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转型升级 包头焕新而起

来源:包头日报 发布日期:2022-04-26 09:28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喜讯传来,催人奋进。

日前,在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的2021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城市中,包头“榜上有名”,成为自治区唯一受表扬城市。


北奔重型汽车总装生产线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包头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步伐,是这个老工业城市在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征程上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包头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在做好调结构促转型这篇大文章上,从传统产业入手,大刀阔斧搞改革,紧跟科技搞创新,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21年,包头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势头强劲,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新”机。

1

改造升级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经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产品综合合格率由95.5%跃升至98%以上。”生产线主任杨玉红说。

这是包头“老字号”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包头抓住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这“关键一环”,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衍生新业态、构筑新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包头品牌——

钢铁产业方面,支持促进老工业企业提高特种钢、优质钢比重,重点开发广泛用于汽车、能源、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新特种钢和终端应用产品,扶持发展不锈钢延伸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

铝产业方面,鼓励煤—电—铝—铝后加工联产,构建铝业循环经济模式,扩大铝产品延伸加工和精深加工规模,打造铝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铝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开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2021年,包头积极应变、深挖潜力,催马加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76个,率先实施传统工业电机高效替代工程;43个现代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26项产品入选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实施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06个,规上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包钢集团成为自治区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北重网络安全项目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机集团工艺所基于智能化仿真应用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业园区全部启动智慧园区建设。

2

创新驱动

“新字号”积蓄新动能

在包头嘉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生产的一款稀土产品正向人们展示它的不凡之处。

“我们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首创且唯一的原位自生稀土氧化物颗粒强化钛合金技术和等温锻造、精密铸造等方面技术,已制备出直径达580毫米、重量1.5吨的国际最大尺寸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嘉泰金属技术负责人仝泊涛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自生专利技术生产的钛基复合材料精密铸件产品,性能提升15-20%,实现了稀土改性钛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电、船舶、高端设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

2021年,包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打好政策、资金和资源“组合拳”,培育壮大“新字号”,实施16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推进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到国家及自治区稀土项目专项资金1.95亿元,支持稀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升级;明确“2+2+N”稀土产业发展方向,安泰科技等6家全国十强稀土磁材企业落户包头,稀土产业在建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

包头还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具有包头特点和优势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

3

积厚成势

“新势力”夯实新底基

4月6日,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20GW光伏组件项目及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在稀土高新区开工。该项目对于延伸拓展包头光伏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百亿重大项目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已在石拐区破土动工。7个月后,包头将拥有国内目前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的研发、制造、运营及保障中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两年,包头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内外发力,加减辩证,积极培育“新势力”,夯实发展新底基。

2021年,包头对接企业5918家、签约项目1134个、协议总投资12493亿元、落地项目803个,分别是2020年的5.9倍、3.4倍、5.2倍、3.8倍,其中新引进“三个500强”企业、头部企业、新锐企业30家,同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

与此同时,瞄准“双碳”目标,着力打破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零碳产业。

当前,214个新型材料产业项目加快推进,45个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35.6万千瓦、占比达到37.4%;全区首台氢燃料重卡下线,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推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以及百万千瓦光热基地纳入国家相关规划,青山区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12家,数量居全区首位,稀土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4

转型发展

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日前,包头出台《包头市对标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提升方案》。这是包头在梯次推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纵深推进一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建设,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包头以荣誉为动力、以表扬为契机,正聚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继续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争当“开路先锋”。

“我们将全面用好各项政策,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着眼全国看包头、站在未来看现在,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紧紧跟上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做大成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闫建平表示。

行远自迩,踔厉奋进。包头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校准前行“坐标系”,努力突破发展“天花板”,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不断挖掘深潜力激发新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附件:

上一篇: 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能

下一篇: 内蒙古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转型升级 包头焕新而起

发布时间:2022-04-26 09:15  来源:包头日报

喜讯传来,催人奋进。

日前,在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的2021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城市中,包头“榜上有名”,成为自治区唯一受表扬城市。


北奔重型汽车总装生产线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包头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步伐,是这个老工业城市在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征程上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包头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在做好调结构促转型这篇大文章上,从传统产业入手,大刀阔斧搞改革,紧跟科技搞创新,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21年,包头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势头强劲,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新”机。

1

改造升级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经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产品综合合格率由95.5%跃升至98%以上。”生产线主任杨玉红说。

这是包头“老字号”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包头抓住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这“关键一环”,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衍生新业态、构筑新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包头品牌——

钢铁产业方面,支持促进老工业企业提高特种钢、优质钢比重,重点开发广泛用于汽车、能源、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新特种钢和终端应用产品,扶持发展不锈钢延伸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

铝产业方面,鼓励煤—电—铝—铝后加工联产,构建铝业循环经济模式,扩大铝产品延伸加工和精深加工规模,打造铝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铝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开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2021年,包头积极应变、深挖潜力,催马加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76个,率先实施传统工业电机高效替代工程;43个现代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26项产品入选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实施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06个,规上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包钢集团成为自治区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北重网络安全项目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机集团工艺所基于智能化仿真应用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业园区全部启动智慧园区建设。

2

创新驱动

“新字号”积蓄新动能

在包头嘉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生产的一款稀土产品正向人们展示它的不凡之处。

“我们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首创且唯一的原位自生稀土氧化物颗粒强化钛合金技术和等温锻造、精密铸造等方面技术,已制备出直径达580毫米、重量1.5吨的国际最大尺寸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嘉泰金属技术负责人仝泊涛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自生专利技术生产的钛基复合材料精密铸件产品,性能提升15-20%,实现了稀土改性钛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电、船舶、高端设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

2021年,包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打好政策、资金和资源“组合拳”,培育壮大“新字号”,实施16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推进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到国家及自治区稀土项目专项资金1.95亿元,支持稀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升级;明确“2+2+N”稀土产业发展方向,安泰科技等6家全国十强稀土磁材企业落户包头,稀土产业在建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

包头还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具有包头特点和优势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

3

积厚成势

“新势力”夯实新底基

4月6日,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20GW光伏组件项目及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在稀土高新区开工。该项目对于延伸拓展包头光伏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百亿重大项目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已在石拐区破土动工。7个月后,包头将拥有国内目前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的研发、制造、运营及保障中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两年,包头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内外发力,加减辩证,积极培育“新势力”,夯实发展新底基。

2021年,包头对接企业5918家、签约项目1134个、协议总投资12493亿元、落地项目803个,分别是2020年的5.9倍、3.4倍、5.2倍、3.8倍,其中新引进“三个500强”企业、头部企业、新锐企业30家,同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

与此同时,瞄准“双碳”目标,着力打破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零碳产业。

当前,214个新型材料产业项目加快推进,45个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35.6万千瓦、占比达到37.4%;全区首台氢燃料重卡下线,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推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以及百万千瓦光热基地纳入国家相关规划,青山区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12家,数量居全区首位,稀土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4

转型发展

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日前,包头出台《包头市对标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提升方案》。这是包头在梯次推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纵深推进一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建设,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包头以荣誉为动力、以表扬为契机,正聚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继续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争当“开路先锋”。

“我们将全面用好各项政策,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着眼全国看包头、站在未来看现在,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紧紧跟上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做大成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闫建平表示。

行远自迩,踔厉奋进。包头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校准前行“坐标系”,努力突破发展“天花板”,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不断挖掘深潜力激发新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