氏酸→介酸及其下游产品”等多条煤基产业链,现代煤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形起势。在建的煤基可降解塑料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0%,实现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瞄准“煤头化尾”,促进煤炭由燃料为主向以燃料原料并重转变,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煤炭精深加工正在全区产业转型的主旋律中蓬勃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区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日均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电力生产持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保持全国首位,累计外送电量达到1388.1亿千瓦时,日均外送电量再创新高。

聚焦风光氢储  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脉定向:

“现阶段新能源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风口’,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全产业链思维,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装备制造业发展。”

“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年关过半,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如何?记者在火热的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找到答案。

库布其沙漠腹地,全球规模最大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马不停蹄推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对促进内蒙古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焦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内蒙古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狠抓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一批强链延链补链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全区投资较快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半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倍,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9.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1.9%。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全区风力发电投资同比增长60.1%,太阳能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6倍。

尤其是随着近900个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加快落地施工,带动新能源制造业投资、新能源电力投资分别增长147.4%和95.0%,合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4.8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到七成以上。新能源已经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牵引  做大做强稀土新材料产业链

2月15日,由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包头市成立。

“组建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稀土新材料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波表示。

短短4个月后的6月15日,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

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对内蒙古做大做强稀土新材料产业链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为稀土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落实和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为重点,加强稀土领域应用基础,推动稀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研究,协同推进稀土颠覆性技术创新,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构建和完善国家稀土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对国家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今年以来,内蒙古以创新驱动为牵引,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稀土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大力发展永磁、抛光、发光、催化和电机、储氢、特种合金、光学玻璃等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产业,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当下的包头,已经集齐了稀土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将用持续的创新投入和成果体现稀土的战略资源价值,用蓬勃发展的稀土产业打造战略资源产业高地,到2025年稀土产业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表示。

锚定提质增效 “链”出农畜产品转化增值新天地

呼和浩特市伊利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18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从牧场的“一滴奶”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只需要几个小时。

金玉锋生物科技大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一粒粒玉米正经过液化、糖化、发酵、提取等工序,被加工成麦芽糊精、山梨醇等产品。

……

突出特色、做长长板。今年以来,内蒙古锚定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的目标,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强做大企业上重点发力。

——定向引进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大力推动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7条农牧业产业链建设,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

——以区域品牌为带动、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以“蒙”字标为牵引,大力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蒙”字标已成为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锡林郭勒羊肉、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等区域公用品牌声名远播。

锚定提质增效目标,内蒙古发掘优势特色资源,汇聚各类资源要素,聚力农牧业产业链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日益壮大,已经培育形成了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肉牛、肉羊、向日葵、羊绒、马铃薯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持续为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区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粮食作物、大豆、油料播种面积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牛肉、羊肉、牛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分别较一季度加快2.8个、0.5个和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6.4个百分点。

7月21至22日,世界蒙商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放眼全球布局产业链、商业链。7月22日,东方甄选内蒙古专场活动火爆开启,四面八方的人们从直播间了解、购买内蒙古好物,数商兴农势头正好,内蒙古品牌正在数字化时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扛起建设“两个基地”光荣使命,“链”上发力、“链”上攻坚、乘“链”而上,内蒙古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策马奔驰,奔向广袤未来。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