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今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报告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2-04-24 09:34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写在前面】

  内蒙古发展史上,2022年以来注定不凡。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段,内蒙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焕发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这个风险挑战增多的关键时段,内蒙古遵循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稳定宏观经济的重大政治责任,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彪炳史册!

奋发图强篇

  浩瀚无垠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亮丽风景光耀史册!

  3月中旬,鄂尔多斯市传出消息:总投资21亿元、年产12万吨的高性能有机硅聚合物项目试产成功。

  广受业内关注的是:这种聚合物,是经过几十道现代化工序,由甲醇、氯化氢、金属硅等原辅材料深加工而来。

  这个“深加工”,堪称不同凡响——因为,有机硅聚合物是一种性能独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型化工材料。

  这个“高大上”,令人叹为观止——因为,有机硅享有“科技催化剂”“工业味精”之美誉。

  “美誉不是凭空而来。有机硅不仅广泛用于建筑、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高级化改造,还可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领域。”项目负责人说。

  岂止是鄂尔多斯?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潮中,发展的力量穿云破雾、浩荡前行。

  早在今年1月中旬,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高端低温乳品工厂化项目——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在呼和浩特市投产。

  巧合的是,这同样是一个总投资21亿元的重大项目。

  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以“中国乳都”核心区为中心,辐射整个内蒙古,并面向世界的乳业全产业链创新样板项目。

  “样板”的真正内涵是:项目按照“融合共生、数智驱动、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理念,旨在抢占乳品研发、智能制造、交易等全产业链高地。

  “项目年产值近50亿元,不仅为全区经济稳中求进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呼和浩特向‘世界乳都’挺进贡献了重要力量。”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张永文说。

  岂止是投产项目?

  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2408个重大项目开复工,开复工率73%,较上年同期提高45.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逾千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

  项目落地有声,历史耐人寻味。打开今年以来我区推动经济发展“大事记”,奋发图强的决策部署掷地有声——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稳中求进”的2022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路线图格外醒目!

  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的动员令跃然纸上,内蒙古奏出稳定市场预期的时代强音!

  为了响应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各地工业大项目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力挺工业“硬脊梁”蔚然成风!

  全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后,一批稳基础、利长远的项目隆重亮相,经济高质量发展厚积薄发!

  自治区推出130条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内蒙古下定决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自治区层面送出“1+7+2”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大礼包……做大做优做强服务业,内蒙古意志如铁!

  自治区出台奶业振兴9项政策措施,全力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内蒙古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全区出台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发展4个“意见”,确定了主要能源与项目高质量发展路径……全区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施工单”重磅亮相!

  自治区层面出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其高质量项目落地配套方案,1套支持政策和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放眼未来!

  全区大规模减税降费惠及更多市场主体,首批小微企业留抵退税资金下达盟市……内蒙古继往开来“放水养鱼”!

  对于内蒙古而言,2022年以来注定难忘。

  难忘而奋发图强的努力中,内蒙古赢得了宏观经济大盘的“稳”。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这是自2018年以来,内蒙古一季度经济增幅首次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我区在经济运行中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说。

转型自强篇

奋斗与发展,永远唇齿相依。

  推开2022年大门,内蒙古经济在奋发图强中砥砺前行。

  沿着奋发图强之路,一个事实无法否认:“来之不易”的经济运行成就,离不开内蒙古负重致远的使命担当——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经济转型,是走好新路子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为什么要这样?

  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规律所向、大势所趋。”面对2022年艰巨而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自治区决策层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选择决定方向,奋斗决定命运。

  自治区经济界专家认为,这个“大势所趋”,既立足国际国内环境,又立足自身发展现状。

  从世界看,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发达经济体消耗了全球80%以上的资源,频发的雾霾也一再给人类以当头棒喝:粗放发展难以为继!

从国内看,中国富煤贫油少气,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新冠疫情、能源价格波动等重大考验,推动经济转型是必由之路!

  从我区看,改变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改变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现状,客观上要求内蒙古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转型势在必行!

  时代留不住忏悔,经济之船需要前行。跨越关口的新路上,如何转型?

