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西:“全国百强”抢占高端制造业强市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1-01-11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1月9日,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在山东省莱西市胶东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开工奠基,吹响了莱西推进“项目落地年”的冲锋号,标志着莱西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推动莱西高端产业发展、促进胶东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赛道
“作为中科曙光数创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额4亿元,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液态冷却技术与产品研发中心,建设技术一流的液冷设备组件生产和整机总装工厂,项目预计2023年12月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中科曙光副总裁、曙光数创总裁何继盛表示,选择莱西,正是看中这里成为胶东一体化的核心优势与发展前景。
据介绍,中科曙光公司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推动下组建成立,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并充分发挥高端计算优势,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打造先进计算产业生态,为科研探索创新、行业信息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可信的支撑。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莱西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通过“云谈判”、“云签约”得以实现后,很快完成土地招拍挂,去年底前办理完毕相关开工手续,创造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统筹、促发展的典范。何继盛说,项目建成后,将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直接和带动投资将达到20亿元以上。
目前,莱西坚持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高端制造业项目先后落地,“投资何必去远方,莱西就是好地方”日益成为各界广泛共识。莱西市市长王清源表示,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是中科曙光立足全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布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莱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助力莱西打造青岛高端制造业强市。
创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
最新统计显示,到去年底全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6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库。 全市2020年度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55家,数量较上一年度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5家。
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中,莱西市榜上有名。这得益于莱西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造就了高端制造业发展一个个新增长极和增长带。
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项目高质量集聚发展,莱西市不断强化政策激励作用,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持续打好人才、资本、产业、平台、服务五大攻坚战,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换来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项目的青睐,纷纷选择落户莱西,投资莱西,创业莱西。
莱西市民营企业食品加工关键技术转型升级专家服务对接会、青岛市健康食品产学研合作联盟成立大会、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要素活力。
据介绍,去年,莱西市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尚有1家已提交申请,年度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数量居青岛市首位。通过引进建设赛伯乐共创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站,引进建设山东大学青岛双创中心,承接山东大学研究成果。同时,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推广投保贷、助保贷等科技金融业务,为企业融资开辟低门槛、低成本融资渠道,2020年先后协助企业获得投融资1.2亿元。
通过充分融通产学研合作链条,莱西产业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是青岛市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在碳材料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莱西引进建设了南墅紫荆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嫁接、引进清华大学石墨烯领域的创新资源,助力破除石墨烯应用产业化瓶颈。在高端机械制造产业发展上,国际欧亚科学院莱西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国际欧亚科学院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创新研究院相继在莱西揭牌启动。通过政策激励和现场督导,莱西市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自身需求建立自主研发平台,先后有莱西信诺科、金妈妈等10家企业建设的研发平台被认定为青岛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开新局抢先机。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莱西市全面实施 “项目落地年”,突出产业、税收、就业、环保、科技和人才导向,强化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围绕“工程化”管理,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加快绿天使产业园、置信智造谷、青岛智汇动能科创园等工业地产项目建设。按照产业组织的理念,积极延链、补链、强链,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不断升级,加快建设青岛高端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