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21-05-19 10:31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

地方投资冲动仍存,专家建言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碳达峰“1+N”政策体系正加速浮出水面,路线图渐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国家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各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均在抓紧制定,部分方案已初步成型并上报,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也在积极谋划。

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力严控“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开展新一轮排查清理。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地方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仍存,建议推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长期“碳中和”目标相匹配,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

“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透露,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上报相关部委,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也在抓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地方同样在密集谋划。宁夏对标国家标准体系,抓紧部署制定实现碳达峰行动方案。上海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天津正在深入研究碳达峰方案编制和能源、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安排,强调确保深入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统筹研究、科学量化天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要求统筹落实、一体推进。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双碳”目标下,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成为重头戏,近期“两高”项目严控力度不断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继4月30日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后,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3日再次召开会议,对一季度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浙江、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进行“点名”,要求相关地区大力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同时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拿下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4月15日也发文要求,严把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两高”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

各地也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两高”项目排查和整改力度。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专题调研,提出严格控制新上“两高”项目建设,认真开展“两高”项目排查清理,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坚决进行整改。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围绕“两高”项目和“双控”目标实行更加严格的措施,严禁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提出坚决压减“两高”项目,形成全省“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清单,并印发各市拟上“两高”项目压减意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政策环境带来低碳产品设计、低碳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要求,高碳排放、低能效新建设施审批更加严苛。未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从发电领域扩展至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届时在碳减排方面表现较差的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行压力,高效清洁企业则有望借此建立竞争优势。

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地方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未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因素的影响,拟于‘十四五’投产达产的‘两高’项目新增能耗超出新增用能空间,能耗‘双控’形势十分严峻。”董战峰指出,有些地方对严控“两高”项目的思想认识和行动不充分、管控和落实不到位,仍然将2030年之前视作上“两高”项目的窗口期。同时,“两高”行业还存在企业生态环境主体责任缺位、区域污染削减责任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据了解,在日前结束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山西、安徽等多地存在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盲目上马“两高”项目的现象。董战峰建议,改变传统发展思维,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环境容量作为环境准入的门槛,推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长期“碳中和”目标相匹配。坚决杜绝“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源头管控力度,严控“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用电、贷款等。再次,优化能耗存量,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此外,加大能耗“双控”目标考核力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能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对标对表推进机制。


附件:

上一篇: 天然优势叠加科技支撑 内蒙古河套农业走向更高端

下一篇: 中央投资引领 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启动实施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

发布时间:2021-05-19 10: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

地方投资冲动仍存,专家建言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碳达峰“1+N”政策体系正加速浮出水面,路线图渐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国家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各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均在抓紧制定,部分方案已初步成型并上报,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也在积极谋划。

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力严控“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开展新一轮排查清理。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地方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仍存,建议推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长期“碳中和”目标相匹配,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

“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透露,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上报相关部委,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也在抓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地方同样在密集谋划。宁夏对标国家标准体系,抓紧部署制定实现碳达峰行动方案。上海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天津正在深入研究碳达峰方案编制和能源、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安排,强调确保深入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统筹研究、科学量化天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要求统筹落实、一体推进。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双碳”目标下,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成为重头戏,近期“两高”项目严控力度不断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继4月30日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后,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3日再次召开会议,对一季度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浙江、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进行“点名”,要求相关地区大力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同时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拿下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4月15日也发文要求,严把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两高”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

各地也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两高”项目排查和整改力度。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专题调研,提出严格控制新上“两高”项目建设,认真开展“两高”项目排查清理,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坚决进行整改。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围绕“两高”项目和“双控”目标实行更加严格的措施,严禁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提出坚决压减“两高”项目,形成全省“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清单,并印发各市拟上“两高”项目压减意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政策环境带来低碳产品设计、低碳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要求,高碳排放、低能效新建设施审批更加严苛。未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从发电领域扩展至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届时在碳减排方面表现较差的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行压力,高效清洁企业则有望借此建立竞争优势。

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地方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未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因素的影响,拟于‘十四五’投产达产的‘两高’项目新增能耗超出新增用能空间,能耗‘双控’形势十分严峻。”董战峰指出,有些地方对严控“两高”项目的思想认识和行动不充分、管控和落实不到位,仍然将2030年之前视作上“两高”项目的窗口期。同时,“两高”行业还存在企业生态环境主体责任缺位、区域污染削减责任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据了解,在日前结束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山西、安徽等多地存在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盲目上马“两高”项目的现象。董战峰建议,改变传统发展思维,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环境容量作为环境准入的门槛,推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长期“碳中和”目标相匹配。坚决杜绝“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源头管控力度,严控“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用电、贷款等。再次,优化能耗存量,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产业。此外,加大能耗“双控”目标考核力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能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对标对表推进机制。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