  内蒙古用“三个转变”作答: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

  时间是伟大的雕刻家,它忠实镌刻下奋斗者的行程。“三个转变”的路上,如何转型?内蒙古以生动实践作答——

  3月下旬的一天,随着风机叶轮与机舱精准对接,阿拉善可再生能源基地16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阿拉善盟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迈出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这个项目,是阿拉善盟首个特高压清洁电力项目,也是我区首批在沙漠戈壁地区布局的国家级大型风电基地项目。

  令同行羡慕的是:风电基地项目全面投运后,年上网电量约43亿千瓦时,电力销售额高达12亿元。

  更令人眼馋的是:与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年节约标煤1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6万吨。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集中监控、无人值班”的高效、智能、集约化电站管理——戈壁大漠深处,正在演绎一场高技术服务业与新能源产业的“绿色联姻”。

绿色发展,光芒四射。

  晚春时节,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年产30万吨氢基熔融还原高纯铸铁项目生产线上,火红的铁水从高炉中汩汩流出。

  高炉中流出的,依然是绿色转型的希望。

  该项目采用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高新技术,日产高纯铸铁1500吨至1800吨,可广泛用于高铁、风电铸件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加入了氢气,取消了烧结和焦化等污染工序,项目生产中碳排放量降低30%以上,综合能耗较传统高炉低60千克/吨铁。

  绿色发展,遍及北疆大地。

  3月28日,风和日丽。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金额约400亿元。

  双方将围绕绿氢及应用和零碳产业园、共享储能、能碳管理、森林碳汇等领域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同在蒙东的兴安盟,表现更是不俗。

  3月中旬,中国工程院、生态环境部联合公布了一项最新核算结果:兴安盟生态产品总值(GEP)2020年已超过4700亿元,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

  在内蒙古各盟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中,兴安盟是“小兄弟”,但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凭着绿色有机大米畅销海内外和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名动大江南北的优势,凭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优势,2022年一季度,兴安盟以绿色生态项目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7.3%。

  多一些历史眼光的人们还发现:内蒙古这个曾以经济高速增长“飞翔”了多年的地区,如今在努力稳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GDP的构成和质量。

希望之路篇

2022年,“十四五”进入第二年。

  内蒙古经济,又来到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

置身这个疫情多点频发并深度拖累全球经济的路口,内蒙古以奋发图强的拼劲儿、转型自强的韧劲儿,为自己赢得了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关键一票!

  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季度不过浪花一瞬。但对内蒙古而言,这个“一瞬”,却弥足珍贵。

  在分析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成效时,内蒙古实事求是地作出6字总结:“开门稳”、“开门红”。

  “开门稳”,是载入史册的经济运行之“稳”。

  ——全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稳定在4.1%—8.3%的合理区间,内蒙古宏观经济稳字当头!

  ——全区肉奶产量和牛羊存栏量均实现稳中有增,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又一个丰收年向内蒙古招手致意!

  ——全区产业投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均超过整体投资增速……内蒙古大步跨入扩大有效内需稳增长时代!

  ——尽管饱受疫情影响,全区服务行业增加值增长面依然超过64%……内蒙古推动服务业稳定恢复的政策持续给力!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比去年稳步上升9个位次,力挺工业“硬脊梁”的内蒙古不辱使命!

  ——全区稀土磁性材料、风力发电机、晶硅产量稳步实现高速增长……新材料及绿色制造续写产业链现代化新传奇!

  若干年后,人们必将看到,推动2022年经济运行“开门稳”,是奠定内蒙古现代化未来的一次重要出征!

  “开门红”,是一路芳华、充满希望的经济发展之“进”。

  希望之路上,全区新增的244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春耕,设施蔬菜在田面积逾23万亩……北疆涌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

  希望之路上,全区非煤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远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速……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版图继续拓展!

  希望之路上,全区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超过60%,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倍级增长”……投资结构优化引领内蒙古迈上高质量投资新征程!

  希望之路上,全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实现91.5%和1.1倍的增速……内蒙古树起产业高端化发展里程碑!

  希望之路上,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超过年初预期,工业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质效提升的内蒙古经济赢得时代点赞!

  希望之路上,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1万元,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共享发展理念在内蒙古落地生根!

  “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就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自治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田新茹作答。

  “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坐标上,2022年以来注定意义非凡。

回顾“意义非凡”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此,稳中有进的希望之路上,内蒙古推动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全力以赴把“开门稳”变成“全年稳”、“开门红”变成“全年红”。

  继往开来的信心,已然深刻昭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路,正在向远方延伸。

  2022年,内蒙古计划实施10亿元以上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414个,总投资额将高达1.69万亿元,项目涉及现代交通、现代农业、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高质量发展领域。

  时间,镌刻下内蒙古经济的恢弘发展史;时间,还将见证内蒙古经济的光明未来!

