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新动能冲刺高大上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 发布日期:2021-05-14 09:3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初夏时节,记者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看到,树木吐绿,环境整洁,生产有序,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新,这种由外到内的新,再也没有人们传统意识中装备制造产业傻大黑粗的样子。

包头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自治区装备制造业中独占鳌头,占比达70%以上。经过6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客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铁路设备及零部件、煤炭石油综采设备、风光新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门类较全的产业集群。

产业向集群化迈进。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争取国家自治区首台套保险补偿,合作或引进杉杉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比亚迪新能源车用电池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自治区和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投资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包头市重型汽车、铁路设备、煤炭石油综采设备、工程机械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步确立,包头盛泰、中车电机、杉杉新能源客车、昊明电池、通威、阿特斯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风光新能源装备等中外合资、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多元发展态势进一步丰富。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包头市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均位居自治区首位。智能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领域新产品开发显著。研制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如无人驾驶矿山用矿用车、P91和P92超超临界电站用厚壁无缝钢管、新能源牵引车、AP1000核燃料元件、稀土永磁电机、大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昊明新能源车用电池、稀宝博为移动核磁影像共振仪等,奠定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装备水平向智能化提升。加大“互联网+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为产业提供后发动力。依托一机集团万佳信息公司的技术优势,通过机床数字化改造升级、数控机床设备智能联网、构建开放共享的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平台等系列工程,整合工业设计与制造资源,推进加工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服务等应用,实现“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的目标。该项目成为工信部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试点。

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侯永峰表示:“以我们园区为例,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个重大历史性机遇面前,园区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与清洁能源生产相关的装备制造产业,为全市打造‘风光氢核’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硅谷’提供助力。同时,在风电装备产业、氢燃料动力装备、数字储能产业基地、核电宝、核辐照、核医学筛查等相关核技术设备制造和民品技术应用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包头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简单说,目前就是培育新动能,迈向中高端,让装备制造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巩固发展重车装备、新能源装备、铁路装备、综采装备、机电装备、工程机械装备6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顺应和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发展趋势,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规模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动能转换和新动能成长。

2021年一季度,园区整体经济运行良好,累计实现产值1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17%;实现税收3.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7%。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按照自治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于2006年起步建设的自治区级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新规划区根据不同功能,规划建设了“三新一高”产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核技术应用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和生产生活配套园,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立园。园区从打下第一根桩基起,就秉承“生态立园”的创新绿色发展之路,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集约利用、招商引资等全方位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特色化发展;宁缺毋滥,严把项目准入关;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不准入驻”的绿色环保招商原则,建立企业和项目准入机制及审批流程,对拟引进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做到绝不松口,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入驻的企业包括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中复连众(包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太阳电缆、杉杉科技、阿特斯阳光能源、晶澳太阳能、上机数控等行业内领军企业、上市公司及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工业企业,均为绿色制造、无污染、低排放企业。

“智造”强园。以“智造”代替单纯的制造,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已经成为如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园区建立生态标准体系,探索“生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多赢”。园区全面开展了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依托云计算、物联网、AI识别、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展开经济决策系统、视频安全监控、水电能源监控、环境监测、智慧管线、大屏系统、移动端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辅助建设指挥中心和科创中心,用于园区的指挥调度和对外展示。

推进绿色智能项目。园区建设培育了弘元新材料(包头)单晶项目、晶澳单晶硅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生产项目,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着力培养起杉杉新能源汽车、一机集团林峰铸造等绿色发展排头兵企业。2020年,共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个,其中,“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占比77.77%。截至目前,杉杉科技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建成,原料预处理改性车间、成品预处理加工车间、碳化成品加工车间已全部投产,到2020年12月底,已实现产值10亿元。弘元新材料(包头)单晶项目,单晶硅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二期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进行试生产,实现产值26.95亿元,阿特斯太阳能铸锭项目,一期99台多晶铸锭炉已全部投产,二期首批24台单晶炉已投产,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产值6.7亿元,晶澳单晶硅项目,224+192台单晶炉已全部投产,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产值16.38亿元。

