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创新为引领 鄂尔多斯走上多元发展路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2-11-22 00:16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如今,鄂尔多斯市结束了没有“两院院士”的历史。近日,鄂尔多斯市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副主席武强,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院长和鄂尔多斯市“双聘院士”。

城市转型,创新为先。10年来,鄂尔多斯市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鄂尔多斯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科技兴蒙”行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

前瞻布局 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在推进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将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点任务,立项实施“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十大孔兑(孔兑即蒙古语“河流”)主要是指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支流,这一区域位于黄河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为解决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河湖保护中心联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蒙草生态等5家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实施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黄河十大支流科学施治技术攻关,努力找到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当地经济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把科技项目集中布局到重点产业上。10年来,全市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672项,获得资金支持6亿元。

目前,鄂尔多斯市的煤液化、煤基新材料、高盐废水提纯、北斗卫星放牧、智能矿山建设等重大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抗癌药物等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2021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区率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三清零”行动,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总量达到64.75亿元。

打造平台 持续积聚创新力量

武强介绍,今后他和团队将依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鄂尔多斯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加强矿山水害防治技术研究;强化水害风险辨识与管控能力,提升矿山水害防治水平,遏制矿山水害事故发生。

在武强院士团队的牵头下,鄂尔多斯市设立了煤矿水害防控技术中心,重点围绕鄂尔多斯地区煤矿水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地热能开发等科技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鄂尔多斯市提供区域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顶层技术咨询服务,培育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研究院已开展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遥感大数据研究、厚煤层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矿强矿压与冲击灾害预警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矿业工程活动诱发的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与正效应开发利用、战略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及固废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7项重大课题。

鄂尔多斯市高站位、高标准谋划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研发平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区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22家,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5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

制度革新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鄂尔多斯主会场开幕式上,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表示,鄂尔多斯市将大力实施政策迭代升级、筑巢强基、科创能级跃升、创新主体驱动、人才生态提质“五大工程”,打造全国一流人才科创高地。

为突破科技创新瓶颈,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力度,2021年,鄂尔多斯市出台“科技新政3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制定30多项配套政策和分领域专项扶持措施,构建形成强投入、全覆盖的人才、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2022年,全市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武强、金之均院士,聘请19位院士专家担任政府科技顾问,累计引进国外高端人才6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9人,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战略力量不断壮大。

鄂尔多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边东表示,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和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包干制”等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方式,精准部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目前,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办法,以及优化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实施执行、结题验收等环节流程,为鄂尔多斯市项目高质高效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管理体制不断革新,在全市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


附件:

上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下一篇: “科技引擎”擘画田野丰收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创新为引领 鄂尔多斯走上多元发展路

发布时间:2022-11-22 00:09  来源:科技日报

如今,鄂尔多斯市结束了没有“两院院士”的历史。近日,鄂尔多斯市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副主席武强,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院长和鄂尔多斯市“双聘院士”。

城市转型,创新为先。10年来,鄂尔多斯市加快构建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鄂尔多斯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科技兴蒙”行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

前瞻布局 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在推进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将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点任务,立项实施“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十大孔兑(孔兑即蒙古语“河流”)主要是指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支流,这一区域位于黄河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为解决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河湖保护中心联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蒙古蒙草生态等5家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实施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黄河十大支流科学施治技术攻关,努力找到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当地经济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把科技项目集中布局到重点产业上。10年来,全市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672项,获得资金支持6亿元。

目前,鄂尔多斯市的煤液化、煤基新材料、高盐废水提纯、北斗卫星放牧、智能矿山建设等重大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抗癌药物等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2021年,鄂尔多斯市在全区率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三清零”行动,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总量达到64.75亿元。

打造平台 持续积聚创新力量

武强介绍,今后他和团队将依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鄂尔多斯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加强矿山水害防治技术研究;强化水害风险辨识与管控能力,提升矿山水害防治水平,遏制矿山水害事故发生。

在武强院士团队的牵头下,鄂尔多斯市设立了煤矿水害防控技术中心,重点围绕鄂尔多斯地区煤矿水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地热能开发等科技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鄂尔多斯市提供区域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顶层技术咨询服务,培育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研究院已开展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遥感大数据研究、厚煤层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矿强矿压与冲击灾害预警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矿业工程活动诱发的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与正效应开发利用、战略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及固废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7项重大课题。

鄂尔多斯市高站位、高标准谋划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研发平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区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22家,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5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

制度革新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乌人才创新创业周鄂尔多斯主会场开幕式上,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表示,鄂尔多斯市将大力实施政策迭代升级、筑巢强基、科创能级跃升、创新主体驱动、人才生态提质“五大工程”,打造全国一流人才科创高地。

为突破科技创新瓶颈,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力度,2021年,鄂尔多斯市出台“科技新政3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制定30多项配套政策和分领域专项扶持措施,构建形成强投入、全覆盖的人才、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2022年,全市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武强、金之均院士,聘请19位院士专家担任政府科技顾问,累计引进国外高端人才6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9人,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战略力量不断壮大。

鄂尔多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边东表示,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和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包干制”等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方式,精准部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目前,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办法,以及优化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实施执行、结题验收等环节流程,为鄂尔多斯市项目高质高效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管理体制不断革新,在全市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