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院地深度互动,打造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1-08-17 09:57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每天清晨,57岁的郑礼都习惯性地到山东省费县胡阳镇的西红柿大棚转转。一年了,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他吃在胡阳,住在胡阳,在风吹日晒中奔走在各大棚之间,渴望将自己的“一身绝学”播撒到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困难不少,但办法更多。深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这是身为农业科学家的郑礼的土地情怀,更是山东省农科院的制度设计使然。

一年前,山东省农科院在国内农科系统中启动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三个突破”战略。其雄心在于它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为三个样板点,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科研人员,用科技支撑产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如何确保“论文到地里面写”?在上述战略下,山东省农科院通过制度设计将科研人员“按”在地里搞科研。这使得后者的课题,瞄准了种植户、合作社、企业成长中的“痛点”,更将制约重点产业崛起的多个难题“捋成一条链”,动员多院所、多学科、多团队跟进研发,并设立“链长制”确保落地。

在院地深度互动中,费县产业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而驻地专家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也快速成长起来。

这正是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乐意看到的。他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我们既要有压力,更要有动力,既要有决心,更要有信心,山东省农科院打造的样板,就是科技支撑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硬抽人,抽硬人”驰援革命老区,“科技引擎”来了

进入费县地界之后,路两边的奇石多了起来,它们似飞龙,似骏马,似走兽……费县,拥有我国矿藏面积大、数量多、造型奇的埋藏型地下石林。但奇石并不是这里唯一的名片。

它也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近代为沂蒙革命老区,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即诞生于此。

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为什么选择费县为突破点?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工作组组长朱立贵研究员认为:这里是革命老区,发展农业优势与挑战并存;此外,这里多山,拥有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西瓜之乡等诸多名片……一句话,费县农业基础好,科技大有可为。

费县农业有特色,在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永祥看来,费县上上下下重视农业,科技因素亟需强化,以此带动产业升级。

革命老区费县渴望技术,渴望成果,渴望人才,而山东省农科院有技术,有成果,有热情,双方一拍即合。

去年6月30日,山东省农科院“抽硬人、硬抽人”,第一批选配科研骨干40人进驻费县;同时出台规定,科研骨干每月在地方扶持时间不少于10—15天,此举推动着专家沉下心来,俯下身子,想事干事。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费县示范县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新鲜出炉。该规划梳理费县农业全产业链条,找到其中的痛点、断点,组建技术支撑专家和团队进驻,提出方案,破解难题。

“聚力主导产业,示范推广新技术58项,引进筛选新品种246个……”一年来的成绩不错,但更大的变化在于人的成长。

朱立贵总结到:农业生产是科技和人才的“试金石”,检验是否真本事和彰显真作为。经过一年驻扎,专家们的实验室思维正在向产业思维转变;条块科研惯性思维向农业发展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转变。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救星”来了

在王中堂到来之前,费县农民贾理昌“刚经历了一场噩梦”。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搜集各种资料自学,用一年时间辛勤耕耘四个大棚,没想到几百颗枣树只结出一颗枣。”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他将这个枣拍下来,发了朋友圈,叫卖“五万元一颗”。玩笑中透露着无奈。

正式报到之前,王中堂博士专门协调该院8个所22名专家,对老贾的大棚里做了一次“会诊”,减产原因找到了:大棚未留放风口,未配加湿装置,花期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不具备枣花坐果条件;此外,绿盲蝽虫害影响了坐果。

王中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联合农科院其他相关所研发了低残高效精准药剂+性诱剂捕杀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大棚进行结构改造,效果明显。有了专家“撑腰”,老贾一口气将大棚数量扩至19个。

老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大棚脆枣比露地早熟近一个月,价格是后者的3-4倍,所以,当年收回建棚成本没问题。”

老贾在变,天天“泡”在枣园里的王中堂也在变。他向记者强调,在农业一线搞科研,单打独斗搞应试科研不行,我们要向多学科、多团队和多单位跨行业“集团军”突破战略转变。

从石油大学辞职创业后,胡风杰携技术创业,将农业废弃物“吃干榨尽”,每天将提纯天然气输往工厂、家庭,并形成了农废利用的“费县模式”。记者了解到,这一家企业可处理费县50%以上的农牧业废弃物。

但好景不长,非专业出身的胡风杰一度被“运行负荷低、产气量低、固液分离效率低、沼液无法有效利用”等痛点卡了脖子,由此造成了二次污染。这让胡风杰无奈,“我们本来是一家环保企业,现在反倒成了被环保治理的对象”。

瞄准上述问题,该院畜牧兽医所、资源环境所派出公共卫生、重大疫病防控、农业环境、有机肥四支创新团队30多名科技人员,分工协作,难题迎刃而解。

山东省农科院拥有11个部门、21个研究所、18处分院,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农机等50多个学科团队。打造“费县样板”,一人作为链长、副镇长、科技副总等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集全院之力”的支持,有什么难题攻克不了?