附件:

上一篇: 久久为功 稳扎稳打统筹有序系统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下一篇: 稀土高新区攀“高”逐“新” 做实科技“硬家底”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今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24 09:11  来源:内蒙古日报

【写在前面】

  内蒙古发展史上,2022年以来注定不凡。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段,内蒙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焕发出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这个风险挑战增多的关键时段,内蒙古遵循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稳定宏观经济的重大政治责任,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彪炳史册!

奋发图强篇

  浩瀚无垠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亮丽风景光耀史册!

  3月中旬,鄂尔多斯市传出消息:总投资21亿元、年产12万吨的高性能有机硅聚合物项目试产成功。

  广受业内关注的是:这种聚合物,是经过几十道现代化工序,由甲醇、氯化氢、金属硅等原辅材料深加工而来。

  这个“深加工”,堪称不同凡响——因为,有机硅聚合物是一种性能独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型化工材料。

  这个“高大上”,令人叹为观止——因为,有机硅享有“科技催化剂”“工业味精”之美誉。

  “美誉不是凭空而来。有机硅不仅广泛用于建筑、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高级化改造,还可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领域。”项目负责人说。

  岂止是鄂尔多斯?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潮中,发展的力量穿云破雾、浩荡前行。

  早在今年1月中旬,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高端低温乳品工厂化项目——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在呼和浩特市投产。

  巧合的是,这同样是一个总投资21亿元的重大项目。

  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以“中国乳都”核心区为中心,辐射整个内蒙古,并面向世界的乳业全产业链创新样板项目。

  “样板”的真正内涵是:项目按照“融合共生、数智驱动、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理念,旨在抢占乳品研发、智能制造、交易等全产业链高地。

  “项目年产值近50亿元,不仅为全区经济稳中求进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呼和浩特向‘世界乳都’挺进贡献了重要力量。”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张永文说。

  岂止是投产项目?

  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2408个重大项目开复工,开复工率73%,较上年同期提高45.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逾千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6倍。

  项目落地有声,历史耐人寻味。打开今年以来我区推动经济发展“大事记”,奋发图强的决策部署掷地有声——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稳中求进”的2022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路线图格外醒目!

  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的动员令跃然纸上,内蒙古奏出稳定市场预期的时代强音!

  为了响应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各地工业大项目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力挺工业“硬脊梁”蔚然成风!

  全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后,一批稳基础、利长远的项目隆重亮相,经济高质量发展厚积薄发!

  自治区推出130条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内蒙古下定决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自治区层面送出“1+7+2”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大礼包……做大做优做强服务业,内蒙古意志如铁!

  自治区出台奶业振兴9项政策措施,全力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内蒙古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全区出台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发展4个“意见”,确定了主要能源与项目高质量发展路径……全区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施工单”重磅亮相!

  自治区层面出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其高质量项目落地配套方案,1套支持政策和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放眼未来!

  全区大规模减税降费惠及更多市场主体,首批小微企业留抵退税资金下达盟市……内蒙古继往开来“放水养鱼”!

  对于内蒙古而言,2022年以来注定难忘。

  难忘而奋发图强的努力中,内蒙古赢得了宏观经济大盘的“稳”。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这是自2018年以来,内蒙古一季度经济增幅首次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我区在经济运行中取得如此成绩,来之不易!”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说。

转型自强篇

奋斗与发展,永远唇齿相依。

  推开2022年大门,内蒙古经济在奋发图强中砥砺前行。

  沿着奋发图强之路,一个事实无法否认:“来之不易”的经济运行成就,离不开内蒙古负重致远的使命担当——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经济转型,是走好新路子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为什么要这样?

  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规律所向、大势所趋。”面对2022年艰巨而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自治区决策层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选择决定方向,奋斗决定命运。

  自治区经济界专家认为,这个“大势所趋”,既立足国际国内环境,又立足自身发展现状。

  从世界看,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发达经济体消耗了全球80%以上的资源,频发的雾霾也一再给人类以当头棒喝:粗放发展难以为继!

从国内看,中国富煤贫油少气,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新冠疫情、能源价格波动等重大考验,推动经济转型是必由之路!

  从我区看,改变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改变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现状,客观上要求内蒙古加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转型势在必行!

  时代留不住忏悔,经济之船需要前行。跨越关口的新路上,如何转型?