自建成以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通过绿色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优化园区空间布局、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等方面创启绿色经济建设工作,在生态绿色的前提下探索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之路。34.86%的绿化覆盖率,成就了园区管委会大楼外,新建区、新规划区绿树成荫,厂房鳞次栉比,头顶蓝天白云,没有一根烟囱,园区企业均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生态绿色发展画卷。

把绿化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努力追求绿色GDP和不冒烟税收,通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2018年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在评价指标中,园区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等11个指标超过引领评选标准引领值。2020年园区晶澳太阳能、天盛重工、弘元新材料、阿特斯等10余户企业进行创建绿色工厂工作,晶澳太阳能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天盛重工、弘元新材料等企业荣获自治区绿色工厂,并获得自治区资金支持。

发展“晶”项目,串起新兴产业“绿色光伏链”。以无锡上机弘元新材料包头5GW单晶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晶澳3GW拉晶铸锭项目等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代表的硅晶生产项目一期实现稳定生产,二期全部开工建设,配套引进的新余群禾石英制品生产项目也正在全力推进,提振着包头市打造北方地区晶硅产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3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光伏企业选址包头装备园区,得益于地区能源成本较低,晶硅原材料丰富。项目全部建成后,必将为包头市延伸光伏产业链条,打造光伏优势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作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2013年,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个千亿元级园区;荣膺自治区科技厅和科技部、工信部命名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念淮说:“目前,包头市正在全力加速实施光伏产业链‘高值化’策略,引进了一些在国内外具备雄厚资本实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光伏企业,又稳步推进上游的多晶硅原料、硅锭和硅片生产,还积极向下游光伏系统集成应用方向拓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这是包头市从全方位发展光伏产业着眼的动能转换手段。作为链上的一员,弘元会继续为提振包头市打造北方地区晶硅产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贡献力量。”


附件:

上一篇: 全国首套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在包钢启用

下一篇: 包头市4企业1产品入列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名单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新动能冲刺高大上

发布时间:2021-05-14 09:17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

初夏时节,记者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看到,树木吐绿,环境整洁,生产有序,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新,这种由外到内的新,再也没有人们传统意识中装备制造产业傻大黑粗的样子。

包头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自治区装备制造业中独占鳌头,占比达70%以上。经过6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客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铁路设备及零部件、煤炭石油综采设备、风光新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门类较全的产业集群。

产业向集群化迈进。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争取国家自治区首台套保险补偿,合作或引进杉杉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比亚迪新能源车用电池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自治区和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投资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包头市重型汽车、铁路设备、煤炭石油综采设备、工程机械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步确立,包头盛泰、中车电机、杉杉新能源客车、昊明电池、通威、阿特斯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风光新能源装备等中外合资、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多元发展态势进一步丰富。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包头市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均位居自治区首位。智能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领域新产品开发显著。研制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如无人驾驶矿山用矿用车、P91和P92超超临界电站用厚壁无缝钢管、新能源牵引车、AP1000核燃料元件、稀土永磁电机、大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昊明新能源车用电池、稀宝博为移动核磁影像共振仪等,奠定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装备水平向智能化提升。加大“互联网+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为产业提供后发动力。依托一机集团万佳信息公司的技术优势,通过机床数字化改造升级、数控机床设备智能联网、构建开放共享的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平台等系列工程,整合工业设计与制造资源,推进加工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服务等应用,实现“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的目标。该项目成为工信部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试点。

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侯永峰表示:“以我们园区为例,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个重大历史性机遇面前,园区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与清洁能源生产相关的装备制造产业,为全市打造‘风光氢核’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硅谷’提供助力。同时,在风电装备产业、氢燃料动力装备、数字储能产业基地、核电宝、核辐照、核医学筛查等相关核技术设备制造和民品技术应用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包头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简单说,目前就是培育新动能,迈向中高端,让装备制造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巩固发展重车装备、新能源装备、铁路装备、综采装备、机电装备、工程机械装备6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顺应和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发展趋势,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规模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动能转换和新动能成长。

