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网信中国 发布日期:2022-08-08 09:27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广大科技工作者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2021年5月28日,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三个感叹句,再次发出向科技强国进军的“动员令”。

掷地有声的话语,令全国9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总书记的一席话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再一次心潮澎湃,更深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寄予的厚望!”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时光追溯到九年前。2013年3月4日,北京。

“在党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组,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

有委员回忆当时的情景:“总书记没有说什么大话、空话,他的讲话几乎都是脱稿的,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例子。看得出来,他确实对科技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科技工作者悉心关怀、寄予厚望。

一次表彰会上,他拉着93岁的黄旭华的手,请这位“中国核潜艇之父”坐到自己身旁来,老科学家执意不肯,他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和创新者们面对面互动交流。

2017年起,我国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出席科技界重要会议或致信的方式,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奖。

2020年9月11日,一场以“十四五”规划为主题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人才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提起这些闪亮的名字。

爱国和创新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身上不断传承,让总书记念兹在兹。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有多大担当才能有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他就此阐释说,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盛会上,“我那时讲的还是‘三个面向’,也就是前面的三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壮行。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深情中蕴含深意,厚爱里凝结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牵挂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他说,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

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难言之隐”,他态度明确,多次谈及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问题,反复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2022年5月14日,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一次次重要深刻的指示……激发起广大科技工作者报效家国、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2名,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7900亿元;而在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第34名、10240亿元。两条上升曲线,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奋斗者”号下潜突破1万米……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就,折射出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面貌。

创新者们,踔厉奋发。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中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


附件:

上一篇: 科技部等五部门发文!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

下一篇: 投资增势强劲 工业稳中提质 内蒙古上半年经济亮点多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发布时间:2022-08-08 09:24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网信中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2021年5月28日,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三个感叹句,再次发出向科技强国进军的“动员令”。

掷地有声的话语,令全国9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总书记的一席话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再一次心潮澎湃,更深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寄予的厚望!”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时光追溯到九年前。2013年3月4日,北京。

“在党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组,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

有委员回忆当时的情景:“总书记没有说什么大话、空话,他的讲话几乎都是脱稿的,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例子。看得出来,他确实对科技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科技工作者悉心关怀、寄予厚望。

一次表彰会上,他拉着93岁的黄旭华的手,请这位“中国核潜艇之父”坐到自己身旁来,老科学家执意不肯,他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和创新者们面对面互动交流。

2017年起,我国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每年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出席科技界重要会议或致信的方式,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奖。

2020年9月11日,一场以“十四五”规划为主题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人才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提起这些闪亮的名字。

爱国和创新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身上不断传承,让总书记念兹在兹。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有多大担当才能有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他就此阐释说,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盛会上,“我那时讲的还是‘三个面向’,也就是前面的三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壮行。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深情中蕴含深意,厚爱里凝结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牵挂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他说,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

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难言之隐”,他态度明确,多次谈及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问题,反复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2022年5月14日,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一次次重要深刻的指示……激发起广大科技工作者报效家国、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一组数据对比清晰可见: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位列第12名,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7900亿元;而在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第34名、10240亿元。两条上升曲线,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奋斗者”号下潜突破1万米……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就,折射出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面貌。

创新者们,踔厉奋发。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中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