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
发布时间:2020-12-24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23日,记者从深圳市福田区财政局获悉,福田区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领域推出一系创新“组合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20年,该区更是首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率先启动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改革,积极探索财政管理先行示范新模式。
福田区财政局局长罗希德表示,将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资产智慧管理水平,发挥福田区新时代建设中的国有资产服务保障功能,打造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先行示范的“福田范例”,全力为福田区抢抓战略机遇、建设引领未来发展“新引擎”作出更大贡献。
报告制度化,主动接受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管好用好。在相关会议精神的要求与指导下,福田区积极作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机制。
在2019年,福田区财政局就首次建立包含各类国有资产在内的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树立了该区国有资产管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2020年,福田区财政局在上半年疫情防控工作的大背景下,继续推进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组织全区近两百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该局同期还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检查,有力夯实了行政事业性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为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落地见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田区财政局副局长周阳上介绍,部分单位存在在建工程项目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手续,也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的问题,在本次专项检查中充分暴露出来。通过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及时办理了转固手续。
截至2020年11月底,福田区2019年度国有资产报告已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体现了福田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是福田区政府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做行政事业性资产专项报告,清晰展示了行政事业性资产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履职、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作用,收到区人大常委会与会领导高度评价。
据统计,福田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工作从福田区成立之初的“三无”(无家底、无机构、无人员),到2019年底时各行政事业单位均已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全区行政事业性资产为保障各单位行政履职,加速教育、医疗、养老、文体、住房保障等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飞跃式发展与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
管理精细化首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2020年,福田区财政局推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全市先行示范。
据福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部分单位“重资金、轻资产”、忽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构建该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因。为此,福田区财政局遴选学术机构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向各行政事业单位发放了175份调查问卷,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单位开展座谈调研,并进行了多次进点访谈等工作。通过多轮调研与论证,福田区财政局草拟了《福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办法》。近日,该绩效办法已通过专家评审。
深圳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所所长张建军教授介绍,福田区构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客观评价,在全市乃至全国均有一定引领示范意义。
谋划前瞻性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盘活新路径
深圳福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改革,并将其列为2020年“60项攻坚”重点工作。通过开展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的课题研究,探索进一步盘活未来政府物业期权和增量资源、促进福田金融业、大规模棚改旧改与政府物业运营的三位一体同步互动循环发展的有效渠道。
福田区财政局作为该项攻坚改革的牵头部门,专门协调组建了区政府物业资产证券化改革攻坚小组,组织调研团队参照企业资产证券化成熟市场经验,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积极稳妥开展调查研究,5个月的时间内密集了完成大量工作,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区政府审议,研究成果获区领导充分肯定,有力推动了资产证券化前期准备工作开展。
福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述三大改革有力推进的同时,福田财政还实施了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资产处置改革、信息系统数据更改权限及流程优化等其他多项创新,进一步夯实了国有资产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