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科学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1-06-18 09:29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目前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北京:曾经的荒漠化边缘城市华丽转身

在北京,曾经的荒漠化边缘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壮美画卷正在京华大地徐徐展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有1.3%。五十年代全市年均沙尘天气达26天。‘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和‘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这样的顺口溜,正是彼时北京生态的真实写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胡俊说。

面对着脆弱的绿化家底,北京开始了植树播绿斗风沙的艰苦战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一项专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于2000年6月份启动,门头沟等7个区被纳入工程范围,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施策斗风沙。据统计,两期工程至今已累计完成896万亩造林营林任务。从2012年开始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突出利用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造林绿化,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营造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多功能森林25.3万亩,使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的治理。”胡俊说。

大片的绿色压制了肆虐的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据北京观象台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沙尘最为严重,沙尘每年多达26天。近年来这一数字更是降至3天。

库布其:植被覆盖度由3%增长到了53%

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支持治沙龙头企业市场化、产业化治理沙漠的策略,其中亿利集团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的创新实践令人眼前一亮。

“库布其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曾经长期危害黄河流域及中国北方生态安全。30多年来亿利集团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自主研发了微创气流植树、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等技术,辅以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和飞播造林,植被覆盖度由3%增长到了53%。库布其流沙不再阻断黄河,沙尘暴天气减少了90%。”亿利库布其生态事业集团生态修复组组长常朝晖说。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库布其沙漠有效治理、绿化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带动10.2万人摆脱贫困。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目前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已建成了200多万亩的沙峰碳汇林。2020年,我们在沿黄河流域的库布其沙漠等启动治沙碳汇林项目,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完成治理沙漠100万亩、种植1亿棵树的治沙碳汇林。截至2021年5月,已经在几大沙漠种植各类树木3000万株。同时,通过推广库布其模式和技术我们承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1亿棵树工程技术服务。”常朝晖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将科学绿化要求贯穿防治、监管全过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机制,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成熟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模式,加强对科学防治重难点问题的研究。


附件:

上一篇: 全球首个直接零碳排放氨合成方法问世

下一篇: 鄂尔多斯市召开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学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发布时间:2021-06-18 09:49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目前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北京:曾经的荒漠化边缘城市华丽转身

在北京,曾经的荒漠化边缘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壮美画卷正在京华大地徐徐展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有1.3%。五十年代全市年均沙尘天气达26天。‘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和‘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这样的顺口溜,正是彼时北京生态的真实写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胡俊说。

面对着脆弱的绿化家底,北京开始了植树播绿斗风沙的艰苦战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一项专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于2000年6月份启动,门头沟等7个区被纳入工程范围,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施策斗风沙。据统计,两期工程至今已累计完成896万亩造林营林任务。从2012年开始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突出利用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造林绿化,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营造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多功能森林25.3万亩,使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的治理。”胡俊说。

大片的绿色压制了肆虐的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据北京观象台统计,上世纪50年代北京沙尘最为严重,沙尘每年多达26天。近年来这一数字更是降至3天。

库布其:植被覆盖度由3%增长到了53%

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支持治沙龙头企业市场化、产业化治理沙漠的策略,其中亿利集团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的创新实践令人眼前一亮。

“库布其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曾经长期危害黄河流域及中国北方生态安全。30多年来亿利集团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自主研发了微创气流植树、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等技术,辅以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和飞播造林,植被覆盖度由3%增长到了53%。库布其流沙不再阻断黄河,沙尘暴天气减少了90%。”亿利库布其生态事业集团生态修复组组长常朝晖说。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库布其沙漠有效治理、绿化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带动10.2万人摆脱贫困。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治理,目前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已建成了200多万亩的沙峰碳汇林。2020年,我们在沿黄河流域的库布其沙漠等启动治沙碳汇林项目,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完成治理沙漠100万亩、种植1亿棵树的治沙碳汇林。截至2021年5月,已经在几大沙漠种植各类树木3000万株。同时,通过推广库布其模式和技术我们承接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1亿棵树工程技术服务。”常朝晖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将科学绿化要求贯穿防治、监管全过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机制,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成熟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模式,加强对科学防治重难点问题的研究。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