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我国科研人员找到生物材料形态变化的“控制键”

来源:新华社深圳 发布日期:2019-02-11 00:0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手指轻轻触碰,叶子迅速闭合起来——含羞草的特性启发了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个科研团队近日称,他们从含羞草获得灵感,成功控制了传统生物材料的形态变化,这一发现有望拓展人工器官的材料来源。

这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的《Research》杂志上。《Research》是被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纳入合作计划的刊物之一,是中国科协与《Science》主办方——美国科学促进会合办的权威学术期刊。

如何让生物材料的外形根据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制造出更适合医学应用的材料,这是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杜学敏告诉记者,从海带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可以形成一种柔软的水凝胶,其力学和生物特性都与人的软体组织类似。但是,这种水凝胶缺乏形态变化的能力,难以成为人工器官的材料。

含羞草给了科研人员灵感。杜学敏的科研团队发现,含羞草之所以会“害羞”,核心是植物细胞内部离子的调节作用。因此,他们花了9个月时间,在海藻酸钠制成的水凝胶上,设计出了类似含羞草的结构,并将水凝胶放在特制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中钠离子和钙离子相互作用,成功控制了水凝胶“从螺旋状到反向螺旋状”的形态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利东表示,这项仿生设计为解决传统生物材料的形态变化提供了普适性方法,有望拓展部分生物材料在再生医学、柔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附件:

上一篇: 春节期间坚守一线的科研人员:无论如何数据不能断

下一篇: 中国高铁成功挑战高寒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我国科研人员找到生物材料形态变化的“控制键”

发布时间:2019-02-11 00:00  来源:新华社深圳

手指轻轻触碰,叶子迅速闭合起来——含羞草的特性启发了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个科研团队近日称,他们从含羞草获得灵感,成功控制了传统生物材料的形态变化,这一发现有望拓展人工器官的材料来源。

这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的《Research》杂志上。《Research》是被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纳入合作计划的刊物之一,是中国科协与《Science》主办方——美国科学促进会合办的权威学术期刊。

如何让生物材料的外形根据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制造出更适合医学应用的材料,这是长期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杜学敏告诉记者,从海带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可以形成一种柔软的水凝胶,其力学和生物特性都与人的软体组织类似。但是,这种水凝胶缺乏形态变化的能力,难以成为人工器官的材料。

含羞草给了科研人员灵感。杜学敏的科研团队发现,含羞草之所以会“害羞”,核心是植物细胞内部离子的调节作用。因此,他们花了9个月时间,在海藻酸钠制成的水凝胶上,设计出了类似含羞草的结构,并将水凝胶放在特制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中钠离子和钙离子相互作用,成功控制了水凝胶“从螺旋状到反向螺旋状”的形态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利东表示,这项仿生设计为解决传统生物材料的形态变化提供了普适性方法,有望拓展部分生物材料在再生医学、柔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