科研人员深耕基层,源自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红利

放在之前,“养殖兔子、繁育兔子、销售兔子”是正宇兔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鹏的主业,但刘公言博士的到来,将这一链条延长了。

首先,刘公言根据这家企业需求,引入农科院一整套技术,包括肉兔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替抗饲料配方技术等等,使得每年每只母兔出栏商品兔数量由40只提高至45只,断奶仔兔成活率由80%提高到85%。

此外,他与北京一家相熟的宠物食品公司联系,开发兔副产品,使得正宇兔业的产品附加值由原来500元/吨大幅提高至6500-7000元/吨。

作为2019年才入职的“新人”,刘公言这一年改变挺多。他向记者坦陈,我之前一直在做机理研究,但企业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拿到成熟的技术。这倒逼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向产业科研思维转变。

在刘公言之外,更多专家选择全产业链推广模式。这代表着专家们改变常规的碎片化技术推广模式,转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转眼间,王中堂的挂职生涯即将结束。但他却不打算“打道回府”,而是申请“继续干下去”。而300多人的队伍中,这种选择,并不在少数。他们“舍家撇业”驻守地方的动力源自哪里?

这两年,山东省农科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他们在全国科研单位中率先出台了“破四唯”十条意见,强化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效果等指标;他们在全国农科系统率先推行科研任务“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同时,他们改革人事制度,一批年轻“首席”“80后”所长挑起大梁……

人才优势是科研院所最根本的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换来人才活力动力,是山东省农科院一系列改革的清晰逻辑,如今,他们将改革红利释放到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里。

他们踌躇满志,群策群力,打造样板,并渴望推而广之。三年为期,拭目以待。


附件:

上一篇: 内蒙古:让科技创新更好释放“磁场效应”

下一篇: 兴安盟倾力打造高端奶业生产基地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院地深度互动,打造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2021-08-17 09:04  来源:科技日报

每天清晨,57岁的郑礼都习惯性地到山东省费县胡阳镇的西红柿大棚转转。一年了,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他吃在胡阳,住在胡阳,在风吹日晒中奔走在各大棚之间,渴望将自己的“一身绝学”播撒到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困难不少,但办法更多。深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这是身为农业科学家的郑礼的土地情怀,更是山东省农科院的制度设计使然。

一年前,山东省农科院在国内农科系统中启动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三个突破”战略。其雄心在于它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为三个样板点,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科研人员,用科技支撑产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如何确保“论文到地里面写”?在上述战略下,山东省农科院通过制度设计将科研人员“按”在地里搞科研。这使得后者的课题,瞄准了种植户、合作社、企业成长中的“痛点”,更将制约重点产业崛起的多个难题“捋成一条链”,动员多院所、多学科、多团队跟进研发,并设立“链长制”确保落地。

在院地深度互动中,费县产业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而驻地专家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也快速成长起来。

这正是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乐意看到的。他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我们既要有压力,更要有动力,既要有决心,更要有信心,山东省农科院打造的样板,就是科技支撑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硬抽人,抽硬人”驰援革命老区,“科技引擎”来了

进入费县地界之后,路两边的奇石多了起来,它们似飞龙,似骏马,似走兽……费县,拥有我国矿藏面积大、数量多、造型奇的埋藏型地下石林。但奇石并不是这里唯一的名片。

它也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近代为沂蒙革命老区,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即诞生于此。

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为什么选择费县为突破点?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工作组组长朱立贵研究员认为:这里是革命老区,发展农业优势与挑战并存;此外,这里多山,拥有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西瓜之乡等诸多名片……一句话,费县农业基础好,科技大有可为。

费县农业有特色,在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永祥看来,费县上上下下重视农业,科技因素亟需强化,以此带动产业升级。

革命老区费县渴望技术,渴望成果,渴望人才,而山东省农科院有技术,有成果,有热情,双方一拍即合。

去年6月30日,山东省农科院“抽硬人、硬抽人”,第一批选配科研骨干40人进驻费县;同时出台规定,科研骨干每月在地方扶持时间不少于10—15天,此举推动着专家沉下心来,俯下身子,想事干事。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费县示范县建设三年工作规划》新鲜出炉。该规划梳理费县农业全产业链条,找到其中的痛点、断点,组建技术支撑专家和团队进驻,提出方案,破解难题。

