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院市合作为巴彦淖尔农牧业注入科技强“芯”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1-07-26 09:3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7月16日、17日,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头顶烈日、脚踩泥土,为参加2021年度院市科技合作项目中期检查暨会场观摩的人员及周边的农牧民讲解着农牧业新技术、新进展。大家在田间地头享受了一场科技盛宴。

如何提高大棚的种植效益?“大棚‘早春茬甜瓜+秋延后番茄豆角辣椒’一年两茬栽培模式能有效解决倒春寒频发导致的早春甜瓜受冷冻害、秋延后茬采收期短等问题,实现提早上市和秋延后栽培产量增加,亩均可增收3000元左右……”研究员姜伟给出答案。

如何让白茫茫的盐碱地变身米粮川?副研究员景宇鹏通过集成精准滴灌水盐调控技术、盐碱地原土造林栽植模式、适时适量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措施,构建适合于河套地区的精准滴灌水盐调控盐碱地原土造林技术,并开展示范、培训和技术指导。

如何选育出集多羔、高产肉、增重速度快的超高繁殖力肉羊新品系?刘永斌研究员的团队以巴彦淖尔地区养殖的主要肉羊品种为基础,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收集血液进行基因组分析,掌握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构建品种特异的分子标记数据库,建设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种羊追溯系统。

……

农牧业科技要为农牧、强农牧。附近的农牧民闻风赶来,驻足聆听。

“以前老人们讲,没文化只能去种地。现在我们讲,没文化种不好地。村里人需要技术,也渴望技术。你看,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的大棚年年丰收,腰包也越来越鼓。”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田有凤乐呵呵地说。

特色果蔬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示范、籽用西葫芦新品种“金地系列”绿色高效应用与推广、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示范、向日葵扩行降密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肉羊二元三元杂交技术示范、沿黄灌区耕地保育与盐碱地治理技术示范……农牧业科技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一项项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澎湃的引擎。

2018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巴彦淖尔市签订了《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农牧业科技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通过“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技术服务企业”的模式,将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科学技术、人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河套大地上推广应用了一系列优良新品种和增产增效新技术,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巴彦淖尔市也把同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合作作为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联动,推动成果的落地转化。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理顺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个要素的脉络,院市合作硕果累累:以向日葵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从品种筛选、合理密植到农机农艺相配套的技术集成,促进新品种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应用进程;针对向日葵、小麦、玉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品种单一、地膜过量使用、利用率低、标准化种植水平和普及程度较低、病虫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普及不够等问题,对项目实施地核心示范区进行科学设置,培育新品种、建立新模式;重点开展向日葵有害生物防治、除草剂减施等技术,以及标准化的植保器械、药剂和精准、安全、规范、轻简化的植保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解决根结线虫制约设施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绵羊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选种和配种难、杂交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低、成本高、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

院市合作,让科技成果找到了“娘家”。参与项目的科技人员纷纷表示,农牧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不能仅仅写在论文里,而要面向农村牧区,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第一推动力,为农牧民谋福祉。


附件:

上一篇: 981.5亿!包头签下34个高质量项目“大单”

下一篇: 我区稀土镀锌板开始工业化批量生产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院市合作为巴彦淖尔农牧业注入科技强“芯”

发布时间:2021-07-26 09:15  来源:内蒙古日报

    7月16日、17日,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头顶烈日、脚踩泥土,为参加2021年度院市科技合作项目中期检查暨会场观摩的人员及周边的农牧民讲解着农牧业新技术、新进展。大家在田间地头享受了一场科技盛宴。

如何提高大棚的种植效益?“大棚‘早春茬甜瓜+秋延后番茄豆角辣椒’一年两茬栽培模式能有效解决倒春寒频发导致的早春甜瓜受冷冻害、秋延后茬采收期短等问题,实现提早上市和秋延后栽培产量增加,亩均可增收3000元左右……”研究员姜伟给出答案。

如何让白茫茫的盐碱地变身米粮川?副研究员景宇鹏通过集成精准滴灌水盐调控技术、盐碱地原土造林栽植模式、适时适量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措施,构建适合于河套地区的精准滴灌水盐调控盐碱地原土造林技术,并开展示范、培训和技术指导。

如何选育出集多羔、高产肉、增重速度快的超高繁殖力肉羊新品系?刘永斌研究员的团队以巴彦淖尔地区养殖的主要肉羊品种为基础,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收集血液进行基因组分析,掌握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构建品种特异的分子标记数据库,建设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种羊追溯系统。

……

农牧业科技要为农牧、强农牧。附近的农牧民闻风赶来,驻足聆听。

“以前老人们讲,没文化只能去种地。现在我们讲,没文化种不好地。村里人需要技术,也渴望技术。你看,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我们的大棚年年丰收,腰包也越来越鼓。”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田有凤乐呵呵地说。

特色果蔬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示范、籽用西葫芦新品种“金地系列”绿色高效应用与推广、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示范、向日葵扩行降密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肉羊二元三元杂交技术示范、沿黄灌区耕地保育与盐碱地治理技术示范……农牧业科技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一项项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澎湃的引擎。

2018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巴彦淖尔市签订了《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农牧业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农牧业科技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通过“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技术服务企业”的模式,将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科学技术、人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河套大地上推广应用了一系列优良新品种和增产增效新技术,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巴彦淖尔市也把同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合作作为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联动,推动成果的落地转化。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理顺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个要素的脉络,院市合作硕果累累:以向日葵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从品种筛选、合理密植到农机农艺相配套的技术集成,促进新品种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应用进程;针对向日葵、小麦、玉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品种单一、地膜过量使用、利用率低、标准化种植水平和普及程度较低、病虫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普及不够等问题,对项目实施地核心示范区进行科学设置,培育新品种、建立新模式;重点开展向日葵有害生物防治、除草剂减施等技术,以及标准化的植保器械、药剂和精准、安全、规范、轻简化的植保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解决根结线虫制约设施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绵羊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选种和配种难、杂交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低、成本高、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

院市合作,让科技成果找到了“娘家”。参与项目的科技人员纷纷表示,农牧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不能仅仅写在论文里,而要面向农村牧区,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第一推动力,为农牧民谋福祉。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