  内蒙古用“三个转变”作答: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

  时间是伟大的雕刻家,它忠实镌刻下奋斗者的行程。“三个转变”的路上,如何转型?内蒙古以生动实践作答——

  3月下旬的一天,随着风机叶轮与机舱精准对接,阿拉善可再生能源基地16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阿拉善盟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迈出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这个项目,是阿拉善盟首个特高压清洁电力项目,也是我区首批在沙漠戈壁地区布局的国家级大型风电基地项目。

  令同行羡慕的是:风电基地项目全面投运后,年上网电量约43亿千瓦时,电力销售额高达12亿元。

  更令人眼馋的是:与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该项目年节约标煤1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6万吨。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集中监控、无人值班”的高效、智能、集约化电站管理——戈壁大漠深处,正在演绎一场高技术服务业与新能源产业的“绿色联姻”。

绿色发展,光芒四射。

  晚春时节,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年产30万吨氢基熔融还原高纯铸铁项目生产线上,火红的铁水从高炉中汩汩流出。

  高炉中流出的,依然是绿色转型的希望。

  该项目采用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高新技术,日产高纯铸铁1500吨至1800吨,可广泛用于高铁、风电铸件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加入了氢气,取消了烧结和焦化等污染工序,项目生产中碳排放量降低30%以上,综合能耗较传统高炉低60千克/吨铁。

  绿色发展,遍及北疆大地。

  3月28日,风和日丽。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金额约400亿元。

  双方将围绕绿氢及应用和零碳产业园、共享储能、能碳管理、森林碳汇等领域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同在蒙东的兴安盟,表现更是不俗。

  3月中旬,中国工程院、生态环境部联合公布了一项最新核算结果:兴安盟生态产品总值(GEP)2020年已超过4700亿元,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

  在内蒙古各盟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中,兴安盟是“小兄弟”,但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凭着绿色有机大米畅销海内外和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名动大江南北的优势,凭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优势,2022年一季度,兴安盟以绿色生态项目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7.3%。

  多一些历史眼光的人们还发现:内蒙古这个曾以经济高速增长“飞翔”了多年的地区,如今在努力稳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GDP的构成和质量。

希望之路篇

2022年,“十四五”进入第二年。

  内蒙古经济,又来到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

置身这个疫情多点频发并深度拖累全球经济的路口,内蒙古以奋发图强的拼劲儿、转型自强的韧劲儿,为自己赢得了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关键一票!

  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季度不过浪花一瞬。但对内蒙古而言,这个“一瞬”,却弥足珍贵。

  在分析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成效时,内蒙古实事求是地作出6字总结:“开门稳”、“开门红”。

  “开门稳”,是载入史册的经济运行之“稳”。

  ——全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稳定在4.1%—8.3%的合理区间,内蒙古宏观经济稳字当头!

  ——全区肉奶产量和牛羊存栏量均实现稳中有增,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又一个丰收年向内蒙古招手致意!

  ——全区产业投资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均超过整体投资增速……内蒙古大步跨入扩大有效内需稳增长时代!

  ——尽管饱受疫情影响,全区服务行业增加值增长面依然超过64%……内蒙古推动服务业稳定恢复的政策持续给力!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比去年稳步上升9个位次,力挺工业“硬脊梁”的内蒙古不辱使命!

  ——全区稀土磁性材料、风力发电机、晶硅产量稳步实现高速增长……新材料及绿色制造续写产业链现代化新传奇!

  若干年后,人们必将看到,推动2022年经济运行“开门稳”,是奠定内蒙古现代化未来的一次重要出征!

  “开门红”,是一路芳华、充满希望的经济发展之“进”。

  希望之路上,全区新增的244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春耕,设施蔬菜在田面积逾23万亩……北疆涌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

  希望之路上,全区非煤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远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速……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版图继续拓展!

  希望之路上,全区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超过60%,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倍级增长”……投资结构优化引领内蒙古迈上高质量投资新征程!

  希望之路上,全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实现91.5%和1.1倍的增速……内蒙古树起产业高端化发展里程碑!

  希望之路上,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超过年初预期,工业利润实现大幅增长……质效提升的内蒙古经济赢得时代点赞!

  希望之路上,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1万元,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共享发展理念在内蒙古落地生根!

  “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就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自治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田新茹作答。

  “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历史坐标上,2022年以来注定意义非凡。

回顾“意义非凡”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此,稳中有进的希望之路上,内蒙古推动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全力以赴把“开门稳”变成“全年稳”、“开门红”变成“全年红”。

  继往开来的信心,已然深刻昭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路,正在向远方延伸。

  2022年,内蒙古计划实施10亿元以上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414个,总投资额将高达1.69万亿元,项目涉及现代交通、现代农业、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高质量发展领域。

  时间,镌刻下内蒙古经济的恢弘发展史;时间,还将见证内蒙古经济的光明未来!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