“聚力主导产业,示范推广新技术58项,引进筛选新品种246个……”一年来的成绩不错,但更大的变化在于人的成长。

朱立贵总结到:农业生产是科技和人才的“试金石”,检验是否真本事和彰显真作为。经过一年驻扎,专家们的实验室思维正在向产业思维转变;条块科研惯性思维向农业发展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转变。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救星”来了

在王中堂到来之前,费县农民贾理昌“刚经历了一场噩梦”。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搜集各种资料自学,用一年时间辛勤耕耘四个大棚,没想到几百颗枣树只结出一颗枣。”

“四个大棚只结了一颗枣”,他将这个枣拍下来,发了朋友圈,叫卖“五万元一颗”。玩笑中透露着无奈。

正式报到之前,王中堂博士专门协调该院8个所22名专家,对老贾的大棚里做了一次“会诊”,减产原因找到了:大棚未留放风口,未配加湿装置,花期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不具备枣花坐果条件;此外,绿盲蝽虫害影响了坐果。

王中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联合农科院其他相关所研发了低残高效精准药剂+性诱剂捕杀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大棚进行结构改造,效果明显。有了专家“撑腰”,老贾一口气将大棚数量扩至19个。

老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大棚脆枣比露地早熟近一个月,价格是后者的3-4倍,所以,当年收回建棚成本没问题。”

老贾在变,天天“泡”在枣园里的王中堂也在变。他向记者强调,在农业一线搞科研,单打独斗搞应试科研不行,我们要向多学科、多团队和多单位跨行业“集团军”突破战略转变。

从石油大学辞职创业后,胡风杰携技术创业,将农业废弃物“吃干榨尽”,每天将提纯天然气输往工厂、家庭,并形成了农废利用的“费县模式”。记者了解到,这一家企业可处理费县50%以上的农牧业废弃物。

但好景不长,非专业出身的胡风杰一度被“运行负荷低、产气量低、固液分离效率低、沼液无法有效利用”等痛点卡了脖子,由此造成了二次污染。这让胡风杰无奈,“我们本来是一家环保企业,现在反倒成了被环保治理的对象”。

瞄准上述问题,该院畜牧兽医所、资源环境所派出公共卫生、重大疫病防控、农业环境、有机肥四支创新团队30多名科技人员,分工协作,难题迎刃而解。

山东省农科院拥有11个部门、21个研究所、18处分院,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畜禽农机等50多个学科团队。打造“费县样板”,一人作为链长、副镇长、科技副总等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集全院之力”的支持,有什么难题攻克不了?

科研人员深耕基层,源自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红利

放在之前,“养殖兔子、繁育兔子、销售兔子”是正宇兔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鹏的主业,但刘公言博士的到来,将这一链条延长了。

首先,刘公言根据这家企业需求,引入农科院一整套技术,包括肉兔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替抗饲料配方技术等等,使得每年每只母兔出栏商品兔数量由40只提高至45只,断奶仔兔成活率由80%提高到85%。

此外,他与北京一家相熟的宠物食品公司联系,开发兔副产品,使得正宇兔业的产品附加值由原来500元/吨大幅提高至6500-7000元/吨。

作为2019年才入职的“新人”,刘公言这一年改变挺多。他向记者坦陈,我之前一直在做机理研究,但企业不感兴趣,他们更希望拿到成熟的技术。这倒逼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向产业科研思维转变。

在刘公言之外,更多专家选择全产业链推广模式。这代表着专家们改变常规的碎片化技术推广模式,转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转眼间,王中堂的挂职生涯即将结束。但他却不打算“打道回府”,而是申请“继续干下去”。而300多人的队伍中,这种选择,并不在少数。他们“舍家撇业”驻守地方的动力源自哪里?

这两年,山东省农科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他们在全国科研单位中率先出台了“破四唯”十条意见,强化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效果等指标;他们在全国农科系统率先推行科研任务“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同时,他们改革人事制度,一批年轻“首席”“80后”所长挑起大梁……

人才优势是科研院所最根本的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换来人才活力动力,是山东省农科院一系列改革的清晰逻辑,如今,他们将改革红利释放到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里。

他们踌躇满志,群策群力,打造样板,并渴望推而广之。三年为期,拭目以待。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