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放眼科学前沿,西双版纳有座“国际岛”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1-02-10 00:0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云南西双版纳勐仑镇,澜沧江重要支流——罗梭江在这里绕了一个曲折的大弯,围成一个葫芦形的岛。岛上四季鲜花不败,处处鸟鸣虫嘶。

1959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在这里披荆斩棘,带着“17勇士”,“双手劈开葫芦岛”,创建了我国第一座热带植物园。

如今,这座占地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万多种,保留有250公顷热带雨林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因其前沿的研究实力和开放的平台享誉世界。

高水平国际合作传统源远流长

2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领衔国内外12家机构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榕属植物种间杂交以及传粉者之间存在极端混乱的协同进化历史,打破了传统观点。这也是这个团队2020年底在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榕-蜂基因组,揭示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蜂协同多样化分子机制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项工作,既有国内伙伴,也有来自巴拿马斯密森热带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院和蒙彼利埃大学、美国的马里兰大学、莫顿树木园、佐治亚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以及巴西圣保罗大学等院校的国际同行,合作的大门一直敞开。”项目负责人、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研究员说。

类似的工作,在版纳植物园不胜枚举。一项项研究震惊世界:横断山是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难所、开花植物或起源于侏罗纪甚至更早时期、植物化石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万年前的亚热带森林、发现首个蜘蛛哺乳……每年都有数百项重磅成果在这个边陲小镇“开花”,国际合作也成为传统。

“在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需的。基础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一些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国内外科学家协同攻关。”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版纳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致力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来自万里之遥的科学家找到第二故乡

高力行研究员,是国际著名生态生物学家、版纳植物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是较早来勐仑的一名英籍“老外”。

“30多年前,只有个别美欧日的研究人员,因为研究课题原因来到版纳。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我认为版纳植物园是世界上少有的、人员组成相当国际化的研究机构。”高力行说,在这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平等交流。版纳植物园在东南亚甚至美洲、非洲热带地区的科学研究令人瞩目。

美丽的葫芦岛上,近年又来了许多新勐仑人。

景观生态研究组组长艾丽丝·凯瑟琳·休斯研究员属于年轻一代的英国人。她说,相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热带亚洲的生物保护工作少有人关注,而中国具备引领这个区域生物保护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热带亚洲的生物保护作出贡献,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机构比得上版纳植物园。

卢苹是来自泰国的在读博士生,跟随版纳植物园杨效东研究员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真菌群落以及中国西南热带雨林土壤驱动因子的问题,让她着迷不已。这里有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先进的设备,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常在一起边享受美食边讨论工作,像家一样。“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能继续做博士后,今后在版纳植物园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卢苹说。

近年来,有来自43个国家的118名外籍人员在版纳植物园工作、学习。其中外籍职工10人,有6人担任研究组组长;留学生88人,外籍博士后20人。

与此同时,苏涛、星耀武、范泽鑫……记者熟识的一大批80后研究员,如版纳植物园的雨后春笋,快速成长,成果卓著。

“这得益于版纳植物园自信、开放、宽松的科研政策,也得益于一代代高水准科学家的培育与传承。在国际化的版纳植物园工作,能让我们把握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开展前人没有尝试过的跨学科合作。”苏涛研究员说。


附件:

上一篇: 恩施高新区进入科技部以升促建调研名单

下一篇: 河南省科技厅聚焦关键技术攻关 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放眼科学前沿,西双版纳有座“国际岛”

发布时间:2021-02-10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云南西双版纳勐仑镇,澜沧江重要支流——罗梭江在这里绕了一个曲折的大弯,围成一个葫芦形的岛。岛上四季鲜花不败,处处鸟鸣虫嘶。

1959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在这里披荆斩棘,带着“17勇士”,“双手劈开葫芦岛”,创建了我国第一座热带植物园。

如今,这座占地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万多种,保留有250公顷热带雨林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因其前沿的研究实力和开放的平台享誉世界。

高水平国际合作传统源远流长

2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版纳植物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领衔国内外12家机构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榕属植物种间杂交以及传粉者之间存在极端混乱的协同进化历史,打破了传统观点。这也是这个团队2020年底在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榕-蜂基因组,揭示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蜂协同多样化分子机制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项工作,既有国内伙伴,也有来自巴拿马斯密森热带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院和蒙彼利埃大学、美国的马里兰大学、莫顿树木园、佐治亚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以及巴西圣保罗大学等院校的国际同行,合作的大门一直敞开。”项目负责人、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研究员说。

类似的工作,在版纳植物园不胜枚举。一项项研究震惊世界:横断山是高寒植物的起源地和避难所、开花植物或起源于侏罗纪甚至更早时期、植物化石揭示青藏高原中部4700万年前的亚热带森林、发现首个蜘蛛哺乳……每年都有数百项重磅成果在这个边陲小镇“开花”,国际合作也成为传统。

“在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需的。基础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一些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国内外科学家协同攻关。”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版纳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致力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来自万里之遥的科学家找到第二故乡

高力行研究员,是国际著名生态生物学家、版纳植物园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是较早来勐仑的一名英籍“老外”。

“30多年前,只有个别美欧日的研究人员,因为研究课题原因来到版纳。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我认为版纳植物园是世界上少有的、人员组成相当国际化的研究机构。”高力行说,在这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平等交流。版纳植物园在东南亚甚至美洲、非洲热带地区的科学研究令人瞩目。

美丽的葫芦岛上,近年又来了许多新勐仑人。

景观生态研究组组长艾丽丝·凯瑟琳·休斯研究员属于年轻一代的英国人。她说,相较于热带美洲和非洲,热带亚洲的生物保护工作少有人关注,而中国具备引领这个区域生物保护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热带亚洲的生物保护作出贡献,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机构比得上版纳植物园。

卢苹是来自泰国的在读博士生,跟随版纳植物园杨效东研究员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真菌群落以及中国西南热带雨林土壤驱动因子的问题,让她着迷不已。这里有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先进的设备,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常在一起边享受美食边讨论工作,像家一样。“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能继续做博士后,今后在版纳植物园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卢苹说。

近年来,有来自43个国家的118名外籍人员在版纳植物园工作、学习。其中外籍职工10人,有6人担任研究组组长;留学生88人,外籍博士后20人。

与此同时,苏涛、星耀武、范泽鑫……记者熟识的一大批80后研究员,如版纳植物园的雨后春笋,快速成长,成果卓著。

“这得益于版纳植物园自信、开放、宽松的科研政策,也得益于一代代高水准科学家的培育与传承。在国际化的版纳植物园工作,能让我们把握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开展前人没有尝试过的跨学科合作。”苏涛研究员说。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