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人民时评: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1-11-23 09:31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 促进节粮减损要向科技要效益,也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

  • 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促进节粮减损在强化科技“硬支撑”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节约理念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中办、国办不久前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从实打实收情况看,虽然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有增有减,但算总账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保供稳价的基础十分牢固。饭碗端得更牢,农业根基更稳,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也更有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应当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一方面,高位再增产并不易。当前,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播种增面积、粮食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粮食损耗浪费严重。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上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促进节粮减损,应强化科技“硬支撑”。粮食仓储难题一直是节粮减损的一大制约。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多年努力下,以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为主的新技术,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粮食储备仓房。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创新节粮减损,有力有效。因此,《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单独列为一节,就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部署,以科技创新为节粮减损以及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科技赋能节粮减损,应注重全链条布局。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促进节粮减损要向科技要效益,也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推动农户科学储粮。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粮食生产流通的起点。数据显示,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的农户,粮食损失率一般可减少至2%以下。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产后服务和科学储粮技术指导,推动农村节粮减损取得实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促进节粮减损在强化科技“硬支撑”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节约理念的作用。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蔚然成风,以实际行动助力节粮减损,就能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附件:

上一篇: 奋楫争先,续写新的时代荣光 ——写在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

下一篇: 推动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人民时评: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

发布时间:2021-11-23 09:03  来源:人民日报

  • 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 促进节粮减损要向科技要效益,也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

  • 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促进节粮减损在强化科技“硬支撑”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节约理念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中办、国办不久前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从实打实收情况看,虽然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有增有减,但算总账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保供稳价的基础十分牢固。饭碗端得更牢,农业根基更稳,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也更有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应当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一方面,高位再增产并不易。当前,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播种增面积、粮食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粮食损耗浪费严重。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上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在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促进节粮减损,应强化科技“硬支撑”。粮食仓储难题一直是节粮减损的一大制约。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多年努力下,以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为主的新技术,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粮食储备仓房。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创新节粮减损,有力有效。因此,《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单独列为一节,就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部署,以科技创新为节粮减损以及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科技赋能节粮减损,应注重全链条布局。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促进节粮减损要向科技要效益,也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推动农户科学储粮。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粮食生产流通的起点。数据显示,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的农户,粮食损失率一般可减少至2%以下。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产后服务和科学储粮技术指导,推动农村节粮减损取得实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永不过时的美德。促进节粮减损在强化科技“硬支撑”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节约理念的作用。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蔚然成风,以实际行动助力节粮减损,就能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