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晒出2019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绩单”,张江示范区改革试点成果突出
发布时间:2020-11-27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世界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等重大成果,科改25条出台……《2019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设六大板块、十八个章节,浓缩了2019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方方面面,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举措和重大成就,突出众人瞩目的年度事件,比如科创板开板等重大事件。《报告》还将作为公开出版物向社会发布,并对核心内容进行英文翻译,向全球宣传和展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根据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1163.86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961家,高新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比2014年增长121%。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累计达2155家。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累计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企业超过600家,产业规模约占全国20%;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突出。2019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38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全国7.4%,创新药总数占全国1/4;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张江示范区)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目前形成“一区22园”的发展格局,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总面积约531平方公里。聚焦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率先推行关键领域突破性改革试点方面,张江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在展讯通信等集成电路企业开展产业链全程保税监管模式试点,节省增值税流动资金的占用,吸引企业将销售和利润中心设在国内,同时,企业进口环节中的清关时间由原来的一般贸易进口的1至2天缩至加工贸易的半天,进口物流速度的生产、出货速度均快速提升。
试点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制度。张江示范区内的和记黄埔等新药研发企业在全国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截至2019年底,已有54家申请单位提交133个品种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申请,其中有31个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的1类新药;95个品种获批成为试点品种,其中68个品种获得上市许可。
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微创医疗器械旗下远心医疗的单道心电记录仪成为全国首个按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获批上市的产品。
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张江指数也于当天发布。张江指数由汇添富基金向中证指数公司定制,包括两条指数,即具表征属性的“中证全球张江自主创新综合指数”,以及具投资属性的“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
张江指数的编制和发布,将有助于引导各类高端科创要素向张江集聚,推动张江成为新经济引领地、新产业集聚地、新业态发源地和新产品创造地,打响张江示范区科创领域第一品牌。
数据显示,目前在张江示范区注册的境内外上市企业共268家,总市值约7.8万亿元;同时也聚集了一批区内设立了重要功能性平台的上市企业。张江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约7000家,占全市比例超过一半,区内A股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近六成,特别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