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科技创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29 09:49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在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日前召开的第二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晓东就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情况进行了发布。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科技工作在助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上,围绕绿色种养殖高新技术集成示范、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技术瓶颈,组织实施技术攻关,培育蒙清、草原御驴、燕谷坊、稼泰等一批本地企业和品牌。乳产业相关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产品迭代更替、推陈出新,乳糖消减、脱盐乳清粉、国内首个母乳数据库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研制成功。在新能源领域,已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太阳能单晶硅、半导体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站及光伏配套产业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国家火炬计划呼和浩特生物发酵特色产业基地和重点生物技术企业,开展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形成“玉米→淀粉→生物发酵制品→副产物→种植→玉米”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发酵“三废”无害化处理、循环化关键技术、新型及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都取得重大进展。在新材料、电子信息、大数据产业,晶环电子研发出全球最大450公斤级超大尺寸高品质泡生法蓝宝石晶体,还将突破450kg—700kg多种规格蓝宝石晶体的开发技术,解决目前蓝宝石晶体在防弹和红外窗口等特种应用中需求问题,填补国内空白。显鸿科技成功研制出国密算法物联网芯片“蒙芯”。
呼和浩特市逐步加大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获中央、自治区和市本级科技资金支持共计17.7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加快。同时,呼和浩特市还不断创新财政性经费的支持方式,采取科技项目资金、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和政策兑现项目资金的“组合拳”鼓励创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共19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13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和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共41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星创天地”分别为11家和41家。全市累计拥有各级各类研发机构441家,成为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新引擎。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136家,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41家,占全区总数的32%,数量均居全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