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我国多地矿山矿区治理成效显著 昔日的“地球伤疤”,今朝已成绿水青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1-11-01 09:4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内蒙古天骄绿色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受访者供图

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并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我国多地矿山矿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依靠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科学治理的方式,正修复着一块又一块的“地球伤疤”,让昔日的废水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实施,为我国黄河流域煤炭开采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绿色矿山建设和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并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科技日报记者走访我国多地发现,这些地区矿山矿区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修复亮点频出。我们用坚定不移的绿色发展理念、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科学治理的方式,修复着一块又一块“地球伤疤”,昔日的废水荒山,正在变成绿水青山。

苦干实干,挖出黑的留下绿的

在新疆阿拉泰地区哈巴河县,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种下的27万株各类树木为阿舍勒矿区披上了绿衣,记者在这里了解到,自2002年矿区开工建设以来,年年春秋两季的植树活动就从未间断,这种坚持,使得矿区绿化率达到了如今的70%。同时,矿区还实施了尾矿回水利用工程,将生活污水净化回抽,用于生产用水和矿区绿化浇灌,实现了生产生活废水零排放,矿山环保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位于内蒙古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神东集团),是我国唯一一个每年为国家输送2亿吨优质煤炭的现代化能源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成立的这36年,既是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智能煤炭基地的36年,也是建设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绿色煤炭基地的36年;实践证明,坚定意志,苦干实干,生态环境就能够实现根本性的改善,荒芜的矿山也可以变为绿色宝库。”

事实上,30多年前,神东集团在资源开采的同时,就已经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理念植根到了企业发展中。据多位神东集团的老员工回忆,彼时,大家从矿区周边的流动沙区入手,采用网格固沙与灌溉栽培相结合的方式固沙、治沙。1994年起,神东集团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矿区周边的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首战在当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红石圈展开。职工们上山搭帐篷,风餐露宿,与沙区展开了一场“大决战”,为今天林壑幽深的绝美“红石圈”奠定了基础。

有着30年矿区绿化工作经历的神东集团员工吴佳正说:“当时,矿区植树造林需要大量苗木,矿区周边供应力量不足,外购费用又太高,集团最终决定自己育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集团苗圃就为矿区培育了200多万株树苗。直到今天苗圃还在为神东集团培育苗木,为矿区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今,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凝聚着几代“神东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坚定意志。神东集团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3%—11%提高到现在的64%,现在矿区的生态治理面积已达到384平方公里。

苦干加实干,挖出黑的,留下绿的,已经成为现代矿业发展一个铁的理念。

不断尝试,要绿色也要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在矿区修复、矿山生态治理方面的新尝试、新探索、新经验层出不穷。

9月15日,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中煤地质总局)承担实施的“青海省天峻县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标段一)种草复绿工程”(以下简称木里矿区复绿工程),顺利通过青海省的省级检查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张佳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是目前我国在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面积矿山治理的首例示范性工程,国内外尚无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可借鉴,具有很强的探索和试验意义,它不仅是我国的一次探索,也是世界的一次探索。”事实证明,这次探索取得了圆满成功。


验收组认为,木里矿区复绿工程质量优良,特别是现场出苗株数、盖度及株高等关键指标均优于验收标准,苗情长势喜人,取得了预期成效。

据中煤地质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矿区生态治理项目遵循“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理念,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年见绿出形象”的目标,创造了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

矿区治理要绿色,也要发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现场,记者看到,2万亩连片的光伏板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与其他项目不同,这一光伏项目是在采煤沉陷区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后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随着项目的启动,在每年为国家贡献9亿度清洁电能的同时,这片采煤沉陷区将彻底转变为智能光伏田园综合体。

记者获悉,该项目在4.2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将光伏组件用支架加高布置于地面上方,下层用于农林业种植、水产养殖,上层用于太阳能发电,发挥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一地两用的特点,并配套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果蔬等旅游产业。

项目现场负责人丁向飞表示:“凭借绿色发展理念,这一项目创造了生态修复治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为以后的绿能替代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

技术加持,为生态修复安上“导航”

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新技术为矿业生产和矿区生态修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路径。

2019年自然资源部“基于矿业大数据和遥感信息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中显示,要利用大数据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废弃露天矿山(含采矿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综合整治。2020年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治理任务已经完成。事实正在逐步验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在内的资源治理体系的颠覆和重塑。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内蒙古扎赉诺尔露天矿是北方矿区的典型代表,历经百年开采,矿坑内土地贫瘠退化,养分缺乏,水土流失面积一度持续增大。如今,这个百年矿坑已经绿树成荫,完全被本土草种覆盖。

“扎赉诺尔露天矿的生态修复,是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修复治理矿区矿山的一个典型案例,矿山生态大数据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遥感等先进技术,指导矿山精细化修复,为勘查、规划设计、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养护提供了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集团)矿山业务负责人贺勇介绍。

在蒙草集团的生态大数据平台页面上,全国矿山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平台可以查询到全国6万多座矿山的分布信息,点击点位可查看当前矿山的经纬度位置、所属区县、矿种类型、土壤类型、气象信息和适生的植被信息。

贺勇表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北方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多达20余种,包括地貌景观破坏、地下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占压与破坏等,完成一个综合性矿山修复工程需要岩土工程学、地质学、生物学、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支持。

事实证明,我国的大数据平台已经能够提供较为完备的涵盖规划设计、产品技术研发、植物配比、工程施工的系统性矿山修复及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让矿山修复不再难。


附件:

上一篇: 重点面向数字经济领域 新基建进入科学布局新阶段

下一篇: 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我国多地矿山矿区治理成效显著 昔日的“地球伤疤”,今朝已成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1-11-01 09:13  来源:科技日报


内蒙古天骄绿色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受访者供图

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并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我国多地矿山矿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依靠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科学治理的方式,正修复着一块又一块的“地球伤疤”,让昔日的废水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实施,为我国黄河流域煤炭开采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绿色矿山建设和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

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并行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科技日报记者走访我国多地发现,这些地区矿山矿区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修复亮点频出。我们用坚定不移的绿色发展理念、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科学治理的方式,修复着一块又一块“地球伤疤”,昔日的废水荒山,正在变成绿水青山。

苦干实干,挖出黑的留下绿的

在新疆阿拉泰地区哈巴河县,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种下的27万株各类树木为阿舍勒矿区披上了绿衣,记者在这里了解到,自2002年矿区开工建设以来,年年春秋两季的植树活动就从未间断,这种坚持,使得矿区绿化率达到了如今的70%。同时,矿区还实施了尾矿回水利用工程,将生活污水净化回抽,用于生产用水和矿区绿化浇灌,实现了生产生活废水零排放,矿山环保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位于内蒙古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神东集团),是我国唯一一个每年为国家输送2亿吨优质煤炭的现代化能源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成立的这36年,既是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智能煤炭基地的36年,也是建设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绿色煤炭基地的36年;实践证明,坚定意志,苦干实干,生态环境就能够实现根本性的改善,荒芜的矿山也可以变为绿色宝库。”

事实上,30多年前,神东集团在资源开采的同时,就已经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理念植根到了企业发展中。据多位神东集团的老员工回忆,彼时,大家从矿区周边的流动沙区入手,采用网格固沙与灌溉栽培相结合的方式固沙、治沙。1994年起,神东集团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矿区周边的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首战在当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红石圈展开。职工们上山搭帐篷,风餐露宿,与沙区展开了一场“大决战”,为今天林壑幽深的绝美“红石圈”奠定了基础。

有着30年矿区绿化工作经历的神东集团员工吴佳正说:“当时,矿区植树造林需要大量苗木,矿区周边供应力量不足,外购费用又太高,集团最终决定自己育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集团苗圃就为矿区培育了200多万株树苗。直到今天苗圃还在为神东集团培育苗木,为矿区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今,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凝聚着几代“神东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坚定意志。神东集团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3%—11%提高到现在的64%,现在矿区的生态治理面积已达到384平方公里。

苦干加实干,挖出黑的,留下绿的,已经成为现代矿业发展一个铁的理念。

不断尝试,要绿色也要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国在矿区修复、矿山生态治理方面的新尝试、新探索、新经验层出不穷。

9月15日,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中煤地质总局)承担实施的“青海省天峻县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标段一)种草复绿工程”(以下简称木里矿区复绿工程),顺利通过青海省的省级检查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张佳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木里矿区生态恢复是目前我国在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面积矿山治理的首例示范性工程,国内外尚无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可借鉴,具有很强的探索和试验意义,它不仅是我国的一次探索,也是世界的一次探索。”事实证明,这次探索取得了圆满成功。


验收组认为,木里矿区复绿工程质量优良,特别是现场出苗株数、盖度及株高等关键指标均优于验收标准,苗情长势喜人,取得了预期成效。

据中煤地质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矿区生态治理项目遵循“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理念,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年见绿出形象”的目标,创造了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

矿区治理要绿色,也要发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现场,记者看到,2万亩连片的光伏板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与其他项目不同,这一光伏项目是在采煤沉陷区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后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随着项目的启动,在每年为国家贡献9亿度清洁电能的同时,这片采煤沉陷区将彻底转变为智能光伏田园综合体。

记者获悉,该项目在4.2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将光伏组件用支架加高布置于地面上方,下层用于农林业种植、水产养殖,上层用于太阳能发电,发挥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一地两用的特点,并配套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果蔬等旅游产业。

项目现场负责人丁向飞表示:“凭借绿色发展理念,这一项目创造了生态修复治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为以后的绿能替代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

技术加持,为生态修复安上“导航”

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新技术为矿业生产和矿区生态修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路径。

2019年自然资源部“基于矿业大数据和遥感信息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中显示,要利用大数据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废弃露天矿山(含采矿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综合整治。2020年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治理任务已经完成。事实正在逐步验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在内的资源治理体系的颠覆和重塑。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内蒙古扎赉诺尔露天矿是北方矿区的典型代表,历经百年开采,矿坑内土地贫瘠退化,养分缺乏,水土流失面积一度持续增大。如今,这个百年矿坑已经绿树成荫,完全被本土草种覆盖。

“扎赉诺尔露天矿的生态修复,是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修复治理矿区矿山的一个典型案例,矿山生态大数据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遥感等先进技术,指导矿山精细化修复,为勘查、规划设计、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养护提供了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集团)矿山业务负责人贺勇介绍。

在蒙草集团的生态大数据平台页面上,全国矿山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平台可以查询到全国6万多座矿山的分布信息,点击点位可查看当前矿山的经纬度位置、所属区县、矿种类型、土壤类型、气象信息和适生的植被信息。

贺勇表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北方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多达20余种,包括地貌景观破坏、地下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占压与破坏等,完成一个综合性矿山修复工程需要岩土工程学、地质学、生物学、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支持。

事实证明,我国的大数据平台已经能够提供较为完备的涵盖规划设计、产品技术研发、植物配比、工程施工的系统性矿山修复及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让矿山修复不再难。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