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创成果和科普活动惠及于民 ——自治区科技活动周暨第二十六届全区科普活动宣传周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1-05-25 09:50 来源:包头日报
5月22日上午,包头科技馆室外广场上热闹非凡,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各种科普展台前流连,消防机器人、反恐救援装备、科普书籍、五花八门的水果新品种吸引了大小观众的目光,好奇者还动手操作,在人机互动中体验科技进步的魅力。
科技活动周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每年5月的第三周,全国范围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旨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于民。
当天,在包头市启动的自治区科技活动周暨第二十六届全区科普活动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除了各种科学互动体验,还有科技咨询、义诊,以及针对广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及实操专题讲座。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本次科技周的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同时举行的科技成果与成就展呈现了科技创新在内蒙古开花结果的繁荣景象。科技周期间,包头市还将陆续组织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科普讲座及医疗义诊进社区等活动。
“孩子们,使用灭火器要站在上风口,发现火警要第一时间拨打119。”在包头消防支队展台前,消防员一边讲解消防知识,一边帮一名孩子拿稳灭火器。一阵白烟过后,燃烧的火苗被准确扑灭,孩子兴奋地拍着小手。一旁的家长曹先生说:“孩子对科技知识很感兴趣,动手能力很强,特别喜欢展出的无人机、遥控机器人等,希望今后多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二学生刘欢看完展览后,坦言智能化的普及程度之高令他大开眼界。“新冠肺炎快速溯源、二维码普及等都是科技飞速发展的见证,科技创新不停刷新着我们的旧观念,希望我将来也成为一名有用的科技人才,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奋斗。”
科技周活动也是对包头市科研发展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近年来,包头市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93%,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新型研发机构4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3家、院士工作站6家,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实现产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25%。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高温气冷堆球形组件、系列电动轮矿用汽车、高速百米轨等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副处长丁惠说,今年自治区将采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兴蒙”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希望通过开展科技周活动,为“科技兴蒙”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