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兴安盟水稻产值冲刺百亿元
发布时间:2022-09-20 09:4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近日,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召开的2022年“兴安盟大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公布,今年年末,兴安盟水稻产业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百亿元。
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
从田间地头郁郁葱葱的水稻,到消费者碗里香糯的米饭,近年来,兴安盟立足粮食资源优势,在大米、玉米“双百双千”工程引领下,通过引进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选育优良品种、创建“兴安盟大米”品牌、建立智慧农业园区等举措,持续推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朝着一粒米撬动百亿元产值的目标奋力冲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自2018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兴安盟以来,从30000份到16000份的样本优选,从零基础到13个表型稳定的高世代水稻新品系的培育、推广,兴安盟水稻产业取得丰硕的成果,打造出专属于兴安盟的水稻好品种,已经有3个新品种获得内蒙古品种审定证书。
今年“袁梦计划 3.0”接力启航,不仅帮助兴安盟水稻实现了每亩增产100公斤的目标,还为有效提升兴安盟大米品质,助推兴安盟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有一支由本土优秀“乡土人才”和“优秀农民技师”组成的科研团队。30多年来,柳玉山带领兴安粳稻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主育成审定水稻新优品种13个,并在全盟推广种植。“我们通过持续培育优良品种,为提升兴安盟大米良种种植率,促稳产保增收贡献力量。”柳玉山说。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智慧农业的运用更使得兴安盟水稻质量、效益跃升。
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建设集“智慧大脑、智慧农场、农业专业实验室、溯源体系”于一体的数字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让传统农业实现了“云管理”。在中心大屏幕上,记者看到,10万亩智慧农场,拥有百余套农机智能装备及千余套田间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终端,北斗卫星、无人机、车载和手持设备应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智慧农业为兴安盟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翼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