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2021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内蒙古统计微讯 发布日期:2022-01-21 09:49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不动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51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2亿元,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9374.2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914.8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2.8%。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全年粮食产量768.1亿斤,比上年增长4.8%,连续4年超700亿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743.8斤/亩,较上年亩产增加28.8斤。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肉牛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猪牛羊禽四肉产量270.3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67.4万吨,增长9.8%;牛肉68.7万吨,增长3.7%;羊肉113.7万吨,增长0.6%。奶业振兴稳步推进。牛奶产量673.2万吨,增长10.1%;奶牛存栏143.4万头,增长10.9%。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七连稳”,“奶罐”、“肉库”名副其实。

二、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3.3%,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37个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83.8%,连续两个月超八成。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4%,制造业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制造业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支撑作用增强。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明显。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占近九成。新产业新产品迅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2%,高新技术业增长22.4%。化学药品原药、单晶硅、风力发电机组和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0.2%、72.4%、120.2%和88.2%。能源增产保供成效显著。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0.4亿吨,比上年增长2.7%,为全国煤炭供应做出应有贡献;发电量595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行业增长面持续拓展。2021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66.4亿元,同比增长1.5倍,两年平均增长45.8%;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增长面达67.6%。

三、服务业总体稳步恢复,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

202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实现扭亏为盈。从行业看,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5个。从企业层面来看,57.8%的企业实现收入增长,较上年同期扩大18.9个百分点。支柱行业拉动作用显著。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5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较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4.0%,有效投资稳步扩大。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回升。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民间投资持续向好,比上年增长14.4%,快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投资主体活力持续显现。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4%。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增长,比上年增长0.2%,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5%。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全区重大项目(指政府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企业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比上年增长31.7%,拉动全区重大项目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恢复态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0.1%,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2%。基本生活类商品支撑有力。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8%、4.5%、21.5%和14.8%。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5.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8%,书报杂志类增长53.2%,新能源汽车增长1.9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5%,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网络零售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6.3%。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物价调控目标顺利完成。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1.1%。工业生产者价格高位运行,但环比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8.0%;12月份当月价格较11月份分别下降6.2%和4.3%。

七、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支出继续改善

    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8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7元,增长7.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7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2,较上年缩小0.0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得到改善。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58元,比上年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4.5%。从消费结构上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部实现正增长。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符合预期、好于预期,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看到,全区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不协调,面临的风险挑战还在不断上升,稳定经济基本盘任务依然艰巨,需付出更多艰苦努力。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深做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上一篇: 晒一晒内蒙古这份“成绩单”

下一篇: 为不同关键核心技术“量身订制”攻关路径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2021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2-01-21 09:06  来源:内蒙古统计微讯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不动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051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5.2亿元,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9374.2亿元,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914.8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2.8%。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全年粮食产量768.1亿斤,比上年增长4.8%,连续4年超700亿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743.8斤/亩,较上年亩产增加28.8斤。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肉牛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猪牛羊禽四肉产量270.3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67.4万吨,增长9.8%;牛肉68.7万吨,增长3.7%;羊肉113.7万吨,增长0.6%。奶业振兴稳步推进。牛奶产量673.2万吨,增长10.1%;奶牛存栏143.4万头,增长10.9%。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七连稳”,“奶罐”、“肉库”名副其实。

二、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制造业支撑作用增强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3.3%,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37个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83.8%,连续两个月超八成。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4%,制造业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制造业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支撑作用增强。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明显。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占近九成。新产业新产品迅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2%,高新技术业增长22.4%。化学药品原药、单晶硅、风力发电机组和汽车产量分别增长30.2%、72.4%、120.2%和88.2%。能源增产保供成效显著。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0.4亿吨,比上年增长2.7%,为全国煤炭供应做出应有贡献;发电量595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行业增长面持续拓展。2021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66.4亿元,同比增长1.5倍,两年平均增长45.8%;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增长面达67.6%。

三、服务业总体稳步恢复,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

202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实现扭亏为盈。从行业看,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5个。从企业层面来看,57.8%的企业实现收入增长,较上年同期扩大18.9个百分点。支柱行业拉动作用显著。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5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较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4.0%,有效投资稳步扩大。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回升。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民间投资持续向好,比上年增长14.4%,快于全部投资4.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投资主体活力持续显现。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4%。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增长,比上年增长0.2%,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5%。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全区重大项目(指政府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和企业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比上年增长31.7%,拉动全区重大项目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恢复态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0.1%,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2%。基本生活类商品支撑有力。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8%、4.5%、21.5%和14.8%。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5.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8%,书报杂志类增长53.2%,新能源汽车增长1.9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5%,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增速。网络零售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6.3%。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9%,物价调控目标顺利完成。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1.1%。工业生产者价格高位运行,但环比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8.0%;12月份当月价格较11月份分别下降6.2%和4.3%。

七、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支出继续改善

    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8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7元,增长7.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7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2,较上年缩小0.0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得到改善。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58元,比上年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4.5%。从消费结构上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部实现正增长。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符合预期、好于预期,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看到,全区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不协调,面临的风险挑战还在不断上升,稳定经济基本盘任务依然艰巨,需付出更多艰苦努力。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深做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