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解读《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来源:奔腾融媒 发布日期:2022-11-18 00:0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答记者问

近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林草局、科技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1  《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描绘路线图。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实施方案》。

Q2  《实施方案》在“1+N+X”政策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1+N+X”政策体系。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1+N+X”政策体系中的“1”,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统领作用。《实施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实施意见》充分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这一阶段性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并统领科技、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牧业、商贸、生活、公共机构等领域和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Q3  《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方案》立足内蒙古实际,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75%以下,自治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自治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Q4  《实施方案》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实施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明确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主要包括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的“碳达峰十大行动”相比,《实施方案》增加了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和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主要考虑我区是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旨在促进农牧业标准化、高效化、生态化、安全化发展,加速推进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同时,我区地域辽阔,各盟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存在差异,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目的在于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园区差异化低碳发展模式,创建我区低碳发展样板工程,试点先行、先立后破、以点带面,打造自治区低碳发展名片。

Q5  《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我区哪些优势推进碳达峰工作?

答:《实施方案》立足我区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把新能源、林草碳汇、应用场景“三个优势”作为推进碳达峰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新能源优势。我区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均位列全国前三,且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重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新能源基地。

二是林草碳汇优势。我区森林、草原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碳库是我区推进碳达峰的关键一环,《实施方案》提出要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真正将生态价值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三是应用场景优势。我区工业、矿业门类多且布局较为集中,为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氢在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制定重卡、矿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计划,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技术“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Q6  《实施方案》提出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主要部署了哪些工作?

答: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实施方案》将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放在“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之首,从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低碳转型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提出了系列举措。

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一是充分发挥风光新能源优势,重点推进以边境沿线、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二是引导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向“支撑型”、“调节型”电源转变,加快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三是优化油气供应结构,合理调控油气消耗,加大生物柴油推广和使用力度,加快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提高天然气清洁利用比例。

在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大力推广煤炭清洁有序减量替代,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推进清洁取暖。二是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燃煤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新增负荷高比例利用新能源,提高绿色能源消费比重。三是稳步推进电网改革,加速提升电网调度系统智能化水平和电力系统数字化水平,构建灵活高效坚强智能电网。

Q7  《实施方案》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有着什么样的考虑,主要部署了哪些工作?

答:工业领域是碳达峰的重点领域。我区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为主,《实施方案》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能耗现状,围绕工业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4个重点行业,明确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调整结构等三个方面的推进措施。

在严控增量方面。一是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了钢铁产能3600万吨、电解铝700万吨、铁合金1400万吨、焦炭6000万吨左右、电石1500万吨等“天花板”。二是严格实行产能置换,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钢铁、铁合金、电解铝、氧化铝等新增产能项目,实施产能减量或等量置换。三是严把准入标准,深入论证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工艺技术装备须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能源利用效率须达到国家标杆水平或先进标准。

在优化存量方面。一是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传统行业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挖节能潜力,调整用能结构,推进行业间耦合生产和协同发展,推进资源能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三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开展氢冶金、碳捕集利用等试点示范。

在调整结构方面。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Q8  《实施方案》提出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主要从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答: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摆在压倒性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施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巩固提升以林草为主的碳汇能力建设,明确了三方面工作着力点。

一是通过空间管控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严格“三区三线”,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固碳作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各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双管齐下构建碳库巩固工作机制。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草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加强“一湖两海”和察汗淖尔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促进提升我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三是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强碳汇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储备,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强化生态系统碳库建设。

Q9  《实施方案》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支撑,《实施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作出部署。

一是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引导创新资源向“双碳”领域集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企业联合上下游和“产学研用金”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系统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

二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科技团队和人才引进培养,提高对“双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资助力度。优化创新平台基地,推进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实施,发展壮大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三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聚焦稀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石墨(烯)、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节能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前沿交叉性技术研究,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快先进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在能源替代转型、工业过程重塑和碳汇能力提升方面“三端”发力,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绿色低碳技术集成示范,加速绿色低碳发展。

Q10  《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政策保障措施?

