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厅铆定“三个10”目标 奋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1-02-10 00:00 来源:科技部
2021年,湖北省科技厅将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部署要求,以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政治保障,奋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力争2021年,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超过1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超过10%。
一是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级。全力支持武汉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服务武汉城市圈打造“一体化、同城化”创新发展升级版。支持襄阳、宜昌建设区域创新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强化科技创新点面支撑、多点发力。
二是强化基地平台体系化布局。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等6个湖北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求,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基地,积极争建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新建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百千万”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百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抢占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准支持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扩规提能,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开展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培育行动,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措施,加快培育万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
四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围绕“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瞄准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生物育种、前沿材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空天科技、海洋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实施重点产业创新链科技重大专项,深入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培植一批具有先发优势的未来产业。
五是实施“楚才兴鄂”科创人才行动计划。抓住培养、引进、用好、留住四个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推进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统筹实施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等,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引导省内外科技人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线。
六是提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能力。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布点组网”,优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体系,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大力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发中心、离岸创新中心等建设,聚焦重点优势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科技合作新机制,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领构建长江中游协同创新共同体。
七是坚持不懈优化科技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湖北科技一网通平台”,推进科技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深入实施“科研减负行动2.0”行动,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重点推进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加快“双创”服务升级,常态化组织科技成果“联百校、转千果”“高校行、市州行”等推介对接活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态圈;深入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引导创投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企业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