2021年一季度,园区整体经济运行良好,累计实现产值1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17%;实现税收3.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7%。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按照自治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于2006年起步建设的自治区级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新规划区根据不同功能,规划建设了“三新一高”产业园、创新创业产业园、核技术应用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和生产生活配套园,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生态立园。园区从打下第一根桩基起,就秉承“生态立园”的创新绿色发展之路,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集约利用、招商引资等全方位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特色化发展;宁缺毋滥,严把项目准入关;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不准入驻”的绿色环保招商原则,建立企业和项目准入机制及审批流程,对拟引进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做到绝不松口,着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入驻的企业包括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中复连众(包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太阳电缆、杉杉科技、阿特斯阳光能源、晶澳太阳能、上机数控等行业内领军企业、上市公司及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工业企业,均为绿色制造、无污染、低排放企业。

“智造”强园。以“智造”代替单纯的制造,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无疑已经成为如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园区建立生态标准体系,探索“生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多赢”。园区全面开展了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依托云计算、物联网、AI识别、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展开经济决策系统、视频安全监控、水电能源监控、环境监测、智慧管线、大屏系统、移动端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辅助建设指挥中心和科创中心,用于园区的指挥调度和对外展示。

推进绿色智能项目。园区建设培育了弘元新材料(包头)单晶项目、晶澳单晶硅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生产项目,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着力培养起杉杉新能源汽车、一机集团林峰铸造等绿色发展排头兵企业。2020年,共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个,其中,“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占比77.77%。截至目前,杉杉科技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20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建成,原料预处理改性车间、成品预处理加工车间、碳化成品加工车间已全部投产,到2020年12月底,已实现产值10亿元。弘元新材料(包头)单晶项目,单晶硅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二期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进行试生产,实现产值26.95亿元,阿特斯太阳能铸锭项目,一期99台多晶铸锭炉已全部投产,二期首批24台单晶炉已投产,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产值6.7亿元,晶澳单晶硅项目,224+192台单晶炉已全部投产,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产值16.38亿元。

自建成以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通过绿色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优化园区空间布局、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等方面创启绿色经济建设工作,在生态绿色的前提下探索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之路。34.86%的绿化覆盖率,成就了园区管委会大楼外,新建区、新规划区绿树成荫,厂房鳞次栉比,头顶蓝天白云,没有一根烟囱,园区企业均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生态绿色发展画卷。

把绿化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努力追求绿色GDP和不冒烟税收,通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2018年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在评价指标中,园区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等11个指标超过引领评选标准引领值。2020年园区晶澳太阳能、天盛重工、弘元新材料、阿特斯等10余户企业进行创建绿色工厂工作,晶澳太阳能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天盛重工、弘元新材料等企业荣获自治区绿色工厂,并获得自治区资金支持。

发展“晶”项目,串起新兴产业“绿色光伏链”。以无锡上机弘元新材料包头5GW单晶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晶澳3GW拉晶铸锭项目等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代表的硅晶生产项目一期实现稳定生产,二期全部开工建设,配套引进的新余群禾石英制品生产项目也正在全力推进,提振着包头市打造北方地区晶硅产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3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光伏企业选址包头装备园区,得益于地区能源成本较低,晶硅原材料丰富。项目全部建成后,必将为包头市延伸光伏产业链条,打造光伏优势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作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2013年,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个千亿元级园区;荣膺自治区科技厅和科技部、工信部命名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念淮说:“目前,包头市正在全力加速实施光伏产业链‘高值化’策略,引进了一些在国内外具备雄厚资本实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光伏企业,又稳步推进上游的多晶硅原料、硅锭和硅片生产,还积极向下游光伏系统集成应用方向拓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这是包头市从全方位发展光伏产业着眼的动能转换手段。作为链上的一员,弘元会继续为提振包头市打造北方地区晶硅产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贡献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