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蒙草:用科技赋能为绿水青山算笔“生态账”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6-24 22:24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蒙草考察时嘱托,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这些年,蒙草人始终牢记嘱托,加大科研投入,用科技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种业科研应用转化,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服务绿色生态产业。

蒙草种源基地苜蓿长势良好

乡土种源保障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有种可用。内蒙古草原面积大,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种源保障;奶牛需要草、肉牛肉羊需要草、绿色生态更需要草,草产业是乳业、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买来的种子能种出一片草坪,种不出一片草原。”草原健康重在保护、要在修复,核心在草种。这些年,蒙草已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完善乡土种质资源收集、选育,研究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打造“保育繁推”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引种驯化把200种乡土植物应用于各生态修复类型、生态景观中,累计面积达3000万亩。

蒙草土壤资源库储存图样近140万份

以乌拉盖草原的生态修复为例,蒙草在当地设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一大批科研人员扎根草原腹地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开展植物多样性调研,结合草地特点,根据不同地形和退化程度出具针对性解决方案。应用蒙农杂交冰草、扁蓿豆、羊草、碱茅等适生乡土草种,综合机械沙障、生物沙障、免耕补播等技术措施,累计治理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共6万亩,修复后平均植被覆盖度提高40%—60%。该研究院还先后搭建了“国家林业草原风蚀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草原生态修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完成《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十余项,申请相关专利20项。

全自动种苗生产线自动补苗机

2012年开始,蒙草已陆续审定、认定草品种3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个。利用杂交育种、航空诱变、重离子束诱变等技术现已创制苜蓿、野大麦、草木樨状黄芪、早熟禾等优异新种质20余份,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25个品种。

2022年12月,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立。目前,中心已与全国34家草业领域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签订共建协议。下一步,蒙草将依托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契机,推动种业科研应用转化,从育种到生产协同发力,加快国产良种推广应用,为大面积、规模化、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饲草生产、荒漠化治理等作保障。

蒙草智慧车间种子生态包生产线

数字导航精准把脉生态治理、助力草种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用在生态修复中,能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登录智慧化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输入任何坐标点,这个地方“种什么、怎么种”方案自动生成;可通过数据分析所在坐标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特点和规律,指导产业“做什么、怎么做”,用数据管理农、林、牧、草、矿、沙等,总之,利用数据平台能高速高效地为大地做体检、为生态开药方、为产业做导航,为绿水青山算本“生态账”。

蒙草种业中心

围绕种业发展,蒙草开发投用了“数字种业大数据平台”,用数字技术分析每一个区域的水土气指标、原有什么特色种子、现在适合种什么、怎么从种源育成种子、如何到田间地头去,为农业种植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同时,该平台还为种业育繁基础科研工作提供便利,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野外采集数据记录、田间记录、品种报告、智能物联等功能。草种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指导和应用于研发、生产决策和科学的过程管理。


蒙草种质资源库内的种子最长可存储50—100年

有了优质草种,如何繁育进入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等高标准农田的标准同样适用于“高标准草田”的建设。今年,蒙草正在加强数字化应用,在位于土左旗、乌拉特中旗的两个种源基地建设“高标准草田”。依托精准的数据提取和庞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平台不仅可以为“高标准草田”形成因势利导的标准化种植方案,还能实现智能灌溉、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建立和完善高效智能化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和牧草品质。数字种业、种业科研管理平台等纷纷上线,让生态数据“活起来”、推行数字化方案正在成为内蒙古草种业发展的趋势。


附件:

上一篇: 关注!两部门发文优化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事项

下一篇: 科技创新,库布其防沙治沙的利器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蒙草:用科技赋能为绿水青山算笔“生态账”

发布时间:2023-06-24 22:41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蒙草考察时嘱托,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这些年,蒙草人始终牢记嘱托,加大科研投入,用科技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种业科研应用转化,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服务绿色生态产业。

蒙草种源基地苜蓿长势良好

乡土种源保障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有种可用。内蒙古草原面积大,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种源保障;奶牛需要草、肉牛肉羊需要草、绿色生态更需要草,草产业是乳业、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买来的种子能种出一片草坪,种不出一片草原。”草原健康重在保护、要在修复,核心在草种。这些年,蒙草已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完善乡土种质资源收集、选育,研究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打造“保育繁推”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引种驯化把200种乡土植物应用于各生态修复类型、生态景观中,累计面积达3000万亩。

蒙草土壤资源库储存图样近140万份

以乌拉盖草原的生态修复为例,蒙草在当地设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一大批科研人员扎根草原腹地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开展植物多样性调研,结合草地特点,根据不同地形和退化程度出具针对性解决方案。应用蒙农杂交冰草、扁蓿豆、羊草、碱茅等适生乡土草种,综合机械沙障、生物沙障、免耕补播等技术措施,累计治理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共6万亩,修复后平均植被覆盖度提高40%—60%。该研究院还先后搭建了“国家林业草原风蚀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草原生态修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完成《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十余项,申请相关专利20项。

全自动种苗生产线自动补苗机

2012年开始,蒙草已陆续审定、认定草品种3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个。利用杂交育种、航空诱变、重离子束诱变等技术现已创制苜蓿、野大麦、草木樨状黄芪、早熟禾等优异新种质20余份,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25个品种。

2022年12月,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立。目前,中心已与全国34家草业领域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签订共建协议。下一步,蒙草将依托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契机,推动种业科研应用转化,从育种到生产协同发力,加快国产良种推广应用,为大面积、规模化、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饲草生产、荒漠化治理等作保障。

蒙草智慧车间种子生态包生产线

数字导航精准把脉生态治理、助力草种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用在生态修复中,能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登录智慧化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输入任何坐标点,这个地方“种什么、怎么种”方案自动生成;可通过数据分析所在坐标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特点和规律,指导产业“做什么、怎么做”,用数据管理农、林、牧、草、矿、沙等,总之,利用数据平台能高速高效地为大地做体检、为生态开药方、为产业做导航,为绿水青山算本“生态账”。

蒙草种业中心

围绕种业发展,蒙草开发投用了“数字种业大数据平台”,用数字技术分析每一个区域的水土气指标、原有什么特色种子、现在适合种什么、怎么从种源育成种子、如何到田间地头去,为农业种植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同时,该平台还为种业育繁基础科研工作提供便利,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野外采集数据记录、田间记录、品种报告、智能物联等功能。草种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指导和应用于研发、生产决策和科学的过程管理。


蒙草种质资源库内的种子最长可存储50—100年

有了优质草种,如何繁育进入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等高标准农田的标准同样适用于“高标准草田”的建设。今年,蒙草正在加强数字化应用,在位于土左旗、乌拉特中旗的两个种源基地建设“高标准草田”。依托精准的数据提取和庞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平台不仅可以为“高标准草田”形成因势利导的标准化种植方案,还能实现智能灌溉、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建立和完善高效智能化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和牧草品质。数字种业、种业科研管理平台等纷纷上线,让生态数据“活起来”、推行数字化方案正在成为内蒙古草种业发展的趋势。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