答:一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紧跟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节奏,完善我区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研判能耗发展趋势,加强预警管理。推进相关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健全完善自治区绿色标准。二是完善财税价格金融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绿色电价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三是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附件:

上一篇: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下一篇: 115项优先发展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解读《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11-18 00:00  来源:奔腾融媒


《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答记者问

近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厅、林草局、科技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1  《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描绘路线图。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实施方案》。

Q2  《实施方案》在“1+N+X”政策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1+N+X”政策体系。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1+N+X”政策体系中的“1”,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统领作用。《实施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实施意见》充分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这一阶段性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并统领科技、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牧业、商贸、生活、公共机构等领域和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Q3  《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方案》立足内蒙古实际,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75%以下,自治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自治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Q4  《实施方案》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实施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明确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主要包括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的“碳达峰十大行动”相比,《实施方案》增加了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和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主要考虑我区是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农牧业绿色发展行动,旨在促进农牧业标准化、高效化、生态化、安全化发展,加速推进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同时,我区地域辽阔,各盟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存在差异,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行动,目的在于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园区差异化低碳发展模式,创建我区低碳发展样板工程,试点先行、先立后破、以点带面,打造自治区低碳发展名片。

Q5  《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我区哪些优势推进碳达峰工作?

答:《实施方案》立足我区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把新能源、林草碳汇、应用场景“三个优势”作为推进碳达峰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新能源优势。我区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均位列全国前三,且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重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新能源基地。

二是林草碳汇优势。我区森林、草原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以林草为主的生态碳库是我区推进碳达峰的关键一环,《实施方案》提出要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真正将生态价值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三是应用场景优势。我区工业、矿业门类多且布局较为集中,为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氢在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制定重卡、矿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计划,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技术“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Q6  《实施方案》提出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主要部署了哪些工作?

答: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实施方案》将能源低碳绿色转型行动放在“碳达峰十二大行动”之首,从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低碳转型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提出了系列举措。

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一是充分发挥风光新能源优势,重点推进以边境沿线、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二是引导煤电由主力电源逐步向“支撑型”、“调节型”电源转变,加快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三是优化油气供应结构,合理调控油气消耗,加大生物柴油推广和使用力度,加快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提高天然气清洁利用比例。

在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大力推广煤炭清洁有序减量替代,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推进清洁取暖。二是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燃煤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新增负荷高比例利用新能源,提高绿色能源消费比重。三是稳步推进电网改革,加速提升电网调度系统智能化水平和电力系统数字化水平,构建灵活高效坚强智能电网。

Q7  《实施方案》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有着什么样的考虑,主要部署了哪些工作?

答:工业领域是碳达峰的重点领域。我区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为主,《实施方案》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能耗现状,围绕工业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4个重点行业,明确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调整结构等三个方面的推进措施。

在严控增量方面。一是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了钢铁产能3600万吨、电解铝700万吨、铁合金1400万吨、焦炭6000万吨左右、电石1500万吨等“天花板”。二是严格实行产能置换,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钢铁、铁合金、电解铝、氧化铝等新增产能项目,实施产能减量或等量置换。三是严把准入标准,深入论证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工艺技术装备须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能源利用效率须达到国家标杆水平或先进标准。

在优化存量方面。一是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传统行业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挖节能潜力,调整用能结构,推进行业间耦合生产和协同发展,推进资源能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三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开展氢冶金、碳捕集利用等试点示范。

在调整结构方面。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Q8  《实施方案》提出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主要从哪些方面着重发力?

答: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摆在压倒性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施方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巩固提升以林草为主的碳汇能力建设,明确了三方面工作着力点。

一是通过空间管控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严格“三区三线”,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固碳作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各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双管齐下构建碳库巩固工作机制。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草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加强“一湖两海”和察汗淖尔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促进提升我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三是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强碳汇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储备,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强化生态系统碳库建设。

Q9  《实施方案》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支撑,《实施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作出部署。

一是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引导创新资源向“双碳”领域集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企业联合上下游和“产学研用金”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系统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

二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科技团队和人才引进培养,提高对“双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资助力度。优化创新平台基地,推进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实施,发展壮大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三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聚焦稀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石墨(烯)、储能、氢能、新型电力系统、节能等重点领域,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前沿交叉性技术研究,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快先进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在能源替代转型、工业过程重塑和碳汇能力提升方面“三端”发力,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绿色低碳技术集成示范,加速绿色低碳发展。

Q10  《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政策保障措施?

答:一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紧跟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节奏,完善我区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研判能耗发展趋势,加强预警管理。推进相关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健全完善自治区绿色标准。二是完善财税价格金融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绿色电价政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三是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